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96 期 國際交流

台大之行

錢博施

同濟大學



 

基本資訊

姓名:錢博施
學院: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
同濟指導老師:王志強教授
台大指導老師:張國鎮教授
時間:2015.3.16-2015.5.30

 

 


兩個月的時間如白駒過隙,但是對台灣的深厚感情卻讓我記憶深刻。我感到十分幸運,能有機會參與到同濟大學與台灣大學的交流當中,來台灣進行聯合畢業設計的項目。在台大的兩個月,使我在學習與生活當中,充分體會到了台灣的特色與魅力。

剛剛踏入台大,土木工程系主任呂良正老師就向我們介紹了台大的學習教育模式。台大的教育模式與西方比較接近,從大一入學開始就注重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學生還未接觸較為專業的課程之時,就會進行概念設計與模型製作。這一模式與同濟的課程設置差異較大,而就我來看各有利弊。台大大一的實踐課程與建築設計課程,可以讓學生首先對建築學有基本的掌握,在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於專業方向的興趣,意識到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培養對相關知識的渴求度,再進入基礎、專業的學習時會更有效更有針對性。而同濟雖然大一也有類似的概念設計課程,但是學生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基礎學科的學習當中,基礎相對較為紮實,在日後的發展,尤其是科研領域上,潛力更大。實際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本來就是一個難題,兩者本身就需要相輔相成。教育模式上的討論我們不去討論,對我自身而言,卻一定要在學習當中平衡這兩者的關係。

 



 

這兩個月在張國鎮教授的教研室中,我不但在畢業設計上得到了充分的指導,也了解了日後科研工作的方向與方法。教研室每週進行的例會上,我主要彙報了我的設計內容,大多情況都聽學長們在其科研方向的工作報告,讓我學習到許多知識,也發現了不少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而張國震教授每次的點評更是讓我感到教授對科研工作的經驗與深刻見解,從發現問題到思維方式,都使我受益良多。

同時,教研室的學長學姐們十分熱情,也有來自大陸的學長與外國友人,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給了我很多幫助,讓我能很快適應這裡,體驗豐富而精彩的台大生活。

當然,兩個月的交流並非僅是學術上交流,也感受到台灣的文化的魅力。一路環島旅行,走過台北、台中、台南、墾丁、綠島、花蓮,重點並不在於風景,而在於台灣的風土人情。「融合文化」與「夜市文化」是鮮明的台灣特色,使我們樂在其中。而更多的是台灣的社會和諧,使我感觸頗深;細節之處無一不在體現社會的文明。有人說,台灣為中國保留了中華文化的種子;這個擔子過於重大,台灣實在承擔不起。但是台灣的確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體現,是值得借鑒的和諧社會。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也的確在台灣得以繼承。

 

 

中華文化的魅力使得我對台灣有著特別的感情。言不盡意,我想我們都可以體會。也希望兩岸多加交流,在學術與文化上都可以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愛台灣,愛台大,是這兩個月來誠摯的感情。十分感謝台灣大學與同濟大學給予我這次交流的機會,更感謝台大土木系科老師的辛苦安排,感謝張國鎮教授的悉心指導,感謝學長學姐的熱情幫助,感謝一路上各地朋友的真誠交流。希望同濟與台大的友好關係能持續發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交流,來了解這個深情的台大,這深情的台灣。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