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85 期 學生點滴

103 學年度生涯座談


土木系生涯座談實況報導
電腦輔助工程組

與談人:
陳俊杉 │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教授
蔡雪華 │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BIM Engineer
洪偉瀚 │ Fourdesire四合願 創辦人
林俊宏 │ 台積Advanced Packaging Division工程師

陳俊杉教授:

我是CAE組的教授,希望大家能得到一些收穫。第一位是洪偉瀚博士,大學部念台大是直升碩士和博士,目前自己在外面開公司(自行創業)。另一位是蔡雪華女士,是我們系上的港澳生,也是CAE的學生和博士;目前任職於中興顧問公司(營建產業)。另一位是林俊宏林博士,曾是我們碩士班的學生;目前在台積電上班(資通產業)。該組的學生出來大部分都是任職於科技產業。目前想丟幾個訊息給大家:

  1. 如果你對CAE組有點興趣,那可以先上網看看我們CAE組的網站。(上面有CAE組的相關簡介影片 有關於創新科技的東西(土木系缺乏的東西)&CAE組在做些什麼)。

CAE組的三個教授:謝尚賢教授、康仕仲教授&陳俊杉教授。各自研究方向

2. 如何要進CAE組?

只有11位錄取名額(10為一般生、一位在職生)考試的部分(十月資料審查(審 
查&排序)面試(小筆試&口試))

3. CAE組出來的出路:校友出路分布。

洪偉瀚博士(fourdesire):

康仕仲教授的學生。念CAE組比較有機會去各國看看;我和另外兩個夥伴創立了fourdesire公司。公司的營運主要是寫遊戲,但是遊戲是希望能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把生活中的一些小遊戲透過遊樂輕鬆的方式來解決甚至是培養一些良好的習慣。我的職位是technical artist,希望能把做藝術的人和寫程式的人combine在一起,在硬體的限制下努力滿足artist的人的要求。其實講白點我是個在寫程式的人。創業之初我們成立了一個blog --Desiring click,上面有一些我們當時的閱讀的心得(已研究的心態來學習)。

我當時在台大念了11年,在念碩班時康老師剛回來;而我那時候主要希望能朝視覺上面去研究所以便跟著他。(和機械系合作做了一台保全機器人 負責演算法的開發群眾模擬etc),博士班時則回歸到工程面使用之前在機器人時使用的經驗努力模擬出工地的狀況。在CAE組時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剖析問題的能力,像是問題在哪裡?以及要用何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之後就是學習到如何用

Q:之後希望能收到怎樣的學生?

A:至於土木系就比較缺寫程式的學生,然後念CAE一定要修OOP XD

陳教授補充:之前有三門課:第一門是計算機程式(full loop)&OOP物件導向(如何寫class&一些資料結構,大都只希望在30位學生)另一堂是design patter(已有三年沒開,主要是談論5~10個class之間的模式)

蔡雪華

在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當工程師,之前在結構部做跟BIM有關的設計,現在BIM中心成立以後在BIM中心做相關的案子。

  1. 華航園區模擬機構:模擬華航在桃園的四棟大樓,包括模擬機棟,主要是結漚模型還有包含機電模型(五大管線:排水、給水、電力、消防等措施)以及一些detail
  2. 台中捷運北屯機廠行政大樓:除了清泉剛的大樓以外還有停放捷運車廂的地方,所有東西都跟實際相同,BIM使用較多的部份為整和
  3. 聯電機房:有籤保密協定不可以放出來
  4. 中興研發大樓:從設計、施工到營運都有模擬,還有包括細部的阻尼器

目前在設計業、國內外、顧問工程BIM的發展都越來越大有些甚至將模型寫進了和約,會BIM在公做上有很大的加分,目前BIM的人才很缺

在中興顧問公司面試的情境:

當時有很多競爭者,他是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剛好那時候BIM推動急需那方面的人才,CAE剛好陪養跟土木和程式相關的人才,所以就錄取他了。

很多大型工程需要借由模擬來縮短工程建造的時間,外面賣軟體都賣得很貴,土木系相較資工系有土木的背景,念CAE在未來的職場很有優勢。

CAE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有很好的團隊合作,除了老師教學以外,合作以及創新、討論、解決問題的經驗都非常的寶貴,值得大家學習。

Q:營管組陳柏翰老師也有做BIM,有什麼差?

A:BIM的領域很大,要看個老師的專長。

Q:彩線blablabla….

A:

林俊宏博士:

陳俊山教授補充:是否在國內念碩士or國外?目前建議是在國內念研究所。當年我出國時念研究所有很多的獎學金,(出國唸書一定要拿獎學金,如果沒有拿獎學金的話他們就不會再CARE你,唯有你拿了他們的獎學金後他們才會願意磨練你。)在國內念研究所一旦可以畢業後出國即可在國外念博士般念得十分容易。(在vedio上即有相關內容。)

簡介:臺大土木畢,大一時謝老師開計算機程式學習c語言,當時土木系並沒有bim也沒有打一些game,當時選擇CAE組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念的話就會有意檯筆記型電腦(當時筆記型電腦很貴)。大三時有做interm去一間小顧問公司做結構相關的小程式(捷運新莊線的配筋計算),碩士班念完後是到美國加州念UC barbara,由於他們學校沒有土木系於是就念了個semester。畢業後便回到了台積電研發處工作(當時也有另一間學校提供有關傳統土木相關的教職以及bim的一些工作,另外還有潤泓企業(尹衍樑教授)),那時台積電希望能做些晶片封裝上的工作。

生涯規劃?現在開始想一些東西:1. 林能白教授:生涯是不能規劃的。(隨時都有自己突然想要做的事情),當時認為自己不適合到工地裡監工,那實在有在一間小公司實習工作:當時才大二便能處理裡面大部份的工作(用excel處理),因此便不太想在台灣念研究所。念完(電機)博士後回到美國時當時剛好台積電打電話來希望能尋找一位會結構和簡單有限元素法的人,由於封裝晶片上偶爾會遇到一些應力上面的問題很像在蓋房子。

校友會某學長: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另一半。

某教授:台灣空房率60%,房價勢必砍半。

人生有些東西不能規劃,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一些相關經歷和想學習的能力培養好,未來一旦機會來了就是你的!

不同地區有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因此有機會就到其他地方去看看,不要侷限了自己的想法。

陳俊杉教授補充:

台灣的千里馬計劃:在台灣念一兩年在去國外念一兩年(主要是給博士班計劃,教授介紹)
台灣和很多學校簽署雙學位計劃(同一個論文可以有雙份學位)

主要是給想要去國外體驗看看生活的人適用

美國uc babara 以材料系著名,沒有土木系。(發生過槍擊案…..==,出過得藍光LED的諾貝爾獎。)念LAor berkely 的話天色一暗都會趕快回家不敢在外面逗留…。

念土木系可以做一些可以儲存很久的東西。

陳教授補充:有限元素法是我開的…,這也是土木系和機械系不同的地方。歡迎大家來修但也不

Q:CAE組和資工所有什麼不同?

A:

林博士:和別人不同的是我們有工程的背景,再加上當時CAE組很盛行修輔組,像我當年是和交通組的張堂賢教授和做開發無人載具。

蔡女士:依我的了解,你有技術但是背後仍舊有些專業的部分。資工系對於程式的效能比較熟,但是我們土木系有工程的相關背景,會比較去了解所謂的需求。像我們公司有些資訊部,像是資料之間的聯結和資訊方面的東西比較強。資訊比較不曉得我們工程界當時的需求是什麼?面臨的困難是什麼?如果是CAE組的話會更快去了解其需求。

洪博士:當時我修了很多資工系的課。。。資工系的人很多其實是蔥有保健但是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非資工系的很多事知道問題在哪裡但是不知道要怎麼解。CAE組有不同的教授彼此之間的學生特質也不同,像我跟康教授較是比較走應用方面。

陳教授:

其實研究所比較是看跟的老師,都很好但是就是要看自己希望是能朝哪個方向發展。林博士所提到的其實是比較古老以前的資工系,而我們CAE組主要是走兩個領域:一個是以工程計算上的領域,另一個是以資訊整和上的領域(BIM)。資工系其實也會開,但是就是看你要跟哪個教授以及自己的出發點在哪裡。

2005 at Stanford 人生的一堂課  
從AA+(各個行業都有其好的地方)。

永遠要記住:自己是研究生,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研究。

以下為當時一些活動照片:

 


 

 


 

 

大地工程組

與談人:
卿建業 │ 台灣大學土木系 教授
蕭仲光 │ 蕭仲光大地技師事務所
周坤賢 │ 世曦工程顧問顧份有限公司 工程師
紀柏全 │ 中興社防災中心 研究員

卿建業教授:

我是大地組教授,蕭仲光先生是我們的署長,他也擁有自己的事務所,有30年的工作經驗。以及周坤賢學長,目前在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工作,有16年的年資並花了6年就升到工程師。以及紀柏全學長,目前任職於中興顧問社。中興顧問公司和社不同,顧問社主要以研發工作為主。而我目前任職於學術界。目前在座的其他講者們會一一介紹自己的工作以及內容。

蕭仲光先生:

我物前任職於獨立自由專業技術工作者,其實意思便是只做事不必再看人臉色的工作XD。在1985~1995之間參與了相當多的工程。1985年那年要就業時,其實景氣非常差不好找工作。當時進了一間小顧問公司工作,主要是待在實驗室工作,那三年之中對於土壤的性質有非常深刻的了解。由於在實驗室中不容易向上攀升(位從事設計的工作),因此辭職回去唸研究所。1990年時進入大型顧問公司,參與非常多的重要公共工程(ex 捷運初期、北二高…) 其中包含深開挖工程設計與施工(內湖康寧醫院)向下開挖時並無使用任何擋土設施。(由於擋土設施非常貴)、新莊機廠。

深開挖工程設計與施工:

基礎坐落在岩盤上,直接做垂直開挖不用任何支撐與擋土設施。當時主要是想知道岩層的開挖對於側向變形的影響為何。

新莊機場斷層擾動帶試挖:

十分奇特的工程是因為當時只挖了5m就會產生裂縫。主要原因是因為斷層擾動帶的特性。

小結論:土木工程進步的緩慢,主因為大地和水利工程所困。

未來生涯的規畫? 關鍵因素:興趣在哪裡
是否繼續念研究所? 在於個人的選擇
專業的執照? 是個人的需要(職業的比較需要)

大地工程的困難和挑戰:

1. 興趣
2. 大地工程是門藝術(要用心體會)
3. 理論激出需要很踏實(對實務才有感)

卿老師的建議與回覆

1. 工作最驕傲? 自信
2. 最痛恨的部分? 價值
3. 最辛酸的部分? 別人眼光(7-11買水  被其他人的媽媽嫌棄)
4. 最熱情的部分? 追根究柢的精神
5. 最無法忍受?   不受尊重(做顧問的案子常常業者無法了解其價值)
6. 有人希望成為你的同行,建議?   態度
7. 家人最抱怨的部分? 工作投入
8. 工作中,最讓您覺得貢獻社會最多?  新莊機場

周坤賢先生:

顧問公司就是要想辦法拿到業務努力表現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目前任職於世曦工程顧問公司(85年畢),土木技師、大地技師、專案管理師(PMP)以及負價值專家(AVS)。
土木這個行業就是要提供人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進入大型的顧問公司就要遵守公司的規範。
世曦顧問公司:月1700人(有一半為監造的部分),正職1650人

分幾個部門:

1. 土建事業群
2. 軌道及建築事業
3. 系統及機電事業
4. 營管事業
5. 行政管理

世曦地工部:(55人)
流動率低,大部分皆為碩士生;9%為博士生
如果要走土木這一行 執照依舊是必要
大二大三學的科目就大都為專業考試科目。

幾個部分的工程:

1. 邊坡與擋土工程

應該要多多參與一些結構或是交通方面的課程,不要因為太早決定組別而放棄去多涉獵其他領域。

2. 管冪箱涵
3. 345kV電纜洞道工程規設及監造(台電)

整合部分很缺人才,很少有懂地工的人也懂電,因此也要多多去涉獵其他領域的課程,不要侷限自己
工程的生命週期:規劃 設計 施工- 營運 規劃
                         (顧問公司、技師事務所)
規劃:業主
設計:顧問公司(工程師)

畢業生的人生方向:

1. 國家考試 公務人員 政府高官
2. 專技高考 執業技師 理事長
3. 專技高考 專任工程人員 大老闆
4. 碩博士 學術單位 科學院士

(小結:土木得高薪的工作依舊很多
大學生職場初體驗:實習(世曦或是中興顧問)
專業技師應試與準備:資料收集--> 確立信心--> 專心與信心--> 讀書方法 答題技巧 考場情緒(不要有開同學會的心情) 參考書籍
在碩博班前的暑假即可準備一下專業技師的考試。
工程地質 十分基礎且重要的一門課。

結論: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方向,你就永遠不可能到達
不管路有多遠、重要的是開始。
所謂的成功,指的是熱衷於自己想要做的事,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比任何人都精通,並讓自己感受到無限喜悅的狀態。

紀柏全博士:

我待的單位屬性含其他兩位比較不同,分享一下。
當時唸完博士時,一樣是把世曦當成第一志願。湊巧是剛好中興顧問設有開一個研究的缺便進入。
土木系對社會是比較有幫助 當時受到非常多的災害
921大地震 大量反思剛性建設破壞生態平衡的聲浪,生態工法突成顯學
2005年大地組博士班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

宗旨:中興社專注於水利、電力;土木以及環工領域的研究發展、人才培訓與技術諮詢服務,希望提升國內工程技術水準。

目前員工人數為182人,大都為專業技術人員

目前任職於中興社防災科技研究中心(複合災害風險組):研究各項災害所造成的風險 希望能將研究成果直接用於使用端(和學校的研究不同)

防災的體系:

1. 岩屑崩滑形山崩前是評估 颱風現況、系集實驗雨量資訊
2. 岩體滑動山崩潛勢評估暨引致天然壩形成潛勢評估(大地組的專業)
3. 整合崩塌及土石流數值模擬(與台大水工所共同開發) 中興設主要負責軟體的開發
4. 孤島效應與道路阻斷評估模式(災害發生後是否能順利逃出)
5. 非常規攝影輔助災害量化分析及建模(前後期影像的比對、災後及時的調查)

純粹做影像的分析來估算量體

對建物的模型建立(都市計畫)十分的重要

6. 街景技術應用於邊坡防治à 所有的調查結果可直接包含屬性資料庫
   (可直接於攝影時做測量以及觀測是否有變位
7. 核汙染傳輸評估
8.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CCS)

把二氧化碳封存於地質中(鑽探的技術)

未來的議題:(可深入做研究)

1. 氣候變遷

防災對大地組而言有非常好的機會(十分專業的破壞分析)
如何用軟性的策略來降低災害帶來的影響(危機管理的計畫、快速恢復)

2. 全球化的衝擊 在中興社有非常多出國的機會

台灣目前遇到的問題;想得太慢(or法規的限制),其他國家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跨出去全球化。

卿建業教授:(分享以公立大學教授only,私立和技職學校有其他的問題和煩惱)

在台大(國立大學)教授裡,教書所占生活的比重不高。平均一個教授一周只有4.5個小時在教書。私校例外。

主要在做兩件事:

1. 做研究(loading重)以我而言(50%),大部分而言都是在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做教授的自由),有動力push自己去實踐(身體累,精神不累

2. 服務(ex考選部希望能幫出考題,其他學校教授希望能升等,期刊論文的審查…) 最大的比重

出考題:國立大學的教授都有一定的社會責任
幫助升等:花四、五個小時審查與寫報告書
審期刊:每個月看3、4篇期刊,花好幾個小時寫commend+念….
對學術界而言 興趣尤其重要(渴望真理的情操?
把抽象的東西努力去搞懂並努力解釋給別人聽讓別人懂(有熱忱)

做教授的優點:

1.有很大的研究自由度(可以做自己有興趣的)
2.永遠四周都是和年輕的人
教授的責任工作其實很低

做教授的缺點:

1. 身體很累
2. 無法賺大錢,但是一定可以生活下去

小結:

做教授一定要有非常高的學術熱忱

卿教授(補充):

當前的煩惱:目前台大許多學生畢業後便直接希望能進公務員體系
其實公務員體系的工作和業務並不需要台大研究生來做,進入顧問公司和學術研究需要一定的理性訓練和設計;這比較適合台大的學生來從事。公務員大部分只包含發包工程和發包修繕的工作,而其中又包含了很多議員、角頭等利益的糾紛。

只有部分的公務體系較專業;(ex台北市大地工程處)


以下為當時活動照片:

 


 

 


 

 



水利工程組

與談人:
游景雲 │ 台灣大學土木系 副教授
劉宏仁 │ 台灣大學水工所 博士
陳葦庭 │ 巨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經理
許珮蓁 │ 水利署 工程師

 

水利組生涯座談紀錄:

主持人:游景雲老師

陳偉庭:

這個工作是否是你們現在喜歡的工作? 水利界的進入門檻高,是否要放棄自己未來所學轉去其他行業?
先工作兩年當水利師,而後才念研究所,確認水利界的生態。
巨廷公司業務:水的相關,最近:防災-水庫排砂(十分的專業)
員山子分洪工程-公司的規劃與設計。

最近工作的轉變:水利產業是很多產業的base。EX:火力發電。
                          近期台灣的風災頻仍-國土復育變得十分重要。(李鴻源)
                          未做好:水庫排淤,地層下陷(重力排水轉乘壓力排水)
                          台灣國土未能良善的規劃,造成台灣水土的失調。水利署引導
                          林邊都市計畫區-原本的魚塭造成地層下陷,目前大都是用填土堆高的計畫。採用荷蘭「魚水共生」的方法,結合旁邊的大鵬灣,希望能成功地達到國土復育的計畫。

都市防洪-透過建築設計,增加都市的儲留和入滲和高程管理希望能提升都市的韌性。從水的方向來思考都市土地使用的分區和利用。(EX小型分散管理的水網路系統-水廣場+集雨街道)
防洪+都市計畫+都市造景的結合-> 成功的推廣都市防洪。
LID低衝擊開發-結合很多面向的考量,盡力的降低衝擊影響。(和都市防洪的原理類似)
歷年工作特性的轉變; 河川排水…(基本,目標單一)->災害增加,防災,河川的環境營造(非年度計畫)-> (設計比重增加,整合各項產業議題的知識和專業)

結語:無法順應環境的改變->挨打
         1.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2. 個人專業跨領域的培養(語言)
         3. 自我表達能力的提升
         4. 勇於承擔責任(面試時的關鍵,勇於表現以及背後承擔的責任)
         (要每項特質都培養到很好)團隊合作

本領域的發展:1.往顧問公司、2.考公職、3.繼續深造
普亭:好的人才如果都往公職發展,國家就會沉淪了
水利業畢業後:三年和五年大門檻(是否考公職或轉行業),而後轉行不容易。
Interm(顧問公司實習的機會)->了解公司的營運以及這個行業的運行,做為參考的依據。
小公司-完成整個計畫  中大型公司-專精部分的工作

劉宏仁:(過去,現在,未來) 0933887540   F91521308@ntu.edu.tw

(水文學,地下水專業)-- 在大學的其間卯起來學習,尤其是對未來不明確的時候。盡量的利用大學的資源找到自己的興趣。
在大學交到的朋友就是一輩子的朋友。

為什麼要念博士班?-問自己:我會什麼?各式各樣專才的培養。
永遠要prepared好---等機會來的時候就好好掌握。
To see the world—有機會出去就要把握,培養不同的視野和感受。
在國外-看看別人如何地做研究,工作的態度。    
記得備份…(每兩三個月備份一次@@        
腳踏車環島-台灣最美的人性                   (2008)
Responsibility(負責任)-對這個社會和國家負責任。(2010~2014)
人最後總是要回到自己,才有辦法看清這個世界。(2012)->接受自己。
所有的結果,都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
台大校園導覽志工(2012~2014)
外面的紛紛擾擾庸庸碌碌終將逝去,唯有我背後的學識會成為永恆。

(Immortality)-只有得到的知識是永恆。
身為一個學術工作者-不斷的把東西塞入圖書館,並不斷的把東西從圖書館拿出來。
男女情愛都只是件小事。
和家人相處~不要再失去才開始後悔。

許珮蓁:(水利署綜合企畫組)

畢業後? 考研究所? (不推薦直接考公職
先工作後才回到學校當碩士生(開始學會珍惜當學生的時光
卡教授-念博士應該要出國念。
申請劍橋大學-托福每科成績要在25分以上,總分100分以上。放棄。
莫拉克颱風 水利署缺人。 
(離開學校書本兩年 keep going  don’t quit  all your best  you ae very best
公職-十分的危險,操勞需要有真正在工地工作的經驗 成為一個踏實的工程師
唸書準備英文是空白的一年?人生沒有白費的時光。

劉安婷 面對這個世界上沒有辦法吃到餅乾的人來說,我們的態度、甚至是責任在哪裡呢?

結語;無論大學畢業後選擇是什麼,未來都是吃的到餅乾的人,要擔當起自己該有的責任,分享自己的餅乾。蓋住自己原有的光芒(台大等等),謙卑地接下自己的責任。

游景雲:年輕人要勇敢的探索自己的極限。

Q:劉鴻仁-什麼時候選擇要走水利學術?

A:大三後決定繼續念書,因為覺得念書還是自己的專長。尤其是日後因為風災太多,水利組也變得十分熱門。之後的理想和抱負,都是在投入後才會有感受。不要侷限住自己的未來。

Q:和水利比較有相關的流力和水文,都十分的偏向數學且十分的硬,未來是否也相同?

A:研究所:未來會用到的數學大都只是和工數相關,問老師也不會怎麼樣。

顧問公司: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著重的是Research的能力。而念研究所或平常念書,都只是為了培養相關的能力和態度。大概唯一會用到的是流力水文和明渠。很多工程師都只會run model但不會去分析或判讀彙整,因此基礎學科的研究就是為了替日後鋪路。平常在學士班期間便要開始學習培養,學習在不同的面相找答案,會發現有不同的結果。

劉宏仁:學習去寫報告書,告訴其他人自己所在做的研究是什麼。

許:日後的確不會特別去要求哪個學科特別尖端,但是畢業後的確仍會用到數學。

游:血汗說的能力皆是十分的重要。

Q:工作時是否會覺得有什麼能力不足?可以在回到學校進修。

A:先培養好語言能力。台灣的水利工程在世界是top,但仍須和其他國家接軌。台灣的多災多難造成必須要思考各式各樣的方案來因應,遲早必須踏出去到國外。專業的背景每個地方不同,盡量多方摸索和學習就好。很多的知識並不是在學校內可以學習到的,因為教授同時擁有理論和實務的並不多。

許;台灣有全世界最好的疏沙技術,但是要想辦法傳遞出去。LTTC每天早上都可以練一個小時的英文,水利組和營管組也有提供免費的英文課程。

劉;未來所碰到的是人和事務,並不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

Q:大學畢業後的學生業主並不會收?

A:許:業主其實非常愛用大學生因為很便宜。

陳:水利最大的公司的確不會用非碩士班的學生,只有小公司才會節省成本。因為注重的是品質,選人看重的是不只是成績。盡量可以選擇在近碩士班之前去interm,三個月後就可以了解這個生態。不過有的公司會把人當工讀生打雜有的會把你當工程師在培養(ex世禧、中興、巨廷),要選擇。

游:男生第一年可以去工地現場看看, 去真實的體驗一個工地現場。

陳:顧問公司的確女生有比較好的優勢,因為女生比較少。

Q:台灣的水利工程十分的頂尖,是否去國外念會不適應工法?應該要在台灣念?

A:其實在兩邊學習到的東西不太有差異,但是在國外所學到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語言薰陶等等。


以下為當時活動照片:

 


 

 


 

 

 



交通工程組

與談人:
陳柏華 │ 台灣大學土木系 助理教授
朱志遠 │ 台灣大學土木系 副教授
許聿廷 │ 台灣大學土木系 助理教授
林育生 │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股長

陳柏華教授:

今天來的各位講者們都是你們土木系的學長,其中許聿廷學長和朱志遠學長都有在外面的顧問公司工作過,而林局長則一直都在公務機關服務。你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問看他們。

林局長:

我是91年土木系畢業,研究所時是跟著許添本教授,當時號稱土木系最帥的前幾名…,大四時剛好遇到921大地震,當時研究計劃就有去災區當地調查以及交通使用量的改變。畢業後沒有工作,那時候就是交通局去當職務代理人,哪裡有缺就往哪裡去;約到期後就是到處去當約聘人員;同時間就有在準備高普考。公務機關的優(缺?點就是你現在就可以知道妳退休後的薪水大概是多少,比較少爆發力。當時我也沒有很想去當公務員,純粹是個偶然。公務員的缺點就是錢沒有到非常多,而且非常的忙!(工作職責千奇百怪);交通方面的公務體系就是裝央交通部,工作型態有分成交通行政&交通技術。大部分交通的公務人員就是在處理法規上面的事項;發包去買相關的服務。如果想要為大家去做點事情的畫意可以在交通局下面工作。且交通部旗下還有航港局、民航局、高公局&公路總局(九大運輸業、公路等等);此外還有一些郵政和氣象方面的業務。各地政府也有些交通局,離島也有一些竟察局同時也有交通相關的業務。工作上面的內容很多采多姿都有機會碰到,可以在裡面轉職。交通單位的公務人員很多要值班,有一些也是非常的累。待遇的話高普考大概都是30000多左右,有時候會調漲但是漲幅都不會是太大。(因為裡面有分官等,有職位和職等的相對關係)。公務員每年大約都有30幾天的長假,最近公務員的福利因為勞工有一些不滿;所以福利有可能會在下修。

朱致遠教授:

為什麼我會念交通組?因為我的力學和數學都不太好。此外幸好還有營管組和交通組,但是因為營管組的研究方向不太是我的興趣;因次我選擇了交通組。交通組在大學時期開的課程並不太多,因此不是非常容易選擇。但是土木系因為領域很廣泛,很多方面都可以發展沒有所謂的哪一個最好;要找到一個符合(適合)自己興趣的東西。念交通組很奇特的是以前學的東西好像都不太用的到;現在比較不同的是研究所的課都可以在大學部上到(軌道學群…),交通的話在土木領域內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學部不太會遇到。畢業後有去考高普考,但是沒上。那時主要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因此就進了顧問公司工作。在交通方面顧問公司大部分都是做規劃案,不容易看到成果實現的一天。那個時候恰巧和老婆打算結婚,隨口疑問攝影師驚傳發現自己的薪水遠不及他;因此便辭了每月40000多的顧問公司工作。其實顧問公司也不是說不能做,要看自己服務的公司規模(大規模像世羲…);是學以致用的一種應用。交通也有技師執照,但相比之下比較不重要。其實土木堅念交通的人其實也是非常吃香的(像是有的朋友去做財務管理;大家不要侷限了自己的選項。交通組比較重視邏輯和規劃。

許聿廷教授:

當時心裡卻是比較偏向城鄉所,由於也是比較不喜歡每天生活一直都是在偏微…,因此後來也選了交通組。但是後來發現交通組其實也用了很多的數學…(但是面相比較不一樣),當時念交通組確是有出國念書的打算;但是準備的不太好於是之後去了越南的一間衛星公司工作,工作的經驗是蠻奇特的;之後又轉到中國大陸工作,發現工作也不是自己所想要的;於是後來又準備去國外念書而後回來便幸運地回到台大念書。其實念交通組也不一定要做交通相關的工作,像是也有我朋友現在是在做財務分析的工作(年薪上億…),或是到台大醫院婦產科工作。人生有很多奇特的機運和緣分,要去尋找自己的興趣和選擇。不一定機會都是在國內,有時候也有很多都是在國外。在工作時要學會去思考說自己從工作中得到了那些東西或是回報,如果這些東西都是你想要的話那你就可以去選擇是否要去接下這份工作。

Q&A:

Q:我想問一下台灣有關智能運輸的發展狀況?

A:林局長:我講一下我了解的部分,其實就是台灣的智慧型運輸;運用一些資訊和通續的技術讓其運輸更迅速和便利。硬體上以路上而言,像是電子付費,非接觸式的收費系統(ETag…),大眾運輸的部分的話就是像悠遊卡、公車到站顯示系統、手機app顯示公車動態等等。和以前已經有完整的不同。弄外的話像是Ubike(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利用中央管理系統和電子設備來管理。至於以後的像是智慧公路、智慧城市等等;捷運方面則已經是全面電子化了,大眾運輸方面未來則也是希望朝向更便利迅速的收費系統(電子票證系統)發展;私人運具上則希望能增設更多車輛偵測器來去分析道路的使用狀況、交通需求&服務水準;即時的提供相關資訊(電子看板、CMS(台北市)-圖形化數據化)和解決辦法。其他的像是私人停車場研發車牌辨識系統來去偵測是否收費、利用悠遊卡系統來收費等等。這一塊其實還要分成公部門私部門甚至是研究機構來看;此外還可以提到一些軟體系統部分,在交通系統方面建立一個data base快速的為每件事做出預測和反應。這其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專家像是資訊、統計、數據上以及領域上的專家。這需要不同專家們互相合作後才有辦法達成;這一塊其實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像是和商業做結合等等。

以下為當時活動照片:

 


 

 


 

 

 



測量工程組

與談人:
韓仁毓 │ 台灣大學土木系 副教授
蔡富安 │ 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 教授
林宥廷 │ 測量技師
鄭傑文 │ 交通部公路總局
陳建良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韓教授:介紹一下這幾位的學長,蔡教授目前為太空遙測中心的教授,另一位為林宥廷技師以及公路總局資訊室科長的鄭傑文先生。

大綱;測量組在做什麼事情?其實他和土木工程是息息相關的。測量組研究所要如何申請以及準備。
測量為一項非常古老的學科和技術,具有理論性及實務性。有相當多的應用(地圖繪測、工程放樣與監測、地籍清理、數值城市的建立(大尺度)等等。
(小尺度的數值城市:BIM)

測量的專業領域:

1. 大地的測量(廣域,地球的形狀大小等等)及衛星定位領域
2. 攝影測量及遙感探測領域:航空或衛星影像的量測分析和判釋。
3. 空間資訊科學領域:數位化地理資訊,整合空間屬性資料

測量在做的事:

空間資料的獲取與模型化:所有空間資訊以及相關參數的觀測和計算
品質的評估:資料的不確定性以及日後使用的品質。

蔡教授的專長:數位化的空間資訊
現在的測量技術的發展已經記摁步道可以用四軸飛行器即可達成整個建築物的模擬
需要的背景與特質:幾何、數學、統計、細心
最近就讀測量的女性越來越多,想要交女朋友的趕快來
大地測量:測量地球的形狀等等
攝影測量:地圖繪製、3D數值模型建立、3D視覺
遙感探測:利用光譜反射來判識物件種類,地表地物材質的定性分析為主。
(補充:森林生態的探測;
(蔡教授的專業)
LiDAR(三維雷射掃描):記錄點位位置與反射光譜。

大學部開的課程:

必修:測量學和測量實習
選修:測量與空間資訊概論(防災學群課程十選四)、衛星測量定位改論、地理資訊系統概論
研究所:空間資訊平差處理與分析…..

測量和土木工程的關係:

隧道地下工程、水利工程、軌道工程、橋梁工程….(和非常多的領域做結合,很好的應用技術
~ex地籍管理(所有權分析、資源管理)、地球科學研究(板塊、重力場…)、民眾生活、軍事用途…(唯一和自然科學有關的組別)

碩士班畢業後的出路:

  1. 公家機關:中央單位(考高普考;考的學生非常少;缺額過多填不滿)內政部地政司、中央地調所、交通部公路總局、國土測繪中心..
    地方單位:
    研究單位:…
  2. 私家公司:測量公司:中興自強世曦經緯….
                    科技公司:google、微軟、NEC、GARMIN
  3. 出國進修:美國Purdue University、Ohio State University(以遙測為主)、Cornell University、MIT(運輸工程為主)
                    加拿大:Calgary University

國內研究所名額:台灣大學:推甄9名(一個在職生),成大:推甄14名(考試5名),交大:推甄考試各4名,中央:推甄10名,政大:推甄9名考試22名(三組分),中興:推甄4名考試6名
十分仰賴電腦資訊的應用 許多人轉入CAE
審查成績在前5名者優先錄取(台大)

入學前準備:

1. 課程:測量及空間資訊系統、地理資訊系統概論、衛星定位概論、學士論文(專題討論)
2. 程式能力培養:MatLab、pthon、C++、Fortran

結語:

1. 測量需求大 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 測量專業人才少 國內相關科系少
3. 相關工作機會多

Q&A:

Q:測量組出去後的薪水如何?

A:公務人員剛考進去:45000~88000/每月,再出些外務的話可能更高(看工作   
性質(採樣or測量)和地點(看轄區在哪裡;林務局or地
方政府or中央政府全省跑透透))
私人公司:看人的測量技術(專業能力)以及態度(不含工作獎金明白工作程序
(ex架儀器和使用)單獨做75000
對於非傳統的東西有興趣的話歡迎來唸測量組

Q:現在的測量很多是偏向資訊方面?

A:高普考不包含在內,但是私人公司很常用。資訊的東西目前看起來是必備的
私人公司:要求要會40種以上的軟體,甚至要會寫程式

蔡富安教授:

空間資訊的簡介

Career Voyages預測未來新興產業:1.空間資訊科技2.奈米
整合 GIS、RS、GNSS
演變十分迅速的行業;隨時結合最新的資訊科技。
數位城市:從量測的方式重建整個世界。
馬里蘭大學(在遙測上十分的著名)
GIS 把空間資料的屬性做處理
測量包含很多的面向:影像的處理,數據的處理,系統的整合…

1.近年來整個技術的進步已經可以明顯看出,可藉由不同的量儀器及光譜幫助整個測量的發展與應用  ex.彰濱工業區、汐止、堰塞湖
2.測量外業工作內容也有所改變,通常的工作內容皆為整個工程的最前端,也可以看到整個工程的整體規劃,在美國工程浩大,故必須善加利用遙測、航測幫助工程進行。
3.此外工程及災害的監測也在測量的工作範圍,如:中橫、莫拉克颱風,颱風過後開啟緊急分析與數據接收機制,也可以用遙測(立體遙測)做出3D模擬環境及災害的監測,如:小林村的地形分析與演變
4.透過整合性資料從傳統平面資料結合影像資料發展都市3D重建,也可以用普通照片透過透視投影發房屋塑模,如:數位文化資產保護、幫助考古
5.影像語意辨識 影片輸入電腦分析真實模樣
6.情境模擬 如:淹水、都市更新(目前由建築師畫圖)
7.最新應用:結合資訊查詢系統、風險評估、現場重現(如CIS)、決策支援、最佳路徑
中央大學:五年雙學位,大學生大肆開始修課,研究所後專心做研究,在五年內拿到學士及碩士學位
特色:大學部課程完整、太空及遙測中因資源整合、研究設備及氣氛佳、畢業生品質佳、學習過程豐

Q&A:

Q:遙測和儀器有很大的關連,要如何知道業界儀器發展到哪裡?

A:可以不知道如何製作,要先懂得儀器的操作,特性,規格。

Q:念測量需要學光學嗎?

A:看對光學的定義;遙測的話需要一點點的光學,攝影測量也需要一點點。

鄭傑文講師(交通部公路總局):

要努力去學得一身的本事,讓自己在各個行業可以發展活耀。
公務員的生活自主性低
為國家做點事。
公路總局的兩大工作:1.造橋鋪路 2.監理
公路總局 防災系統(空間資訊的整合 決策資源)
整合各項資料(ex降雨量、地形探測…)

Safe Taiwan的平台 提供各項資訊做整合

www.safetaiwan.tw) (www.safewherever.tw
四個理念:1. 開放資訊 2.數位匯流3.電子治理 4.極簡主義

 

林宥廷(測量技師):

公部門 努力提升民生生活
測量的人時常轉到資訊科技方面。
資料的處理不單單只是應用,必須要能解決問題。

測量案件的類型:

1. 地形測量 2.都市計畫樁位測量 3.地籍測量 (最主要)
做測量的人到處跑仍舊存在一定的風險。

對軟體的需求:

1. Excel 基本編輯、插入圖表、格式設定、資料剖析、函數運用、巨集VBA的撰寫…
.
.
.(見excel檔)

 

結語:

公司的理念-穩定、專注、學習、升級(環境、薪水)
測量業較單純,營造業較辛苦複雜
將來就業考量:公司的規模和規劃。

韓教授:

每個行業都有其困難的地方,要先找到自己的熱情。

(蔡教授補充:)

一旦法律不改變,測量一定有做不完的工作。
只要留在台灣就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不必遠赴大陸或其他國家。
在學校內有問題都可以問,但是一旦學土木的走到社會,一切都需要依照規範走。

以下為當時活動照片:

 


 

 

 

 

 

營建工程與管理組

與談人:
郭斯傑 │ 台灣大學土木系 教授
林森敏 │ 土木技師/律師
洪耀聰 │ 台灣大學營繕組 組長
黃義芳 │ 根基營造 副總經理

郭斯傑教授:

希望各位學長姐們能想自己的經驗與生涯規劃與大家做分享。洪曜聰洪組長;目前為校內營繕組組長,標準的公務員;工作內容包含大大小小的事務。以及林森敏律師;同時具有土木技師資格與律師資格。黃義芳黃副總;服務於營造業30年,目前為根基營造副總經理。大三上的各位要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未來的自己想要做些什麼?留在土木系未來的生涯有幾條路:出國留學後回國當教職;經過國家高普考考試後當公務員,工作穩定有較好的保障但負的責任大;搭配第二專長法律;或是長久的待在營造廠工作這幾條路。除了日後轉行的不在話下。

洪組長;

從小便從專科學院出身,民國77年退伍後便考試進入台大醫院服務;同時間考入海科大夜間部取得學士的資格。爾後考了執照考了8年左右才考過高普考;成為正牌的公務員。隔了一年後又考上了土木技師。辭職臺大醫院工作後轉到台塑工作,由於當時工作的關係常常不在家,到處奔波。恰逢那時剛好公務人員爆發退休潮,於是便回到公務員體系同時間進修。那時恰好郭教授為台大營繕組組長,在他的幫助下順利從營管駔在職專班畢業並當上營繕組組長。

其實營繕組組長真的很不好當,舉凡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去處理;再者最近又因為選舉時常跑去立法院,縱使公務機關的工作和外面比起來相較穩定,但是所麻煩的事情也是非常的不好處理。

郭教授補充:

其實郭教授並沒有考過技師執照,但是如果像洪組長進公家機關退休後除了退休金之外,也可以運用技師執照做些兼差的工作;縱使退休後依舊有額外的收入。因此大家一定要考國家考試。

林森敏律師:

就讀台大土木和法律系,台大土木研究所畢業目前在東吳法律所在職專班。
證照資格:律師高考及格、土木技師、仲裁人、專利代理人(律師的資格便有)
                                     (有技師資格便有30 ~ 40K左右)
經歷:竹東工地工程師、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專員(30多歲)、營造公司主任技師…

心得與建議:四種能力(足以成功、一輩子的能力):專業技能、社交能力;理財能力(財富的自由);健康管理

專業技能:1. 兩種以上專業(土木&??):增加自己的廣度
                2. 好的外語能力(與native speaker一樣好)
                3. 電腦操作(Excel,word)
                4. 終身學習

理財能力:1. 多吸收理財知識(經濟日報、今周刊、商業週刊…)->學會投資
                   小錢滾成大錢
                2. 多認識銀行、投顧界的朋友
                3. 小錢變大錢
                4. 長線的眼光(多吸收知識)

社交能力:1. 家庭擺第一
                2. 民間社團(ex扶輪社、技師公會、同鄉會…
                3. 廣交朋友(創業十分的重要)
                4. 人脈資源管理
                5. 善用手機等3C產品

朋友之間彼此都是個資源、要好好地把握住。
健康管理:1. 健康是1,財富是000000(盡量去追求)
                2. 培養早睡早起、固定運動的習慣
                3. 學一兩種運動的技能

人的一生都要做好上述的所有事情!

郭教授:

健康管理是林律師做得非常好的事情。4、50歲時熬夜對身體非常的不好。

黃副總:

可以把自己過去30年來做的所有錯和對的選擇做分享。
大綱:我的生涯過程、[企業人才]的條件->公司求才所講究的重點
職涯的模式:
兩段式:先求學然後工作,先成家在立業
交替式:求學一段時間後工作,再進修求學;交替的工作方式(公司的要求、自己的規劃等等)
融合式:一邊工作一邊求學進修
專業體系出身,預官退伍後得到山坡地的開發。爾後考試進入公路總局(三年),之後取得土木技師;進入中華顧問工程司結構部;日後又轉入長鴻營造後回到台大取得碩士學位。

人生的選擇和機會:
升學(瑞工or板中)再進修不等於賺錢的保證
求職依舊是會在意成績!
任何選擇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一切還是要依照機運和自己的興趣。
結婚選另一半很重要=w=(要互相約定好,進土木業一定會是這樣的生活)
生活錢是壓力之一
(技師是最快速達到百萬的方式之一技師執照一定要考,而且是永遠的好好k書)
顧問公司做人不願做的好處,台大畢業後出來跑軟體常常不知道問題在哪裡。用最基本的方式一步一腳印地做,達到最高的準確率贏得其他業者的信任。
理財的重要性35歲以前靠專業賺錢、50歲以前靠人脈賺錢、50歲以後用自己的錢賺自己的錢。
[企業人才的條件]

1. 工作的態度

1. 敬業精神與責任感、

2. 善用專業知識與技能轉為企業價值與競爭力、

3. 適當的管理方法,做事高效率

4. 追求新知並有效累積經驗心得,做好知識管理要得到食鹽的經驗而非十個一年的經驗

5. 團隊精神

6. 主動進取、積極學習(不懂要盡量問並學起來)

7. 能和別人分享

8. 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清楚的邏輯思考

9. 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工作態度透過運動與長輩和同事們相處交朋友(最有效率)

2225 磨合期;被其他人丟問題要開始學會自己去找答案、分析
2530 成長期:(學習被人領導)
3035 成熟期:(學習被人領導)

小結:

個人的生涯中都需要一位師父「提攜你、拔擢你、關愛你」
成長的關鍵:找到一匹千里馬,找到自己的興趣(無論任何領域)
成功,是靠別人的支持與合作;不是個人的單打獨鬥可以成功的

臉笑、嘴甜、腰軟、腳手快、目色利(要學會看眼色)(用台語唸)一輩子受用

隨喜看到所有人都要很快樂;抱持樂觀正向的眼光。

郭教授:

其實在座的大二大三或許對自己的未來依舊是很迷茫,但是越盡早決定越好。當年從土木系畢業後依舊不知道土木系在做什麼。
每個人在選擇未來人生規劃時也和個性有很大的關係。
教授的工作壓力和其他外面開業的比起來輕鬆許多;也有國家的保障。但是金錢收入絕對不會比其他的人多。未來做選擇一旦選了公職;固定上下班也方便顧家,若是進顧問公司;有賺業績的壓力或是和其他同公司職員競爭的壓力,但是金錢收入一定比教授高;況且時常四處奔波,無論是國內或國外都會要去。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工作歷練,以及適合自己個性的工作。

Q&A

Q:三位都是在外面工作後再回來深造(研究所),為何回來後會想選營管組以及選營管組後對自己的幫助?

A:黃副總:這是一個圓夢的過程,由於當時發現營造場很多東西都不太懂(學識方面),於是希望能結合自己本身的歷練和學識方面的知識;讓自己能更接近營造場。

郭教授補充:當時國外進修回國後發現國內系上並無營管方面的教授,於是便進來。當時所學幾乎都是有關設計方面的課,於是希望除了設計之外其他的實務方面知識也該多涉獵;像是如何發包、程序或是其中相關的規範等等;設計在工程時間軸上只是一部份而已。像是今天的講者有業主(洪組長)、營造場(黃副總)以及夾在兩者之間的林律師,每個人都扮演著工程中不同階段的角色;因此希望大家可以開始去思考自己應較適合哪種角色?或許今天結束後依舊是沒有答案,但是越早開始想越好。

現在特考更好考,錄取率有20幾%,但是通常都是有需求才考,且一綁都是綁六年在偏遠地區工作,屆期滿又會調到另一個地方;工作不穩定。

想要賺大錢的話;就是進營造業或是

Q:以一個土木系的學生想考到兩張執照是有什麼樣的動力?

A:當年大三就打算走此領域;有幾個原因:

1. 這個領域的人非常少,目前也只有十幾個人;可以處理工程法律方面  
問題的人不多。

2. 土木技師是目前能最容易得到的執照,越早考越好;不可以因此而偏廢。 畢業後不進研究所而是直接考預官,並在當預官時同時準備考試。

3. 當年當預官後考回台大夜法律系,當時開放只要大學畢業並習得20學分以上的課即可考律師,念了兩三年後考到律師執照。

4. 土木系的話是越老越吃香(經驗導向),要好好把握此機會;尤其是律師更是如此。

Q:當初準備考第二張執照時,大概花了多少時間?身為律師的話在與業者客戶溝通時是否會覺得做了些許對心理道德價值違背的選擇?

A:無論是考土木技師或是律師執照,一定還是要去補習班藉由他們的資料整理  
    (一年後),降考取會比較容易。

其實不太會,如果覺得違背道德價值的話大不了就不要接;硬要接不然就是 
說服對方爭取認罪協商認定等等。

郭教授:

公務員最高人員:交通部部長

Q:現在可以租牌嗎?

A:現在不可以租牌了!牌子一定要跟著人工作的案子。

Q:身為一位工程師應該要懂哪寫法律?

A:郭教授:很多!!先隨便講幾個法律:1.建築法 2.採購法 3.營造業法 4.促參法 
             5.都市更新條例 這些都是法律!!(立法院通過的)

      黃副總:如果帶著技師執照進顧問公司馬上加薪6000 ~ 10000元左右
                  (所以一定要考過執照=w=

Q:設計方面分成土木技師和建築技師,而他們的合作方式是?

A:土木的學生不可以考建築師。(建築師法規定要有21學分以上的建築設計課程),土木技師結構技師也都只是建築師的分包商。

林律師小結:

一定要考過土木技師XD 然後接下來的階段就是終身學習,要不斷地進修自己,鼓勵大家多涉獵法律或財務相關課程(ex:初會、民法…),要不斷地去拓展自己學習的領域並廣交朋友。

洪組長小結:

還是有很多的部分很重要,像是家庭以及身體健康都很重要XD

黃副總:

行行出狀元,在土木的課程中培養挖掘出自己有興趣的科目。

以下為活動照片: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