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昀
土木工程業在 ESG 中的責任既涉及環境保護、社會影響,也關乎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藉由各公司努力履行這些責任,才能減少土木工程對於資源的消耗,對於環境的影響。本期創新ESG工程特輯邀請到豐譽企業負責人謝佶燁董事長來分享,豐譽企業團隊是如何透過各項工法來達到實質上節能減碳的目的。
豐譽企業建築部門中的營造階段碳排主要分有三大範疇,分別為燃料、電力以及施工階段建材,前二者造成的碳排相對比例較少,而施工階段建材中的隱含碳較為大宗,為此豐譽積極進行綠色採購以減少隱含碳,並透過減少材料資源浪費、廢棄物減量、工地電力管理等手段,具體作法有精準結構、系統模板、假設工程循環使用、物料精算與管理、綠色採購及工地節能,以達成減少施工階段之碳排。下文將針對假設工程、系統模板、精準結構做介紹。
假設工程
假設工程是指圍繞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如工地圍籬、大門及門禁、工地辦公室、勞工休息區、衛生設施、洗車台、污水處理系統、施工鋪面、擋土措施、上下設備、欄杆扶手、洗車台、臨時水電、施工照明以及智能工地等基礎設施。這些設施的設計,不僅影響施工安全,也影響項目運營的效率和品質。藉由將假設工程的設計引入循環經濟的思維,不僅能在當前工地中發揮作用,還可以在其他項目中重複使用,減少資源浪費與成本支出。例如,工地的圍籬、大門、工地辦公室、洗車台等設施可設計為可拆卸式或模組化,便於在不同工地間進行移轉使用,從而減少一次性臨時設施的廢棄物產生。此舉不僅有助於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還能在長期的專案管理中節約成本,提升工程效益。透過重複使用假設工程設施,施工單位不僅可以減少物料的浪費,也能有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實現環保與經濟效益的雙重目標。
系統模板
自2020年開始,豐譽企業在建築工程導入系統模板的運用,包含台糖東區新都心出租住宅在內,已執行7個住宅及廠房專案,系統模板執行達八萬平方公尺,未來還有雲林縣與台南市的社會住宅等工程皆會採系統模板,期盼有效減少水泥砂漿的用量及木模板廢棄物的產生,達成營建廢棄物減量、減碳目標。
模板是確保混凝土結構成型與施工品質的重要工具。傳統模板與系統模板各有其特點與適用場景。傳統模板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能夠根據現場需求任意裁切,但這導致傳統模板施工後的結構尺寸誤差通常較大,需依賴事後修飾,例如用較厚層的砂漿進行修整,進而增加了泥作工程的材料與廢棄物,還可能引發後續白華與膨脹等問題。而系統模板的精度相對較高,其施工誤差可以控制在2至3毫米內,僅需以薄層砂漿進行表面修飾,如此不僅減少了材料使用與廢棄物產生,也大幅提升了施工品質。
在人力需求方面,傳統木模板的安裝通常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而在工程過後廢棄的模板材料難以重複利用,將造成資源浪費,而系統模板由於其設計已經系統化,施工過程相對簡單,學習時間較短,降低了對於師傅的依賴。系統模板的設計強調可重複使用,藉此能顯著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施工中的材料浪費。最終在材料強度與施工安全方面,系統模板的材料強度相對均質,組裝完成後的整體結構穩定性也相對較高,施工過程中更加安全。
豐譽企業於興建社會住宅的過程中使用系統模板,不僅能實踐環境保護,更能藉由精準度達到毫米的結構提升建築品質,並且讓窗戶和裝修工程可以緊跟著結構進度,提早進場施工,有效縮短整個專案的工期。此外,由於系統模板的強度較高,樑版施工人員可在板下進行組立作業,避免版上的高空作業,降低組立和拆除過程中的墜落風險,使工地職安更有保障。於傳統木模板技術人力出現斷層的年代,系統模板模矩化設計使安裝過程更加簡易,可以在半年至一年的期間訓練出獨立的作業人員,降低年輕世代的入行門檻,若再搭配營造業移工的政策,相信必能有效解決模板缺工的問題,帶動產業進步。
系統模板完成面貼磚
精準結構
精準結構施工是一個精密且系統化的過程,需要多個步驟的作配合,以確保施工誤差最小化,並提高後續裝修工作的效率,在進行精準結構施工施,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 各系統圖面套疊檢討,製作正確的軀體圖。經過如此套疊檢討,能夠提前發現設計之間可能的衝突,並進行必要的調整,以確保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發生系統互相干擾或尺寸誤差的情況。
- 測量放樣零誤差。在進行施工時,正確且精確的測量放樣並確保放樣結果與圖面完全一致,如此能有效避免在後續施工中出現尺寸不符的問題,從而保證施工的精確性。
- 使用均質且強度好的系統模板,控制施工誤差。藉由使用材料均質且強度好的系統模板,可以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模板誤差在5mm內,而地坪混凝土灌漿的完成面誤差也能控制在8mm內,並避免後續大量修補工作的需求。
使用了精準結構施工,可以有效避免結構打石、水泥砂漿的耗用,並在拆模後即可直接進行鋪貼磁磚或施作地坪裝修,無需再進行泥作修飾。在使施工精度提升的同時,亦能夠縮短工期、提升施工效率,更能減少資源的浪費。
循環營造策略—精準施工(出處:豐譽企業團隊)
從營造看向營建
目前在豐譽企業公司內部中,董事長十分提倡公司ESG與社會公益的結合,公司方會為工地周遭社區進行服務,如為社區周遭進行環境改善如種樹、整理環境等,也為周遭學校提供新書籍、整理圖書資源、更願意去提供學生簡易土木工程的教學 。轉型為循環低碳營建的路上,豐譽展開三項規劃:永續事業、營造事業、建設事業。在永續方面,豐譽積極發展水資源的節約和循環使用、有機資源循環利用、及智慧節電和智慧動能的項目。於營造事業,豐譽導入循環經濟,減廢、減碳,推廣可循環利用的系統模板技術,並使用拓璞工程數位公司的管理資訊系統—結合工程專案管理資訊系統(PMIS)與建築訊息模擬(BIM)的管理方式,提升營造流程的效率。建設事業則透過自行開發的度假村和危老重建,融入資源循環、生物多樣性及節能碳匯的規劃。藉由如此利他的基礎去思考,可以使公司內員工的想法、理念都有所變化,最終成為一正向的公司內部文化。對於營造方面,由於員工對於成本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便會了解到可以藉由提高工地管理要求來做到假設工程、系統模板、精準結構等工法,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使營造工程中品質提升、節能減碳且工地管理更加容易。
謝董事長在訪談中也分享到,上述建築部門所作多為針對營造方面進行節能減碳的努力,若要將ESG擴展到整個營建業的永續,仍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能夠朝向循環經濟及循環營造去努力,雖然是個長久的課題,但可以由目前已有的成果進而慢慢往後發展,以期土木工程界都能往環境永續的目標去邁進!
循環營造5R策略(出處:豐譽企業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