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
     

融合本土人文風情,跨足國際舞台—專訪T.Y. Lin工程顧問公司彭康瑜副理 (3/5)

採訪‧撰文 張國儀

態度問題
以彭康瑜來看,現在的學生因為環境較為富裕,的確不若以往的學生那麼吃苦耐勞,但是,他不認為這是太大的問題,「因為有時候耐不耐操不是很重要,就像前輩講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不過,他也提到,目前各行各業普遍都碰到一樣的問題,因為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比較鬆散慵懶,氛圍如此,也不能只要求土木系的學生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雖然現代年輕人普遍都缺乏主動性,但是彭康瑜並不認為他們的實力就會比較差,相反的,他們的視野比較廣,接收到的資訊也比較多,而且對新事物的接受度也比較高,這些都是優點。只不過,彭康瑜想要提醒這些年輕人,凡事都要先仔細想清楚之後再去做,不要埋著頭就一直這樣做下去。他希望土木學子能夠先對土木這一行有所了解,給自己兩三年的時間去嘗試看看,如果真的沒有興趣,或是對這個市場沒有信心,「那就當機立斷趕快離開,去做你想做的事,不要在這裡做得不開心,隨便混一混十年就過去了。」他語重心長地說。

基本功不紮實
除了態度普遍不夠積極之外,比較令彭康瑜感到困擾的,則是現在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基礎往往都不夠紮實。「這可能是因為在學校的時候沒有那麼用功所導致的,也可能跟學校的教學政策有關,感覺上應該要念過的東西,他們好像都沒念過。」彭康瑜說。雖然如此,他還是認為這都沒關係,「因為他們會發現,出社會之後要念的書會比學校多得多,所以我不會太重視學生過去的成績好不好,只要他們肯學、態度也夠好就可以了。」

今年因為國家擴大內需,T. Y. Lin也在人力上做了些調整,彭康瑜所屬的結構部門就加入了八位年輕的生力軍。經過觀察之後,彭康瑜發現,引導這些年輕的新進工程師,不能給予太多自由,要適度施加一些進度壓力才能讓他們產生自我加強的動機。於是,他給這八位年輕工程師指定了閱讀資料,並且以每個月定期開會的方式報告一次,「為試探出他們的工作態度,我還故意挑了一個會跨過晚餐時間的時段,下午三點到七點,每個人半個小時,一個一個上來報告。」彭康瑜笑說,簡直就像是教授在指導學生一樣。以前彭康瑜的上司跟他說:「這些東西你不會沒關係,慢慢學,但是要看資料最好是回家看,上班還是要做該做的事。」現在,他告訴這些年輕工程師:「你們算是運氣很好,這些資料我同意你們在上班時間看,但是,要儘快看完。」會這麼做是因為,彭康瑜自己在剛進公司時,便很清楚自己懂得不夠多,所以很有動力地自己主動去找資料來學、想辦法去請教別人,但是現在的學生雖然願意學,卻不會像十幾年前那樣主動,除了幫他們找資料之外,還要給他們施加一些壓力才能幫助他們成長。

英文程度不佳
談到這個問題,彭康瑜百思不得其解地問:「我看現在的小孩從幼稚園就開始學英文,怎麼會到了大學畢業,英文程度比我們還差?」在彭康瑜指定新進員工閱讀英文資料後,有些人向他反應,因為英文閱讀能力不好而感到非常吃力。但是他只能攤攤手,表示無可奈何,因為以現在的發展來說,本身就是外商公司的T. Y. Lin,別說是英文文件,甚至還有日文與德文的資料要讀,「我不要求他們別的語言能力,但起碼一些英文專業技術文件要能看得快。」彭康瑜說,對於那些閱讀英文比較有障礙的新進員工,雖然暫時可以先給中文資料閱讀,但無可避免地未來一定會接觸到英文文件,並且,以T. Y. Lin的公司政策來看,工程師一定要有相當的英文程度,因為以趨勢來看,接辦國際工程絕對是工程顧問公司的重頭戲。

關於新進工程師英文程度不佳這個問題,彭康瑜也說,之前公司曾經特地請英文老師到公司來為大家上課,但是一來因為大家工作繁忙,二來因為「花公司的錢都不會有用」而成效不彰,慢慢也就不了了之了。「我後來覺得最有用的就是一定要給工作環境壓力,在工作上所產生的壓力,會變成一種自然淘汰的機制,如果你沒辦法應付的話就只能被淘汰。」彭康瑜說,一旦公司海外業務越來越多,開會討論及文件往返時就會形成壓力,這就會讓一些年輕工程師有動機想加強自己的能力,「我相信有了這個動機之後,晚上就會自己去想辦法加強英文,這樣比較有用。」

目前T. Y. Lin台灣公司比較大的國際工程有二,一是新加坡的捷運工程,另一個則是中東的一些基礎建設。從事這些工程,英文能力當然不可或缺。彭康瑜也提到,其實T. Y. Lin集團的大老闆對於台灣公司人員的英文能力也是有所要求的,雖然他明白英文並非臺灣的母語,但是他一直非常看好台灣公司的技術實力,卻因為語言能力不如新加坡,運用台灣公司人力的彈性就小了很多。「其實大老闆一直想把台灣的影響力放大,但語言能力不夠好一直就是我們的困境。」彭康瑜表示,「我們預期臺灣的工程市場一定會慢慢穩定放緩,所以未來我們必定需要去爭取做海外的工程。」雖然今年開始因為國家擴大內需而有大量的公共工程建設,「但是這一波之後呢?我們可能就須面對工作變少的狀況了。」彭康瑜說,爭取海外工程絕對是必然的趨勢,而T. Y. Lin台灣公司也已經成立了海外部。

未來的人才,英文能力必不可少
因為工程國際化的必然性,英文能力的不可或缺讓彭康瑜不禁開始思考:「未來的工程師怎麼辦?我們該如何訓練他們?」他認為,現在出國念書的人變少了,「出國念過書的人,英文會有一定的底子,用起來也會比較好用。」但是他也說,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學生選擇不出國去留學,誰也沒辦法,雖然也曾想過以外派的方式來訓練新進工程師,但由於外派牽涉的問題很多,並不容易實行。「其實公司是有外派的需求的,像是我們美國公司的CEO就想要藉助台灣公司做高鐵的經驗。」,由於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想藉由公共工程來擴大內需,計畫建造連接洛杉磯和舊金山的高速鐵路,美國的T. Y. Lin也很希望台灣公司能夠支援,「我們這邊當然沒問題,但因為從事這份工作的英文能力不只是閱讀而已,還要能夠寫英文契約規範。有這種能力的工程師,臺灣很難找得到。」彭康瑜說。他也提到,在中東的工程,也是在寫工程契約規範上碰到了很大的瓶頸,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才把問題給處理好。「其實我們的技術都沒問題,卻是為了這種文字工作而焦頭爛額。」彭康瑜說,他也認為這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雖然他說他並不期望像臺大這樣的研究型大學有太多實務的教育課程,但是像是英語授課、英文檢定考試等政策,都還是很重要的環節,對工程業界的公司來說,如果學校訓練出專業基礎穩固、英文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學生,那就足夠了。接下頁

1 / 2 / 3 / 4 / 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