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
     

史丹佛學習之旅(三):關於大學教育 (1/2)

文‧謝尚賢

一般而言,美國的頂尖私立大學如史丹佛大學等都十分重視教學,尤其是大學部的教學。畢竟學生(或他們的家長)付了高昂的學費,對學校的師資、教學內容與學習環境都懷有很高的期待,而大部分學生都有充足的學習動機,並且很重視自己的學習權益,不會坐視老師或助教的怠惰。畢竟畢業後,名校的名氣或許幫得了一時,但更重要的還是要有真材實料,並養成良好的專業工作態度與習慣,再搭配良好的溝通能力與人際關係,才能夠出人頭地。

在臺灣,大學學費或許對許多家庭來說也算不小的負擔,但政府(或說是納稅人)的補助加上學校的自籌經費的投入,一般是學費的3-4倍以上(以國立大學而言),對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而言,甚至高達5倍以上。只是學生們普遍不瞭解社會資源在他們身上的龐大投資,加上好不容易從高中苦悶且束縛的升學生活中解放出來,又感受不到大學畢業後的就業壓力(因為男生還要當兵,且現在大部分學生都還會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學習動機自然遠遠落在美國學生之後。高中之前辛苦培養起來的一些競爭優勢,就在大學四年裡被美國學生迎頭趕上,甚至超越,非常可惜。寫到這裡,突然想到或許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能提高學生(及社會大眾)對實際教育成本的認知的收學費方式,例如可以學看病繳費單上列出自行負擔與健保負擔之方式,讓各校在學費繳費單上能反映出實際成本,也列出自行負擔、政府補助與學校自籌等部分,如此也可以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教育資源之投入,也更方便大家瞭解各校經營的效率與教育品質。

史丹佛校園裡的美術館,展覽類型相當豐富多元,可免費入館參觀

臺灣的教育一直以來都較偏重於知識與技術的教導,而相對地忽視了公民與生命教育對人格養成與民主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也太偏重為了考試公平的標準答案與統一教材,卻犧牲了對資訊與知識的思辨能力之培養,更普遍缺少了讓學生透過經歷去實踐體驗而學習知識的教育環境與機會。這些年來,特別感覺到大學裡越來越多的學生,在他們過去的生活裡顯然受到太多的保護(或限制),可能只被期待(或要求)要把書讀好,其他的瑣事自然都有人幫他們打理好,因而缺乏在生活基本事務的處理與人際應對進退上,自我嘗試體驗,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與經驗。所以他們一直到了進入大學,隻身在外求學後,才開始被迫學習成長。當然,這時要付出的學習代價要高得多。我們也看到一些學生因升學壓力頓失,大學生活的多彩多姿,加上不擅於自我時間與生活的管理,常常連基本的讀書學習都受到影響,甚至無法繼續學習的例子也越來越多。現在的學生一方面因害怕犯錯而錯失了許多學習的機會,一方面又常不自覺自己的偏差與不足,自然無法自己學習修正。我自己也明顯地感受到,在許多的日常事務上,我越來越不能假設同學們會知道所謂的通用常識與慣例(common knowledge and practice),而必須要明確的提醒並再三確認。同學的行為也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以及對他人的尊重,例如在公共場所開了門,不會考慮到幫後面跟著要進出的人扶一下門,而這在美國是一種自然的習慣與禮貌。又例如同學也常不在電子郵件中署名,認為別人從他的電郵地址就知道他是誰,又或者別人不需要知道他是誰。這些都是一直到最近這幾年,才讓人感受到已不是偶發事件,且似乎越來越嚴重。

因此,大學的教授們也越來越覺得有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教導學生們這些原本義務教育裡就該培養起來的公民道德與生活常識,並提醒與糾正學生的偏差思想與行為。只是到大學裡才來做這樣的工作,有點為時已晚,而且相當困難。學生多年累積的行為習慣不易改變,加上在大學的環境裡,師生間的互動無法像高中時那麼的頻繁,更需要學生的主動才行,成效自然有限。這樣的現象的確令人憂心,我們需要更重視進入大學前對學生的公民與生活教育,畢竟今日的教育成果將會在未來的社會中展現。我想,現今的臺灣社會有這麼多的亂象與衝突對立,應也是我們過去的教育所帶來的自然結果吧。 (請接頁2)

史丹佛校園著名的胡佛塔樓(Hover Tower)
此塔是為了紀念也是史丹佛校友的前美國總統胡佛而建

1/ 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