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54 期 焦點人物

與土木系的緣份及福份(上)

吳偉特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名譽教授

 

吳偉特教授

 

一、前 言

我在台大土木系退休時,剛好年滿六十歲,自1969年開始進入土木系,到2006年退休,共計服務年資37年;若再加上大學四年的求學生活,可說一生六十年的歲月,有近三分之二的日子是在台大及土木系度過,這段人生歷程與其說是「緣份」,還不如說是「福份」!因為我自台大及土木系「得」到與「學」到的太多、太豐富了!

我的教學與研究領域是大地工程,曾開授的課程為土壤力學、土壤力學試驗、基礎工程、土壤動力學、實驗土壤力學與工程圖學;至於研究與發表文章的內容,幾乎都偏向以土壤力學的静力試驗與動力試驗為主,我之所以會選擇進入大地工程領域,應可說是「因緣際會」,碰到「機會」來了,就一頭栽進,然後全力以赴;在服務土木系的37年中,有好幾個階段的發展無不多是如此,如今回想起來,確實有幾件事情值得記載下來。

這篇文章書寫的方式,有點像是類似「回憶錄」的寫法,有別於以往許多先進、學長或學弟焦點人物在「杜風」電子報中的內容;老實說,我不敢說自己是土木系的焦點人物,對土木工程界而言,我並未曾有些什麼豐功偉蹟,只是一個在土木系教了37年的老師,一直期望努力的盡一個「好老師」的本份,並扮演好「老師」的角色。

 

吳偉特夫婦攝於杭州西湖旁

 

二、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挑戰

1964年台中一中高中畢業後,經大學聯招分發進入台大理學院地理學系,入學後發現自己對土木、機械方面更有興趣,且台大轉系不是一件太難的事,但先決條件必需擁有優良的大一成績,於是下定決心好好讀書,終於大一得到了第一名並拿到了台大的「書卷獎」。於是同時向機械系與土木系提出轉系的申請,結果土木系先通知錄取,所以就順理成章的進入了土木系就讀,可說是我與土木系的第一個緣份。

當時土木系班上同學高手雲集,有許多同學都是第一志願進入,而且有多位是以高中優異成績保送入學;我在土木系的成績一直維持在中上程度,與班上同學相處十分愉快,也度過了四年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當時出國念書定居在國外的同學甚多,至今每次在台同學聚會都還能維持在十幾位左右;而那時教我們的老師,也都是傑出之才,他們教學的「認真、負責與態度」,深深影響了後來我自己也成為教師時的「為師之道」!

當時教我們的老師有虞兆中、盧衍祺、陳文奇、朱紹鎔、洪如江、王燦汶、高健章、葉超雄等教授,後來我自己進入土木系服務後大家變成了同事,現在則同為退休的教授群,這段「亦師亦友」的緣份,感到十分榮幸,也非常的感恩!

1969年6月退伍之時,我與三位同班同學(許建德、徐泓吉與林桂鈴)同時申請成為土木系的助教;記得7 月我向系上的王摯風秘書報到時詢問助教的工作內容,他說可依自己的興趣,如結構、水利、交通、……成為結構助教或水利助教,……,不過若選擇土壤力學,則要成為土壤力學試驗室的助教,還要帶土力試驗,工作量會稍重一些,不過因試驗室有對外委託建教合作案,會有額外津貼;當時對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能有多一些收入,倒蠻吸引人;但我有些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勝任,大學時土壤力學的老師是趙國華教授,趙老師教書非常認真踏實,但我的成績並非高分,至於土壤力學試驗當時也未曾下工夫;但考量對隻身在台北生活的我確實有很大的幫助,於是我答應接下土壤力學試驗室助教,沒想到第一天踏進土力試驗室,就嚐到大苦頭,碰到了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挑戰!

原來當時試驗室有一個委託計劃案還有二十天就要結案並繳交報告,但是仍然有一個CU三軸剪力試驗與CD三軸剪力試驗還未進行,而當時原來試驗室的助教已出國,而負責的張老師也已準備在兩天後出國進修;於是我成為唯一要完成計劃結案的人,除了完成CU與CD三軸剪力試驗外,還要整合其他的試驗資料並計算試驗數據、畫圖、打字與撰寫報告、……等,這都是我的工作內容。

土壤力學的所有試驗項目,在大三下學期上試驗課時皆只做過一次,尤其是三軸剪力試驗,也僅做較簡單的UUU三軸剪力試驗,在試驗課上,都由助教先安裝好土壤試體在三軸室內,由助教開動機器後,才由學生擔任記錄工作;現在竟然在兩年半後,要立即自己動手操作,且還要負責並督導別人,確實是一大難事!

而當時洪如江教授在英國進修尚未回國,在無任何人可以請教的情況下,遂當機立斷決定先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埋頭苦讀,除了仔細的研究參考所有試驗室已完成的委託計劃報告外,並將Bishop & Henkel撰寫的書籍「The measurement of Soil Properties in the Triaxial Apparatus 」看了許多遍,才慢慢愈看愈有心得,並逐漸安下心來。

接著在剩下的兩個星期,我一項一項的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並在截止日期內交出報告;其實,這件事情對我而言,如同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我應該是最大的收穫者,除了建立自信外,也激發了我的潛在能力與興趣,使我體驗到所謂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並不是隨便說說,是真的可以達到的。

之後的四年助教生涯,我在試驗室中工作得更加有信心,非常感謝往後建教合作計劃案的老師趙國華教授及洪如江教授的信任,每次計劃案有關試驗室的試驗部份,我都在學習如何做得盡善盡美,完成交付的任務與工作,等到後來我升等成為講師可以自行接案時,所有的過程都早已熟悉再三,進行的更加得心順手了。

在那個七零年代,手提電腦與複雜精良的電子計算機皆尚未出現,試驗的電子自動記錄也不普遍,所有的試驗記錄都是人工記錄,有些記錄一開動機器後就是好幾個小時,記錄下來的資料還需用普通的電子計算機,慢慢計算出最後答案數據;然後再將數據用繪圖鉛筆畫在透明方格紙或半對數座標紙上,再用電動英文打字機將數字、座標、文字等一字一字的打在適當位置;而試驗所需的表格數據,在整理後也需用電動英文打字機在透明紙上完成;由於當時影印機還未出現,因此這些完成的圖或表格,最後是用藍曬紙機器藍曬出所需要的份數。

1970年開始,那時剛好是國內十大建設動工的初期,所有的重大工程都需要進行基地土壤鑽探與試驗資料;當時台大土壤力學試驗室是台灣唯一有能力能完成各項土力試驗(尤其是三軸剪力試驗)的學術機構,許多單位都指定要求委託台大辦理;因此在1970年至1980年十年間,試驗室忙的時候,同一個月常常要處理好幾個不同的案子,為了解決龐大的工作數量,試驗室聘請的研究助理,曾高逹五、六位,有些並長期工作了好幾年。以往許多曾在土力試驗室工作過的助理中,如李崇正、陳煌銘、郭振泰、司徒銳文、鄭在仁、張逹德、褚炳麟、孫一鴻、李維峰、詹松儒等人,他們在試驗室所累積的經驗,對他們自己日後後來的生涯與工作,皆十分有所助益。

 

2011年11月28日退休教授聯誼會攝於台大尊賢樓

 

三、第一次的授課教學經驗

當時這樣的體驗與工作經驗,讓我從此對「大地工程」產生了莫大的興趣與投入,也意識到該扮演好我的角色,也就是「做什麼就該要像什麼」:我該做一個好的助教,還要做一個傑出的土壤力學試驗室助教。我了解到開學後的土壤力學試驗課,除了要督促學生好好做試驗外,還要有能力能一眼就指正學生在做試驗時的錯誤,有時還要現場立刻示範,……。

於是為了扮演好助教角色,整個暑假先仔細的將好幾本中、英文不同作者的「土壤力學試驗手冊」翻閱再三,每個試驗項目都自己先操作練習,並找到在那一個環節與試驗步驟可能會出現的錯誤;並將心得做成筆記,找資料去了解各個試驗項目在土壤力學及工程上的意義與關係,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體會到如果這些內容能在每次試驗課作試驗前先告知學生,那接下來學生做試驗的品質與試驗結果,應該會大為提高與可信。

於是,我向擔任「土壤力學試驗」課程的老師爭取,在每次試驗課開始時由我上台講解該試驗項目在土壤力學及工程上的意義與關係、如何才是正確的試驗步驟、以及在那一個環節與試驗步驟可能會出現的錯誤、……;每次的講解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然後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則全程繞著各個小組督導學生進行試驗。

從學生的反應與所寫的試驗告中,我知道達到了效果;其實這種授課與督導的方式,最大的受益者反倒是我自己,所謂「教學相長」正是此意吧!

為了充實自己,開始將所有市面書局出版的土壤力學與基礎工程書籍全都採購,每本書都慢慢的從頭到尾看了好多遍,我用編寫「授課講義」的方式,綜合整理比較各作者在各章節撰寫時相同或不同的內容;可以說這個我自己編寫的「授課講義」,包含了各個作者的內容精華。

在洪如江教授從英國進修回來後,我旁聽了他的土壤力學與基礎工程兩門課程,因此趙國華教授可說是我的大地工程啟蒙老師,而洪如江教授則是幫助我更進一步認識並了解大地工程的老師。

就在做助教的第三年,有一天趙國華老師告知要推薦我到宜蘭縣頭城的「復興工商專科學校」土木工程科,教授土壤力學、土壤力學試驗與基礎工程三門課程,由於已累積了近三年的試驗經驗,也早已對這三門課程下了一番功夫,於是,我以講師的身份成了復興工專的授課教師,這應該又是一個「因緣際會」的機會與縁份,也是我的第一次正式教師授課經驗。

在當時大學的助教,可以做滿四年後提出論著向學校申請升等為講師;在台大助教第四年時,決定在規定期限內成完成論著提出申請;最後我如期提出「台灣土壤盒剪強度與三軸抗剪強度之比較與運用」(台大工程學刊16期,1973年12月)升等成為台大講師;這篇論著也要特別感謝洪如江教授給了甚多的意見與建議。

在土木系開授土壤力學與基礎工程這兩門課程近25年時間,雖然每學期指定的教科書經常在換,但我並未按教科書來講課,我有自己的授課講義內容,授課的基本章節架構雖一直保持不變,但各章節的內容會隨著新資料逐年不斷增加;由於授課講義的內容原本就包含了各個作者的精華,再加上書商常常會贈送出版的新書,就會看看是否有可以加入的新資料,以致於要給學生的內容愈來愈多,後來這兩門課往往到了學期後半段時,總會額外的補課三、四次,每次三小時,我總認為「學生該知道的,就該給他們」,不然這就是「師之惰」了!曾有學生說:「吳老師上課非常認真!他是土木系裡許多最認真的老師之一。」聽見這樣的話語,也算是學生對老師授課的一些反應及肯定,頗感欣慰!

四、土壤動力學、出國進修與為師之道

1976年國內各大專院校的土木工程學系及研究所,有關地震工程方面的土壤動力學課程,幾乎無人正式開授,故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極力鼓勵有人出國進修研習,以應時需;當時我已在台大任職講師三年,為能在大地工程專業領域上有所突破,遂決定向國科會申請公費赴美進修二年,並完成大地工程碩士學位;當時申請赴美進修的計劃,是希望在進修完畢返回台大後,能為當時的大學部及研究所開授有關地震工程及土壤動力等相關課程。

1976年暑期赴美向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報到時,我的第二個小孩才誕生一個月,而第一個小孩也不過二歲左右,當時這種「拋家棄子、單身一人、勇往直前」前往異地進修二年的決定,現在回想起來,在人生旅途上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重大決定!因為那個時期長途電話非常昂貴,只能逢年過節思念家人時才通電話,平時都靠信件來往;而且依當時的規定,公費留學二年期間不可自行返台,而眷屬也不能隨同赴美依親,只可在兩年時間期滿時可申請以「探親」名義赴美相聚;那時尚在戒嚴時期,並未開放觀光,出國時還需要找人擔保做為保證人,保證人的責任必需保證當事人如期回國,否則……,並非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在此要特別感謝高健章教授與陳清泉教授,在我出國進修與後來平芳(內人)申請探親時,同時為我們作了保證人。

 

吳偉特夫婦 攝於加勒比海海岸

 

吳偉特夫婦與兒媳及姪女攝於宜蘭礁溪天主教朝聖地

 

(1) Seed 教授與 Lysmer 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位置,位於舊金山都會區的東北方,距舊金山市約需20分鐘車程距離,有名的聖安得納斯活斷層即離舊金山與學校不遠的距離;加大柏克萊分校的土木工程研究所,在當時無論是師資與研究設備,已是如日中天,除了名師如流,設備完善與進步之外,更是全世界有志於從事地震工程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或學生們的朝聖聖地,無論學生或來訪學者,皆「各懷所志,各取所需」!遂使得系所裡的學生與來訪學者們,像一個小型聯合國似的充滿各國人士,而且不同的年齡階層皆有!

系所中有關大地工程土壤動力的相關研究,係由大師級的Seed與Lysmer兩位教授領軍,更是吸引各種有志之士,前來聽課或求教;每堂課除研究生外,更有許多前來旁聽求教的實業界工程師,及來訪學者,因此課堂上常出現旁聽工程師、或來訪學者與教授間的精彩對話!

Seed與Lysmer教授兩人,各有所專長;Lysmer教授長於理論及數值分析,有名的機器基礎振動設計Lysmer 類比模式,即為其首創,並隨後經由Lysmer及許多學者繼續發揚光大使用至今;Seed教授則長於工程實務及設計分析,且擁有極豐富的經驗及精準判斷力;Lysmer教授在當時開授「理論土壤動力學」(三學分),Seed教授則開授「土壤動力學之應用」(三學分)。

Lysmer教授的授課內容,除部份取自Clough R. W. & Penzien J.「結構動力學」之精華外,其餘則為其個人之研究論著及他人之論著資料;大体上Lysmer教授的授課方式,大部份以書寫在黑板上講解方式為主。

Seed教授的授課內容,則幾乎全以其個人的研究論著為主,不指定教科書;Seed以其論著的不同重點內容經巧妙安排後,組構成了極其豐富與精彩的授課教材內容;Seed教授上課全部用幻燈片與投影片講解,再配上他多年在工程案例上的豐富經驗,將每一堂課的授課內容,講解得精彩萬分,無以倫比;每一堂課上完之後,都令在座者,無論是學生或工程師、或來訪學者都有剛吃完一頓豐盛美味大餐的感覺,並期待下一場大餐的來臨!

Seed與Lysmer教授兩人的課程,是當時我最認真聽講的兩門課,因為從一開始上課就思索著:「在學成返回台大後如何開授『土壤動力學』這門課程?」因此任何可以做為教材的資料皆不放棄,幾乎任何相關的研究報告,或碩、博士論文,若不能買到就整本影印,在當時這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投資費用!

「土壤動力學」這門學科的興起,始於1970年代,1971年曾有兩本有關的書籍:Richart, Hall & Woods(1971) Vibrations of Soil and Foundation』與Wu, T.H.(1971) Soil Dynamics,但真正將土壤動力學炒熱得如日中天、如火如荼的卻是Seed與Lysmer教授兩人;尤其Seed教授從1970年開始,有系統的綜合整理有關地震引致的土壤及地表結構物振動反應破壞現象,再配合有關理論方面的研究與實驗室的大量動力試驗資料,在十幾年內發表了豐富的論著與重要論點及結論,使得往後任何研究者只要有涉及地震工程或土壤動力相關的問題,特別是有關「土壤動力性質」、「土壤液化」、「地盤振動反應分析」與「土石壩抗震設計」等方面,皆需要引用到或參考Seed教授的相關研究論著。

1976至1978我在柏克萊的這兩年期間,正是Seed教授研究最旺盛的階段時期,也難怪他的課一直都是場場爆滿,晚到的人就只好站著聽課了!

既然是「入了寶山,豈能空手而回?」於是每次上課時,總是聚精會神的希望從Seed教授身上,學到任何可以學到的東西,諸如無論是教學材料或授課時的精闢論點、對工程案例在設計或施工上的獨到見解、回答學生、來訪學者或工程師問問題時的睿智及智慧、………等等,每堂課上完後皆大有所斬獲!

 

2012年1月26日退休教授聯誼會
攝於台北福華文教會館

2012年1月26日退休教授聯誼會
攝於台北福華文教會館

 

(2) 土壤動力學的授課方式與內容

1978年返台後,我決定仍然採用以幻燈片與投影片授課的上課方式,亦不特別指定教科書;教材主要以Seed與Lysmer教授兩人的上課教材做為骨幹,再加上台灣學者及研究者相關的本土研究資料,並陸續加上我自己的研究發表文章與專為土壤動力課程撰寫的講義,就逐漸成為了後來台大土壤動力學課程的主要教材內容。

大致上,台大的「土壤動力學」課程為三學分,每週三小時授課;有關土壤動力學的理論部份,約需用4 ~ 5週(每週3小時)的時間授課,可仍然用寫在黑板上講解的傳統授課方式,其餘工程實務與設計部份,則需用11 ~12週的時間授課,採用幻燈片與投影片方式講授;由於在台大的授課內容,一學期內要將原先在柏克萊二學期的主要教材授完,因此在時間與教材的取捨上,就需先大做調整,但仍然有時間相當緊湊之感,因此在台大授課時,常常每次會自動延長下課時間約半小時,或另外找時間補課。

後來為了要較完整的教完授課內容,我安排成「三學分四小時」的時間才較為充裕,或將原授課的「理論部份」內容,亦採用投影片授課方式,再濃縮用1 ~ 2週時間僅講授最基本與最重要的理論部份,如此方可較充裕的用較多時間講解有關工程實務與設計部份的內容。

剛回台大開授土壤動力學的頭幾年中,由於當時在台灣各大專院校尚無教師專門開授土壤動力學課程,故每年都有在實務工程界的工程師前來台大旁聽;在當時所用教材,可謂是國內外各學者及研究者在當時最新的研究論著及資料,而這些論著及資料亦可謂為「土壤動力學課程入門」最需要知曉的基本理念、方法及知識;1983年我為「地工技術雜誌」撰寫「土壤動力特性於大地工程之應用」(地工技術雜誌,第二期)文章;1985年以「地工技術雜誌」土壤動力專輯主編身份撰寫「土壤動力學與大地工程」(地工技術雜誌,第九期),該專輯還包含了很多篇國內學者及研究者有關地震與土動力的研究論著,這些論著日後都成了我的授課教材。

隨著日後歲月的增進,從事土壤動力學領域研究的人,亦愈來愈多,發表論著也甚為豐碩,但大體上皆是延續著70年代這些學者及研究先進者的腳步,以他們的原來研究成果做為基幹,再增添、修正或發揚光大研究出新的方法、結論及論點。

因此,土壤動力學的課程陸續加入新教材內容是必然趨勢,但要在原先已相當緊湊的時間內,再擠入一些新的重要研究資料,勢必要更加困難;既然不能新資料全盤皆採納就必需加以取捨,除非有絕對必要,否則只好忍痛割愛,但又期望修習的學生們,能對新的研究有所涉獵與知曉;因此,我就將這個期望、念頭與想法,化身在修習學生們的學期「讀書報告」之中。

每一個修習學生在學期課程結束後,必需繳交兩篇讀書報告,報告的題目由學生自選,任何有關土壤動力學的「重大課題」都可入選,任選兩個題目後再上網或至圖書館查詢該選定題目相關的發表論著,至少四篇且必需為最近六年來的論著;因為在課堂上講授或所使用的教材,皆大多為「土壤動力學入門」最需要知曉的基本知識,而該課題的最近發展與研究,可藉由學生所選定題目近六年的論著中,在學生自己經過綜合整理歸納後,應可得到較深入的認識與了解,如此用這個方法可督促每一個修習者,對土壤動力學至少有這兩個自選的「重大課題」能深入探討,以彌補授課教材中無法深入及全盤納入的遺憾!

這門課中我編入學生需要參考或引用的論著文章近約六十篇,其中再選擇約三十篇作為修習學生人手一篇必備的「必讀教材」;通常在學期開始上課時,就將「必讀教材」交給修習學生們自行影印,做為日後上課的重要教材內容依據;這些教材內容資料,我則取「必讀教材」的重要或精華部份,並配合一些自行編撰的講義及相關其他論著,作成幻燈片與投影片授課;若修習者在課堂上聽講後還需要對某些課題更深入了解,則由學生自己至圖書館查閱其相關論著後影印自行研讀。

為了讓土壤動力學課程的修習學生,能對每次上課內容銘記在心,每次上課一開始時,我會隨機抽點二、三位學生有關前次上課內容或指定閱讀的論著文章相關問題;我並不要求學生要給出完整答案,但學生一回答時,我就立即知道這個學生有沒有好好聽課,有否看過這篇指定的文章;我採用記點的方式,能回答出八、九不離十答案的打個圈圈,不滿意的則打個叉叉,並告知下週上課時第一個問他,給他機會扳回一城;這樣做法的目的,可以逼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對指定要閱讀的論著文章要切實閱讀;這樣的上課方式,也採用在其他我講授的課程,雖然修習的學生會有壓力,但應該是會有收穫的。

(3) 土壤動力學研究在台灣的發展

另有一事亦值得在此特別提出與感謝!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之所以能不斷有關於土壤動力研究方面的豐碩論著發表,除了Seed與Lysmer兩位大師外,另有一重大幕後功臣,不可不提!此人即為Clarence K. Chan,他為大陸移民至美國在舊金山土生土長的第四代華僑,不會華語,只會粵語與英文;Chan亦為柏克萊教師群的一員,專長為土壤靜力及動力實驗,與大大小小試驗儀器的製作,尤其擅長製作任何有關土壤複雜問題的土壤動力試驗儀器,諸如振動台剪力儀器、單剪試驗儀器、動力三軸剪力儀器等,這些儀器皆先由Seed教授提出重要構想、想法及論點後,接下來即交由Chan率領一批技術高超的車床師父們,慢慢製作出可符合各種不同問題所需及動力作用情況下的儀器;如果Seed教授的研究團隊中缺少了Chan這位重要角色,則Seed的論著無論在質與量方面,皆都要大幅衰減與失色!

在Seed教授的大部份發表論著中,Clarence K.Chan的名字常亦並列在作者名單中;Chan可謂為一怪傑,是一個相當有個性的學者!其實以Chan的功力,早已齊驅「教授」等級,但他就是寧願一直以「講師」的教職身份,不願升等,而在柏克萊照樣做得有聲有色,而且十分自豪與愉快!

在此亦要特別感謝在1978年年初,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特別編列了一筆預算,向柏克萊的Clarence.K.Chan訂購了一整套完整的土壤動力三軸剪力儀器;藉著這個計劃,也要特別感謝Chan同意我在柏克萊校外的Richmond Field Station實驗室,可以自由的學習操作各種儀器,因此幾乎有半年的時間,整天從早到晚就在實驗室中東摸西碰,並就近隨時向Chan請教任何有關試驗或儀器方面的問題,後來返回台大後,確實在日後動力方面的試驗上大有助益;Chan也成為我們雙方一直保持良好聯繫來往的好朋友,後來並與台灣工程界、學術界與研究單位也逐漸建立起良好關係;由於Chan所設計製造的儀器,深獲好評,因此後來在台灣的許多大專院校(中央大學、成功大學、海洋大學、中原大學等)、研究機構(國家地震中心、海灣研究所等)及顧問公司(亞新、中興、中華等),皆陸續的向他訂購了不同功能用途的試驗儀器,當然最多被採用的還是動力三軸剪力儀器!可以說促成台灣大地工程界有關土壤動力實驗方面能有生機澎湃的研究能力,Clarence.K.Chan絕對要算一大功臣!

「土壤動力學」課程在我退休時已開授了近三十年,這個一手摧生的課程,可算是所有我在台大土木系開授課程中投下去心力與時間最多的;當初「因緣際會」的碰上這個機會與緣份,算是為台灣大地工程界土壤動力學研究領域,開了一個先鋒;如今土壤動力學課程與土壤動力試驗室已成為各大專院校大地工程研究所必開的核心課程與研究機構。

(4)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從柏克萊回國後第二年,以「台灣地區砂性土壤液化潛能之初步分析」(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土木水利季刊第六卷第二期,1979年8月)論著提出升等為副教授;這篇論著當時還榮獲了70年度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論文獎,並同時與其他研究領域的論文獎當年得獎人一起再次評選,最後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論文獎首獎;當年還曾分別蒙蔣經國總統與行政院院長孫運璿先生召見與交談。對我而言,可說是相當大的殊榮、榮幸與肯定!

1980年12月,我出版了「邊坡穩定之分析方法與運用」(現代營建叢書,120頁)這本書籍,曾榮獲教育部 71年度大學校院自然及應用科學教學資料甲等獎;這本書係將各專家學者在各教科書、工具書或手冊、期刊論著中有關邊坡穩定的分析方法與運用,盡量收集並加以綜合歸納整理,各種方法皆配合範例或圖表演算,希望能對學生與工程師們有所助益;這本書籍發行後銷售頗佳,尤其各大專院校的大地工程組研究生,幾乎人手一本,後來因為整本影印的價錢比買書還要便宜,大家都採用「影印本」,加以我也公開申明歡迎大家影印使用,所以後來書商就不再出版發行。

副教授升等後五年,1984年以「不同程度前期微震與過壓密對台灣現場沈積性砂土液化特性之研究」(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73年年會論文集,1984年11月)論著升等為正教授。我在台大服務年資滿37年年滿60歲時,2006年7月申請提前退休獲准並同時經三級三審成為「名譽教授」,算是為台大服務了37年,台大對資深老師的回饋與榮譽吧!

在美國進修初期,另有一事值得一提,因為這件事後來改變了我返回台大再做老師時對學生的態度;那時第一年進柏克萊大學就讀的外國學生們,大多都先選擇住進「國際學生宿舍」(International House),簡稱 I-House,那是一棟六層樓的樓房,住進的學生各國皆有,住宿費用包含三餐,每天輪流供應變化不同國家的食物,任人取用;餐廳用餐期間總是擠滿了各種國家的學生,台灣去的留學生吃飯時自然會坐在一起,所以華人學生大家彼此都很熟,如同好朋友一樣,彼此和樂融融。

宿舍的餐廳食物雖然豐富,但餐廳並不供應宵夜,大家到了晩上11點時,都會有想吃宵夜的慾望,由於我喜歡下廚做菜又最年長,於是自告奮勇的在每天晩上11點就用大同電鍋做好宵夜的食物,時間一到這些同學就到我住的六樓房間一飽佳餚;每當電鍋蓋子打開後,整個六樓樓梯間與走廊,都充滿著中國菜餚的香味,因此外國學生常戲稱說:「六樓是China Town! 」

我去柏克萊進修時,已在台大教了七年(四年助教與三年講師),所以在柏克萊時有些學生成了我的同學,有些學生則反而成了學長;不論是同學或學長,我都盡量與大家打成一片,有時興致一來,大家就會在宿於學校附近的學生家中聚餐,由我當主廚做菜給大家吃,因此那些學生們都認為我是和藹可親與喜歡照顧學生的吳老師。

在相處一段時間後,以前曾教過的學生中終於有人忍不住問我說:「吳老師!我們很想問老師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的你給我們的感覺,與我們在台大上課時不一樣?」當時我立即反應說:「我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呀!為什麼會不一樣?」他說:「老師以前上課時,尤其是上土壤力學試驗課時,跟現在完全判若兩人!以前老師上課時臉上完全沒有笑容,且對學生非常嚴格,我們都很怕跟你接近!」

這才曉得我竟然在學生的眼中是一個這樣的老師,當時回答說:「其實,我上課的時候希望學生好好學習,所以是一個『正經八百』的樣子,但下課的時候才是我真正的樣子!也是你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以前未出國前做助教帶試驗課開始上台講課時,規定學生不可以遲到,只要我一站在講台上,還未進教室的人就算遲到,如果同一個人遲到三次,以後就不必來上課了,因為他的分數我一定給不及格;而且還規定學生不可以在課堂上私下說話,若我發現了那個學生就必需出去,不用再上課了,並且算遲到一次;………。

這樣的嚴格要求與規定,是希望他們能重視這門試驗課,當一開始在課堂上講解就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開始認真學習,不要因有人遲到就少聽到一些先前的內容;如此接下來的後兩小時進行試驗時,就可能會影響到試驗品質與數據;為了維持試驗品質,學生做試驗時,我還會全程每桌來回的各組巡視與檢查。

由於一般學生下課後,除非必要是不會主動去找老師的,老師上課的表現就自然被定型成了刻板現象,因此我的「那種嚴格表情」就被歸類為「不可親近及不願去接近的老師」了。我在解釋說明理由後最後向他(她)們再三強調說:「有的老師上課與下課可能是不同的樣子,千萬不要將老師上課的樣子給定了型!應多接觸並認識這位老師。不過,對我而言,願意將來回台大任教時,改變以往上課時的作風與態度。」

這段話語的前半段,往後在每一新學期時,我總會找機會告訴學生,並鼓勵他(她)們去多認識系上的老師。

後來我再返校教課時,為了讓上課資料豐富與多元化,凡是可以讓學生在求知、人際關係、人格成長或將來就業有幫助的題材內容都會納入教材,然後適時的告訴學生;在課堂上會適時的加入一些事先準備好的笑話;有時會給學生一些為人處世的人生小故事;可以因應需要想要上廁所、喝水、打電話、……時,在不影響到上課同學的情況下,自行可離開教室外出辦事;在課堂上想要講話,可以出去講完後再回來;課堂上點名不到絕不會影響分數;每次點名皆到者或常坐前排者會增加分數;……。這些不同於以往的授課作風與態度,都是讓學生在上課時儘量不要有壓力,儘量鼓勵並想辦法吸引他們來上課,讓他們自己對自己負責。

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非常感謝當時那些學生問了這個問題,讓我思考「在教授專業知識時,也同時能做一個比較有人性與可親近的老師」,這些在柏克萊我曾教過的學生,可以說他(她)們當時就是我的老師。

日後在台大任教愈資深時,愈加的體會出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意義:一個好的老師,只會教專業,即使再精彩的專業知識,也只是一個好的「教書匠」而已,而應該做一個「人師」!應該「傳道、授業、解惑」三者兼顧,才是真的好老師!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一個只會教專業知識的「教書匠」,我期許自己能「傳道、授業、解惑」三者兼顧,雖然距「人師」一直都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我曾努力過並一直以這個目標為努力的方向,相信這也應該是「為師之道」的準則吧!

(5) 不同於「專題討論」傳統的上課方式

土木工程研究所各組的「專題討論」上課方式,不盡相同;有的組別每週邀請同組老師、或他校老師、或實務界人士作專題演講,有的組別會插入博士生演講的研究成果;至於大地工程組的上課方式,多年來採用「邀請同組老師、他校老師或實務界人士的專題演講」與「安排研究生上台作專題演講」的合併方式。

至於邀請者演講人數與安排研究生上台的人數,則由該學期負責的老師決定;大地組的「專題討論」負責老師每學期輪換一位,所以每一學期負責的老師都可自由決定兩者的比例人數或變更上課方式內容。

多年來,一直在思考「設立『專題討論』這門課程的真正目的」,我認為除了學者或研究者的專題專業演講,可使研究生增進知識外,應該還可學到或得到其他更多的東西;以往頂多要求每一位學生聽完演講後交一篇報告,而這種報告只要有了演講者給的基本大綱簡短資料,再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稍加整理後就能交差。

為了讓研究生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於是就在由我負責的那幾次「專題討論」課程內容中作了一些調整;每一學期我只安排1或2次請人來做演講,但不是學術研究的專題演講,而是這些演講者本身親身體驗的生活經驗分享,對學生日後踏入社會時會有所助益的題材;至於其他的時間,我則安排全部由研究生親自粉墨登場,每週安排3 人,每一個學生都要上場進行十五分鐘的專題演講。

我的理念是:專題討論課程應該可以訓練增加研究生的自信,並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及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亦即除了可以非常有自信的站在台上作專題演講外,還能將來無論在任何場合聽演講時,都能找到演講者內容中可問的問題,以及可以從這位演講者身上學到值得學習的地方。

為了訓練研究生的自信,我要求學生完全按照在研討會發表論文的專業演講方式進行,除了要先將研究專題資料,先行歸納整理成可以演講十五分鐘的內容後,再製作成十五分鐘完整的Powerpoint投影片,並要求在正式上台前先自行找同學試講及演練,看看有否需要修正改進的地方?是否可在十五分鐘內剛好講完?若超過或提前講完,都要先加以修正調整;否則上台發生結結巴巴、言不及意、或超過時限15分鐘時間太多、……等狀況時,我會視情節的嚴重,尤其表現得像未事先演練過,就會立即要學生下台,並告知下週再講一次。

至於台下的研究生,則要求學會問問題,在聽演講的時候要學會找到有意義的問題至少三則,在演講完畢後我會現場立即抽點學生向台上演講者問其中一個問題;同時每一位學生在交報告時要寫出這三則問題,也要寫出今天演講者值得欣賞及學習的地方,以及自己聽演講的心得,而不是寫演講者演講的內容重點。

我也要求每一位上台的演講者,都要有一位同學擔任「專業介紹人」,每個介紹人按照「卡內基訓練」課程中「題目」、「這個題目的重要性」、「演講者為何具有此資格演講」的「題」、「重」、「人」三個重點來介紹演講者出場;當然這也要介紹人事先與演講者溝通並事先演練,如此演講者在出場前,會先聽到介紹人這種近乎專業的介紹詞語,以及在台下的熱烈掌聲,之後當演講者出場站在台上時,往往自信感就會又增添三分,當然接下來的演講就會更加有聲有色了。

每一個學生「專題討論」結束時,我會上台親自講評這位演講者值得讚賞或需要改進的地方,由於學生們在正式上台前都幾乎已準備再三,所以往往我的講評差不多都是讚賞多於改進,目的是要增加學生的自信;我也會當場念出幾份上週寫得不錯的報告,由學生自己寫出對上週演講者欣賞或讚賞的詞語,讓上週已努力過的演講者在現場又得到一些回饋。

這種「專題討論」的內容方式,使學生在踏入社會前,就已學習到「如何作專業的專題演講?」、「如何作一個好的聽講者?」、「如何作一個專業的介紹人?」、「如何學會問問題?」、「如何去懂得欣賞或讚賞別人?」、………;這些在課程中得到的「自信」與「激發出來的潛能」,才是我認為研究生在這門課中該得到的東西。

……〈待續〉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