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傑出校友黃鍔院士返系座談會

編輯小組 黃薇玲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黃鍔院士的背景。黃鍔院士,是我們1960年從臺大土木系畢業的大學長,後於1967年獲美國約翰霍金斯大學流體力學博士,曾擔任美國航空太空總署 (NASA) 資深學者兼首席科學家。黃院士主要從事海洋物理及流體力學的研究,1998年發表極具獨創性的「赫伯特-黃轉換法」(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 HHT),廣泛應用於海浪分析、應力波譜分析、地震波譜分析、腦電波譜分析以及各種非穩定型的資訊波分析,影響深遠,榮獲「美國服務貢獻獎」 (Service to America Medals) 中「科學與環境類」(Science and Environment) 的殊榮,成為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獲獎人。

黃鍔院士甫獲得今年的學術類臺大傑出校友獎 (更多介紹請見前期報導http://www.ntuce-newsletter.tw/archives/4219),適逢黃鍔院士難得的返臺機會,系上立即邀請黃鍔院士能回到母系走走,與系上的老師、同學們座談、分享他的學思歷程。黃鍔院士也在他很緊湊的行程中,特地挪出了兩個小時,在12月19日下午4點在土203會議室和大家聊聊天。當天的座談由謝尚賢主任主持,包含已退休的洪如江老師、陳清泉老師 (也是黃鍔院士的大學同學) 和多位校友以及周家蓓老師、陳柏翰老師、許聿廷老師和機械系的楊宏智老師等都出席了當天的座談。

黃鍔院士從自己的生平介紹起。他出生的那天恰巧是南京大屠殺之際,或許是受到成長背景與環境所影響,院士在年輕時一心一意就想蓋鐵路,對鐵路有著過人的熱情。當時一個人能填100個志願,院士只填20餘個且毫無猶豫地將臺大土木放在第一志願。院士回想起在臺大土木求學的那段時日,對「應用力學」最感興趣,在開學前的暑假就將整本原文書唸完,並將習題都寫完,如此有毅力和行動力的向學態度著實令人敬佩不已!像我們現在修課若老師若沒勾選習題或不是為了考試,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根本不太會自己主動來算課本習題……。大學四年對結構學鑽研極深的黃鍔院士在畢業後想找個修鐵路的工作,一圓兒少時的鐵路夢。殊不知那時臺灣幾乎沒人在修築鐵路,若想要這方面的工作必須到大陸,因此,後來便決定先申請國外研究所、繼續深造。院士那時去美國還士搭船,整個行程花了40多天好不容易才到了美國約翰霍金斯大學,學校都已經開學一週了!那時院士希望申請系上的助教來賺取生活費,但助教的缺只剩流體力學相關的課程了,而院士在臺大土木最拿手的是結構呀!

就這樣的陰錯陽差下院士踏進流體力學的殿堂,對院士來說這其實士他並不那麼熟悉的領域;於是他利用課餘時間自己去圖書館找雜誌、翻遍各種資料,再從頭開始學起,自學能力果真令人難以望其項背!也是在研讀研究所的這段期間,因為點出了某篇論文中的錯誤,而那篇論文恰巧是與當時NASA的研究計畫相關,因此引起了NASA的注意,便延攬他到NASA工作、協助研究,從此便展開了超過30年的NASA工作生涯。這段期間,院士仍繼續作關於海浪的研究分析,於 1998 年發表 HHT 訊號處理方法,完全改變以往對於非線性、非穩態訊號幾乎束手無策的窘境,貢獻顯著。

說道忘情處,院士更是在白板上振筆疾書地揮灑,當即寫出數學方程式來解釋相關的科學理論,波的週期與振動頻率關係等,認真的向大家解釋其中奧妙,可見他對教學的滿腔熱忱及厚實的科學背景。儘管已經80多歲了,黃鍔院士始終貫徹「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非穩態訊號潛藏著許多耐人尋味的密碼,院士仍帶著自己提出的理論走訪各個領域,從橋梁安全檢測工作,到生醫工程中的肌肉控制研究等,都有黃鍔院士踏過的足跡。抱持著一貫謙虛的態度,將榮耀歸功於自己的幸運以及之前指導他的前輩們,如加州理工學院吳耀祖院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歐文菲利浦 (Owen M. Phillips) 教授等。

在演講的最後,院士提出三個觀點鼓勵在座聽眾。首先,養成自學的習慣。院士分享自己學習的最佳方法,就是看書;找幾本相關領域的書,多看幾遍,第一次看不懂也不要停,再看第二次、第三次,熟悉的詞彙就會越來越多,這是一種訓練。再者,永保好奇心。不懂的東西就要查到懂為止,說不定會在原本不感興趣的領域發現很有趣的概念,成為日後發展目標也說不定;因此院士也特別提醒大家不要排斥新的領域,而要懷著好奇心多方探索。最後,院士勉勵大家,別總是do what you like,要like what you do. 當我們一心只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追到時可能已經七八十歲了,做什麼喜歡什麼,興趣自然就會產生,一旦有了興趣後甚至還能往旁邊的領與擴展,其中的熱忱能督促我們繼續鑽研所愛領域!

院士最後詼諧說道:「以土木系來說,我是個逃兵,臺大土木畢業後直到現在都沒有真正從事土木的工作,學了土木但沒有當土木工程師。」即使沒當土木工程師,沒完成年少時修築鐵路的夢想。但從院士的演講能感受到,他一直很熱衷於自己在做的事且勇於嘗試新的領域,讓他依舊能闖出一片天。生命中有許多時候不也是如此嗎?心無旁鶩地直奔唯一目的,不過是履行原本的行程;離開預設軌道,才有機會發現其他更不一樣的風景。保持良好自學習慣、保持好奇心、喜歡自己做的事情,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