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42 期 焦點人物

在這美麗土地上留些工作痕跡吧!
― 我們土木人之人生使命

林澄燦

林澄燦 簡歷

現職: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 董事.鐵道工程部 特別顧問

學歷:台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 1955年畢業

 

林澄燦

 

我於日據時代之昭和20年(民國34年),進入當時之州立台中工業學校土木科就學踏入了土木界,至今從事於斯界已有六十六載,真是時光匆匆也。本期土木科全班同學40人,日本人同學約25人佔半以上。在校半年後二次大戰結束,其間前三個月有上課而後三個月則因戰事吃緊,受召集與失去了軍艦之日本海軍部隊,為對付美軍可能在台灣西岸登陸,在清水.大甲附近大肚山上,構築機槍碉堡與開挖連絡壕道,亦是從事土木土工工作可說戰爭不忘本業也。

既為土木人總得上山下海,我於民國35年夏天前往八仙山林場實習,站立在搬運木材空台車上手緊握吊台車纜索,乘坐流籠上山八百公尺高,下方俯瞰一絲大甲溪真夠恐怖。在海拔2,300多公尺上之新開闢運木鐵路之路線測量,僅能施測一上午,下午馬上雲霧瀰漫下起細雨而休工睡覺也。民國41年夏天就學台大時,前往基隆港務局實習,在基隆外港38號碼頭之建造,穿著銅頭盔與銅足鞋潛水衣,胸前胸後吊掛重重鉛塊,海面上小船雙人搖送空氣下,潛海15m深監工沈箱基礎舖石狀況真夠剌激也。這些該是土木人上山下海之工作經驗歷練確有予以達成了。

台大畢業服預備軍官役後,我進入當時土木工程界最熱門單位,台灣省公路局之東西橫貫公路工程總處技術組審查課,負責「四季工程處」管轄「宜蘭支線」之工程與設計之審查業務。其間辨理自基隆港碼頭一堆西德鋼梁構材,拼製50m跨徑五座、25m跨徑五座華倫型桁架橋之設計,其施工廠商正是當時卸任台北市長之高玉樹先生。又為趕如期通車,協助合流工程處趕辦設計了天祥前方「流芳橋」之圓型橋墩,家源橋北端延長變更等等。真慶幸一畢業得有機會參與台灣戰後首次之大規模土木工程,得留些工作痕跡於美景高山上,完工後更獲頒行政院工程獎狀(院長為陳誠將軍)真感謝不盡矣。

我自日據時代之少年時期,對於德國在科學、哲學、醫學甚至音樂等等領域之特異成就,總懷有一種憧仰之念。台大在校時大家一窩蜂學英文,我則上德文,由而畢業後同班同學全往東(美國)去,僅我一人往西(德國)走,真是人生之註定,由之而後能自由操弄中、英、日、德語之多語文能力,挹注於技術工作上也真值得也。

我於民國五十年四月底前往西德 Iserlohn之Goethe Institut 就讀德語文課程四個月。修畢後由德國外交部委由慕尼黑就業局(Arbeitamt München)安排前往當時西德第三大工程顧問公司 Ingenieurbüro Kurt Becker GmbH 為 Statiker(結構技師)工作。做為結構技師,土木、建築之木構造、混凝土構造、鋼構造全須精通,所有 DIN 規範均要熟記,曾辦理者有 Siemens 之Bürogebäude或Nationaltheater München 之Dekorationsmagazin等等,留些工作痕跡於回憶之地德國。

在這半世紀前客居了五年之此一國家,深覺德國人之民族性,在性格上為固執、踏實、講理,在認知上為守法、勤勉、節省、清潔。大陸系法講理不說情觀念,為其社會倫理發展根源之此一國家,人民守法講求是非正義,勤勉實事求是,不尚投機取巧,整體國家上軌道運作,其實在性真是感佩到五體投地,確為優秀民族完壁國家無疑,我國與國人真該好好學習。

講起專業土木,現代橋梁技術實均發展於1950年代之西德,如現在國內盛行橋梁建造施工之懸臂工法、推出工法、支撐先進工法,設備之盤式支承及橋型構造之斜索橋、帶版橋、殼構橋以及脊背橋起始型之帆狀版梁橋 (Segelartiger Wandträger Brücke)等等均已採用於西德橋梁工程界,當時之三位橋梁工學先驅者對之貢獻至大。茲附我另文「現代橋梁工學之先驅者」一則於後,或可供瞭解。我於1961年曾介紹當時世界僅建有三座之斜索橋構造,於民國50年5月之「公路工程」月刊。

赴德後發現在校時結構學教授之剛架力矩分析法 Cross Method,已由1950代發展之更正確、更多方面可應用、也更快速且同時考慮側移一起分析之Kani-Verfahren取代驚訝不已。然該法在不久之1960年代電腦分析興起而消跡,真是後浪推前浪之道理。

我於民國六十五年進入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前身中華顧問工程司之結構工程部工作,其間參與支持之工程規劃設計有二百多件。就台北巿區內,橋梁有建國南北路高架橋、水源路高架橋、基隆路高架橋及新生北路高架橋南段等等,隧道有國內第一次採Cut & Cover工法施工之鐵路地下化東西隧道工程(西門至華山段)及地下雙軌隧道兩座,上方兩層停車場,再上方一層共同管道,更其上為兩座二至三車道高架橋,附有兩側各雙車道平面道路及人行道以及在其下之共同管溝,全部構成一結構體之罕有複雜特殊構造之鐵路地下化松延案工程。為造福社會造橋舖路留些工作痕跡於這繁華台北土地上,善盡土木人人生使命,這些真值時予回憶也。

希望母校土木人後輩亦能共同為這一人生理念 — 在這美麗土地上留些工作痕跡 — 來互為勉勵吧!

 

2010年台灣世曦越南河內業務考察後訪下龍灣

附文:

現代橋梁工學之先驅者

橋梁建造技術於二十世紀中葉以後有嶄新之發展,興起於德國之三位先驅者之貢獻,建構了現代之設計與施工之新一代橋梁建造技術。

  1. Prof. Dr.-Ing. Franz Dischinger (1887- 1953)
    Dischinger生於德國Heiderberg,1913年畢業於Technische Hochschule Karlsruhe後,工作於Dyckerhoff & Widmann A.G. (Heiderberg),在職期間,研究帶版橋 (Spannband Brücke,Stressed ribbon bridge)構造,曾規畫跨越土耳其Bosphorus海峽帶版橋,然終未能實現建造。
    1928年再返學取得Technische Hochschule Dresden 之 Dr.-Ing.學位, 1932年執教於Technische Hochschule Berlin,致力於薄殼構造與橋梁工學之分析理論體系之建立。
    1922年與Walter Bauersfeld共同設計,世界首座薄殼構造混凝土半球狀之行星儀Zeiss Planetarium,1931年獲頒Preußischen Akademie之薄殼構造獎。
    1928年發表有關薄殼構造之數學理論,為薄殼構造之先驅者。
    1929年建造瑞士Basel之Großmarkthalle (dome roof),薄殼構造。
    1930年建造德國Leipzig之Markthalle (Polygonal roof),薄殼構造。
    1932年設計世界首座外置鋼索(Outside Cable)預力橋,德國Sachsen之Aue公路橋(圖1)。現代之脊背橋(Extradosed Bridge),實亦為外置鋼索預力橋型式之一型。
    1938年設計世界首座輔以斜索之長跨鐵路吊橋,跨徑達753 m惜未能實現建造。
    1939年發表世界首次之Creep and Shrinkage理論,闡明預力損失實態。
    1954年與F.Leonhardt設計重建省料之Rodenkirchenbrücke吊橋。
    1955年設計世界首座現代形斜索橋,瑞典之Strömsund橋,為跨徑75-183-75 m之鋼構造橋,施工為德國DEMAG社。
  2. Dr.-Ing. Ulrich Finsterwalder (1897-1988)
    Finsterwalder生於德國München,1923年畢業於Technische Hochschule München後,與Dischinger同工作於Dyckerhoff & Widmann A.G. (München)。1930年以圓形薄殼之變形分析理論,取得Technische Hochschule München之 Dr.-Ing.學位。
    1950年獲頒Technische Hochschule Darmstadt及1968年獲頒Technische Hochschule München之榮譽Dr.-Ing.學位。
    1933年繼Dischinger為Dywidag公司之技術部經理,1941年為該公司負責人,自1949年為該公司合夥人,為之婉拒任教Technische Hochschule München。
    1951年設計Balduinstein之跨徑62 m Lahnbrücke時,世界首次採懸臂工法(Freivorbau)施工。
    1953年設計施工懸跨達46m至73m之預力混凝土薄殼屋頂構造。
    1953年設計以懸臂工法施工,最大跨徑114m之第一座跨越萊茵河Worm之預力混凝土橋Nibelungenbrücke,及同時期設計亦以懸臂工法施工之T形梁預力混凝土桁架橋Mangfallbrücke。
    1965年設計施工當時世界最大跨徑208m預力混凝土之萊茵河Bendorfbrücke。
    1970年獲頒FIP之Freyssinet獎。
    1977年獲頒IVBH之結構工程獎。
  3. Prof. Dr.-Ing. Fritz Leonhardt (1909-1999)
    Leonhardt生於德國Stuttgart,1931年畢業於Technische Hochschule Stuttgart,1936年取得Purdue University之 Dr.學位。1957年執教於Technische Hochschule Stuttgart,終生另獲頒世界各國六所大學之榮譽Dr.-Ing.或榮譽Dr.學位。
    1934年服務柏林交通局期間,開發出鋼床鈑(Orthotropedecke)構造,1948-1951年世界首次採用於Köln-Mülheim橋。
    1949年與Willi Baur開發Leoba預力工法,採用於Emmendingen 之Erzbrücke。
    1953年取得Mono-cable suspension bridge之Patent。
    1956年設計世界首座鋼筋混凝土電視塔Stuttgart Fernsehturm, 高度217m。
    1950-1957年與Schächterle、Wintergerst、Grssl及Tamms共同設計在德國境內之世界第二座斜索橋Theodor Heuss Brücke,跨徑108-260-108m。
    1960年設計在德國Köln,跨越萊茵河世界第三座之不對稱斜索橋Severin Brücke,跨徑154-310m。  
    1963年開發橋梁建造施工之推出工法Taktschiebeverfahren,首次採用於Venezuela 之Ciudad Guayana跨越Caroni River之橋梁。
    1965年代與瑞士BBRV社共同研發斜索橋之Hi-Am Anchor。
    終生獲頒有Emil Mörsch榮譽獎章,Freyssinet-Medal FIP,Gold Medal Institution of Structural Engineers及多項工程設計獎。1999年在其90歲生日成立了結構工程成就獎之Fritz Leonhardt Prize。

這三位先驅者從事於橋梁界時期,正是橋梁工學發展之黃金年代。1959年Strabag AG首次採用於德國Rettiger Hangbrücke之上懸或下承之支撐先進工法 (Vorschubbrüstung- oder Gerüstwagenbauweise),或1950年代由Andrä、Beyer及Wintergerst等人所開發之盤式支承 (Neotopflager),或後來之場鑄預鑄節塊預力混凝土橋施工法,或殼構橋(Schalenbrücke)、或帶版橋(Spannband brücke)等等之新工法、新材料、新形態橋梁之開發發展,均全起始在該年代,而至今仍盛行於現代之世界橋梁界,我國亦不例外,這些人確為斯界之先驅者也。


圖1  Outside cable 構造之預力混凝土橋 Aue 公路橋,
斜線構材均為外置鋼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