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臺大土木傑出校友】EP01逆境中砥礪前行 – 謝佶燁校友專訪

夏昀

前言

臺大土木B78級與R82級的謝佶燁學長,於2024年校友大會上榮獲113年臺大土木傑出校友殊榮。學長於105年擔任德寶營造總經理(後更名為豐譽聯合工程),107年被選任為豐譽聯合工程董事長,以其深厚的工程實務經驗與領導力,帶領公司團隊克服多重挑戰,並對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做出貢獻。在臺大土木校友聯誼會與台大土木文教基金會皆擔任要職,熱心積極為基金會募款、熱情推動校友聯誼活動,團結凝聚台大土木人。我們十分榮幸能邀請謝學長前來分享其心路歷程與感言。


2024年校友大會 傑出校友頒獎

求學歲月: 從社團到專業的轉折

在過去傳統的教育體制下,謝佶燁學長對於求學時科系的選擇並沒有太多的考量,只是根據聯考成績填選志願,最終錄取於土木工程學系。

初入大學的新鮮感和好奇心驅使,學長喜歡探索新事物,大一參加漁村服務社的社團活動,並在大二擔任社長及服務隊隊長的職務。這段傾心投入於社團的日子,並未能好好把握課業,導致工數課程受到重修的教訓。直到大三,接觸土木工程的各個應用領域,包括大地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和施工學等課程,使學長對專業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全心地投入學業。在大三和大四的暑假,利用實習的機會加入了鼎漢工程顧問公司和祐彬營造公司,不僅賺取一些學費,更從實際操作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土木系學生喜愛各項運動、學習各種大型化基礎建設,土木人有一種說不上的豪爽、親切的特質,因此土木系的同學、老師感情特別好,加深學長對於土木系的歸屬感;在就學期間,時任國工局局長的歐晉德老師,帶同學們參觀北二高各種橋樑工法,使學長深刻感受到土木工程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土木工程相對於其他工科專業,對社會、經濟及安全有更廣泛的影響,這種種一切加深了學長決定留在土木工程領域發展的決心。

職涯起步:從基層學習到掌握全局

自土木所畢業後,謝佶燁學長先後在三間不同營造公司共工作了5年,從工地現場工程師做起,學習到許多實用的技能,並對於營造實務的運作有更深的認識;後因職涯發展的考量離開原公司,利用短短三個月時間報考取得土木技師證照,隨後加入德寶營造參與在學長宜蘭家鄉的大型軍事工程。

在德寶工作初期,學長擔任軍事新建營區的工地負責人,工程基地範圍是從海拔0-819公尺高的一整座山,工程內容包括7.341公里長的新闢山坡道路和橋樑,並在山頂興建一座全新的軍事營區,這是職涯中最完整歷練的大型工程,費時4年,除經歷工程各種挑戰之外,更有許多來自於自然環境及氣候的考驗。

在95年中,工程接近尾聲,德寶公司因原物料波動等事件面臨財務危機,於95年末獲法院核准公司重整,公司當時賴董事長邀請學長至總公司加入公司重整事務,德寶公司最終於101年獲法院裁定重整完成。重整過程面對的課題實在太多,財務重整、營運資金、人才流失、工程履約爭議…排山倒海而來的問題,多是不曾遇過或不擅長的事,業界也很難有同樣經歷的人可以諮詢,只能針對每一課題和同事逐一討論,思考其基本道理,以找出解決之道,但從面對及解決各項重整問題,磨練出學長各項工作能力,悟出營造公司經營之道,並淬鍊一群有默契、有革命情感的團隊。學長說道「即便濃霧壟罩,看不到前方道路,勇氣和意志,堅定地引領團隊往目標邁進!」如同在公司重整的過程中,在逆境中更能磨練出不一樣的意志。

逆境中的重生:領導德寶重整,創立豐譽

隨著德寶公司重整工作將告一段落,公司再出發,豐譽企業團隊先確立了「誠信」、「專業」、「服務」的經營理念,及「提供好的工程與建築給人們使用」的使命與「成為大家引以為榮的建築團隊」的願景,並以「無爭議履約」、「現金給付」的營運政策,99年開始承接新業務,從幾百萬的校舍補強工程開始,穩健擴大營業,至今近15年時間,營業規模已擴展至百億,營造事業也延伸發展系統模板、專案管理資訊系統租賃服務,跨足頂級生態渡假村開發及營運,智能、節電、節水及循環經濟等永續事業。豐譽人勇於接受改變,並在各事業體裡融入永續的思維,例如在營造工程推行營建廢棄物減量、假設設施循環利用、精準結構…等,於去年把經營理念除「誠信」、「專業」、「服務」之外,再加上「創新」和「永續」。

領導哲學: 成就他人、團隊力量成就企業

「一個人能做的事有限,一個團隊能做的事就很多。」謝佶燁學長分享到豐譽企業團隊內的任何成果都是來自「團隊力量」的充分發揮,作為一個領導者,責任在於成就每個人,讓同仁能發揮所長、勝任他的職務,並把同仁自己的發展和公司的發展連結起來,此即為「成就式領導」,在豐譽企業團隊提倡「信任」、「透明」、「自主」的工作理念,讓同仁在豐譽工作除建立經濟能力、成家之外,也獲取工作上的成就感、榮譽感。學長身為公司領導人,主要職責在於洞悉外在環境趨勢,理解公司當下的發展狀態,以訂定公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引導團隊朝向正確的方向及目標邁進。學長分享,豐譽追求的不是數字的成長,團隊的成長才是核心,數據只是伴隨團隊成長的果實,隨著公司的發展,在不同階段會一定會有不同的課題, 領導人和團隊都需要持續學習和進化。

謝佶燁學長帶領公司同仁和家人參加台大木盃路跑活動

回饋校友社群: 凝聚臺大土木人

臺大土木校友有一萬多人,但平時大家各自忙碌,沒有機會接觸認識,有時在外遇到也還不知道對方是校友, 謝佶燁學長擔任第三十二屆臺大土木校友聯誼會副秘書⾧時,便和倪惠姝前理事長討論,藉由舉辦活動的方式多加凝聚校友,於111 年擔任第十屆台大土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時,除在上半年校友大會之外,在下半年土木日(11月18日)前後辦理路跑活動,號召校友回娘家相聚,路跑活動已舉辦二屆,創造熱度受到一定好評,今年(113)(此文於113年撰寫)將在11月30日舉辦第三屆台大土木盃路跑,盛情邀請大家報名參加。接續除了持續辦好原有活動之外,期許在臺大土木校友聯誼會建立各種社團活動,也和台灣北、中、南、東區域及國外校友會連結,活絡團結台大土木人,帶動土木工程界大團結,一起提升土木工程產業。

2023台大校園之美土木盃路跑

給學弟妹的話 保持好奇、勇於挑戰

自己在學時還無法想像未來的發展會如何,當時覺得能晉升當一家公司經理就不錯了,完全沒有料到自己會是一個企業團隊的負責人,可以有影響力、可以有系統地幫助更多人、可以有能力做有意義的事。謝佶燁學長親身故事要告訴學弟妹:「沒有什麼不可能, 學弟妹們年輕,時間的複利站在你們這一邊,只要願意投資自己,任何可能都有機會實現。」謝佶燁學長推薦三個心得:

(一)主事者態度:做任何事情、在任何職位都要有主事者態度(把自己當成是老闆)。「我就業開始,雖然是最基層的工程師,但我是用工地主任的態度在做事情。當我是工地主任時,我是用老闆的態度在做事情。把自己當成主事者,你會看得多、看得透徹。雖然我是就業後20年擔任公司負責人,但自己回想我過往主事者的態度,其實自己已擔任董事長20年了。」

(二)好奇心:保持好奇心去探索進入社會遇到的各種人、事、物、狀況,思考其中的道理,跟「社會大學」學習。

(三)涉務性:做熟悉擅長的事雖然輕鬆、效率高,但做不熟悉、不擅長的事,能力才能進化,進到實務界,問題都是整合性的,不會是單一學科,不要給自己設限,學習公司發展的各種需要、職場遇到的各種需要,多面向學習,累積自己的能量,不要用上下班時間劃分自己的人生,盡可能縮短自己的學習曲線,才能儘早享受「時間複利」的果實。

最後的建議:投入一個永遠被需要的行業。無論時代如何演進,土木工程產業不會消失,雖然產業還有許多需要提升,但也表示我們在土木工程產業內,稍微努力,就容易有突破性的成績。喜歡自己創業的學弟妹,土木工程產業關聯上下游很廣,只要瞭解產業運作,它很適合、也容易自行創業。無論未來有多麼不確定,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努力向前,就一定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謝佶燁學長專訪現場

專訪合照 撰文者夏昀(左)、謝佶燁學長(中)、杜風電子報總編輯吳東諭教授(右)

2024臺大土木傑出校友 – 謝佶燁校友頒獎及致詞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