2009/11
   
友善列印

 

創造屬於自己的機緣—專訪系友徐國森中醫師 (2/2)

採訪‧撰文 張國儀

行醫的體悟
從一開始實習、診所駐診,一直到自行開業,這一路的心情其實也算得上是峰迴路轉。徐國森說,他對行醫的想法和理念其實一直在轉變。最初在診所駐診,面對健保這個醫療體系,讓他深切體認到醫療制度與醫療品質難以兩全,於是在兩相權衡之下,他決定走自己的路,脫離健保體制自行開業,只希望能提供病人更好的照顧。「畢竟我們在學校裡是先受到書本上的教育,接著才來面對現在的醫療體系,這其中環環相扣,有很複雜的相關性。」對於體制面,徐國森不願多談,但是談到理念,他卻很有些想法。「現在的環境,大家都想要速效速成,馬上就要看到眼前的效果,一痛就要趕快止痛。以前中醫會批評西醫,說他們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我很不客氣地說,其實中醫又何嘗不是呢?我們自己也希望馬上可以改善病人的狀況呀。」徐國森說,早期的他也停留在這樣的思維中,認為可以馬上為病人把病痛處理掉是很好的,「那時候的自我安慰是,至少中藥緩和一點、副作用少一點,而且這樣也算是有幫助到別人。」他不無感慨地說。

然而,一段時間後,徐國森發現,其實病人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沒有從根本去救治呀,所以問題會一直反覆地來。也許你的業務量是穩定的,但其實你並沒有把病人治好。」習慣反求諸己的徐國森於是開始思索,自己究竟該怎麼做才對?「按照這樣的治療方式,不但病人沒有真的痊癒,我自己也一直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雖然一時的症狀吃藥是有效的,但實際上問題並沒有解決。所以我開始想,到底什麼是比較根本、徹底的東西,有什麼方法可以再更深一層,或許還不夠深入,但至少要比現在更好。」正是因為有一顆求進步的心,徐國森除了思考之外,更開始付諸行動,他四處請教前輩、四處學習,一路摸索著,希冀找到讓病人和自己都更好的作法。

就徐國森現在回頭來分析,行醫的前兩、三年屬於他個人的摸索期,「其實那時候還在確認究竟一切是怎麼回事,心裡也不是沒有迷惘的。這樣講起來好像對以前那些病人很不負責任,但當下我對病人都是盡心盡力的,只不過層次上有高下之別,不過這沒關係,因為人會一直進步,只要持續在進步就好。」此外,徐國森更體悟到,在每個當下你所遇見的人,都是因為機緣使然,「還是有病人需要這樣的治療,也就是因為他們需要馬上好起來,所以才會找到提供速效治療的你。而隨著治療方式的改變,來求診的病人也會不一樣。」徐國森含意深遠地說,「這是很實在的,你看,也許大家都明白西藥有很多副作用,但西藥的產量絕對沒有因此降低,因為有些人就是需要。」不過,反過來看,徐國森認為,這也是現代社會的好處,「現在社會共容性高,有很多選擇。其實,選擇什麼都好,只要你能夠堅持下去。」

你,健康嗎?
身為一名醫師,徐國森其實非常希望能將自己對「健康」的想法與大家分享。「過去其實大家不是在追求『健康』,而是在等自己什麼時候生病。什麼意思呢?就是每年做健康檢查,只要數字出來都正常,就覺得沒事了,等明年來再說。但其實自己的生活習慣完全沒有改變,等到發現身體不對勁了,往往都是後期了。」徐國森說,從身體健康、檢查的數值開始出現問題,再到真的生病,其實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絕不是斷面性的事件,而是連續性的遞減。根據目前醫學界的觀察,癌症腫瘤從零長大到零點五公分或一公分大小,可能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時間,然而,從一公分長大到三公分,卻可能只需要三個月或半年的時間。「我一開始很難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徐國森說,慢慢地他理解到,其實疾病是累積出來的。「大家看起來平常都好好的,怎麼會得癌症?其實那都是累積來的。人會得這麼嚴重的病,一定有其源頭,而這個源頭從現在的醫學來看,是很抽象的,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找到,但它確實存在,只是我們看不到。我們稱這個源頭為病的深層,也就是病根,而我們所看到的癌,其實就是病根開花結果的呈現。」徐國森說,疾病都是有根有表的,跟自然界的花草樹木果實一樣,「今天你看到一顆蘋果,但它不是突然就變成蘋果的,要長成一顆蘋果樹要花多少時間?二年?三年?五年?但是每個人眼睜睜地看著蘋果樹的種子長大,卻都只想到要把蘋果摘掉,卻沒有人會想去砍樹。這是一樣的道理。」

徐國森想要分享的觀念是:「我們要追求的應該是讓自己更健康,而不是等著疾病來。」他鼓勵大家對健康應該要有更積極的態度,而基於同樣的理念,他對病人所進行的治療也是一樣,希望從根本開始著手。「人體的健康是一個整體,包括身心靈,環環相扣,而要維持身體健康,最基本的真的就是注意飲食、運動和代謝。除了飲食要盡量清淡,運動更是不可少。「最常見的講法就是一個禮拜三次,一次三十分鐘,每次達到心跳一百三十下。不過每個人的耐受度不同,最安全的方式是,做到開始喘就停,然後慢慢拉長自己運動的時間。」徐國森說,體能的極限是要去測試的,「你有你現在的極限,但是隨著你的努力或怠惰,極限可能會提昇,也可能會下降,你只要去試了就會知道。」徐國森認為,凡事一定要親身試驗過才能有真感受,身為親自調配並製作藥劑的醫師,他更是以身試藥,並且勤做運動、節制飲食,力求保持自己的身體在最健康的狀態,「如果醫生自己都不健康了,那麼病人要怎麼相信醫生呢?」徐國森嚴肅地說。

此外,徐國森的治療中最注重的就是人體的代謝能力,也就是排毒的能力。「這裡所謂的『毒』,並不是指真的毒物,而是身體裡所產生的廢物,所以,排毒能力指的是把廢物循環出來的能力。」徐國森說,在中醫來講,排毒最主要的管道有三:汗(流汗)、吐(鼻涕、痰等)、下(大小便)。他舉了個例,很多人早上起床都會連打好幾個噴嚏,就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就是身體把寒氣排出體外的一種自然方式,但很多人卻會以為那是過敏的反應,「其實可能只是你前一晚吃了涼的東西,或是受了寒,身體用打噴嚏的方式來排出寒氣而已。」除了流汗、打噴嚏、咳痰以外,更重要的當然就是身體每日的排泄是否正常。「如果大小便的狀況一直都維持得很好,其實人是不容易生病的,因為人體天生就有自癒的能力,在一般狀況下大都能夠自行復原。當然,非常強烈的病毒感染是特殊狀況。」近年來維他命、營養素補充錠等等所謂的保健類產品大行其道,然而,根據徐國森的觀察,其實我們什麼並不缺營養,缺乏的是將養分代謝、使之暢通並轉化的能力。所以,徐國森的治療以排毒為最主要的項目,他的目的是希望讓病人藉由中藥來增進代謝循環,進而恢復身體本身應有的機能,並且以正確的觀念來維持健康。「其實,身體和人生都一樣,要一直保持在「動」的狀態中,有循環,才會健康。」徐國森說。

回首看土木工程教育
雖然大學時代的心思沒有放在課業上、雖然已經跨出土木這個領域多年,但回首當年所受的工程教育訓練,徐國森仍感到影響深遠。「工程教育對我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思維方式上,第一是讓我非常有邏輯性,這對於學習所有東西都非常重要,第二則是讓我了解彈性。」徐國森至今仍記得大二時修了駱尚廉教授的環境工程學,從中學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所有事情絕對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既然事情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那麼究竟範圍在哪裡?也就是所謂的安全係數該怎麼設定?他說,就他的認知,土木工程最終要求的就是一個穩定的平衡,而要達到這樣的平衡,有各種的處理方式,並沒有一套僵化的標準作法,「人體也是一樣,我們下藥,通常是要治病,但也有可能是超過了病人可以承受的極限,所以那個極限到底在哪裡?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我在這當中學到的就是,要有彈性,而且要從實際的狀況中去印證才行,和土木工程的道理是一樣的。」徐國森說,由工程轉醫科,很多人覺得是個大轉變,但就他自己的體認,卻覺得兩者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醫生和土木人都擔負著他人的生命安危,面對自己的工作時,一定要懂得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作法,如此才能達到最佳的平衡點。

給學弟妹們的鼓勵
在受訪前夕,徐國森再次重讀李家同校長所寫的教育理念,因此深有所感。「我們這些進入臺大的人,受的是菁英教育,擁有各種各樣的選擇和機會,但我們常常忽略了很多在社會中下階層的人,或是在教育程度較低的人,他們很多人是沒得選的,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去發現自己喜歡做什麼。這樣想來,我們何其幸運!」徐國森說,臺大學生有條件、有選擇,當然相對的也會有煩惱,但是,想想其他連選擇機會都沒有的人,我們應該要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才是。

此外,對目前所學感到茫然的學弟妹,徐國森以他過來人的身份說:「其實不必擔心,因為我們出了社會以後所需的謀生能力,只要你當下認真肯學,一定都綽綽有餘,就像我現在工作所用的技能,以前念書的時候也通通都沒學過啊,重要的是基本能力。」什麼是「基本能力」呢?徐國森語重心長地說,在大學裡,無論學的是什麼,都是一種觀念、都是一種訓練,最重要的是對事物有基本的理解和認識,也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他鼓勵學弟妹們一定要多方嘗試,從中慢慢釐清自己的想法和興趣所在。「你現在學的東西有沒有用,其實要以後才知道。就像你種下一顆種子,不知道哪一天會發芽,或許會冰封一百年,但只要真的有學習,就一定有所得。」徐國森說。

除了擁有基本能力之外,徐國森這些年來的體認是:「出了社會,真正成功的關鍵,其實是『關係』。這裡的關係不是說你要去對人家多好,或是刻意經營什麼人脈,這是很無形的東西。比方說你遇到的人,老師、同學、長輩等等,這些都是關係,這些人都會影響你的想法以及你未來的走向,像我就很幸運,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的幫忙與教導,假如沒有他們,也沒有今天的我,所以我真的很感激他們毫不保留的付出。」徐國森說,機緣是自己可以創造的,「如果我今天可以給大家一點鼓勵的話,那就是不要怕,做當下該做的事,好好面對就會遇到好的機緣了。」

最後,徐國森希望告訴學弟妹們,凡事一定要多嘗試,不管最後有沒有結果,過程都是最重要的。「真的沒有所謂浪費這回事,我現在回頭看,土木系的四年,一點都沒有浪費,我做了很多事,也學到很多東西,非常充實。」徐國森微笑頷首地說。

1 / 2

 

 

 

 

 

 

 

 

 

 

 

 

<連絡我們>
Copyrightc 2009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02)3366-4342 傳真:(02)2739-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