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38 期 校友動態

我們在布朗大學的求學與生活

王建凱、吳筱梅

 

謝謝呂良正主任讓我們在杜風電子報和讀者們分享留學生活的感想,更要謝謝台大土木系諸位教授們的教導,特別感謝田堯彰教授、楊永斌教授、張國鎮教授、呂良正教授、陳俊杉教授的指引與推薦,給予我們來到Brown讀書這個難得的機會。

在此先簡短地介紹一下自己,我的太太-吳筱梅(B89級)自台大土木系畢業,在呂良正老師的指導下擔任研究助理的工作一年後,到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土木系結構組攻讀碩士學位,取得學位後,回到台大土木系擔任助教的工作一年半。我-王建凱(B88級、R92級)畢業於台大土木系、研究所結構組碩士班,亦在呂良正老師的指導下取得碩士學位,而後隨即投入軍旅生活,退伍之後,非常感謝陳俊杉老師給予我機會擔任研究助理的工作一年半,進行微觀力學的研究,同時在楊永斌老師的指導下幫忙籌備研討會EASEC-11@Taipei,並在此時在太太的首肯之下,我們在台灣完成了婚姻大事。而後我們一同到美國布朗大學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今年是我們的第三學年。

布朗大學(Brown)位於美國羅德島州首府普羅維登市(Providence, Rhode Island),成立於西元1764年,是八所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一所,早於美國獨立戰爭之前,新教徒在美國中部與東海岸英國殖民區成立了幾所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學校,自然地成為了一個學術聯盟,而後常春藤盟校致力於平等與學術獨立,於是逐一廢除了只招收特定種族之男性學員等不合理的規定,而今日常春藤盟校成為美國東北部這幾所大學體育賽事聯盟的代名詞,尤其是校際美式足球賽更是同學們每日茶餘飯後閒聊的熱門話題。

 

左上,右上:學校大門口 (Van Wickle Gates) 左下:校長室,右下:校園大草皮(Lincoln Field)

 

Brown是個小學校,學生總人數只有八千多人,研究生佔了四分之一,因此老師和學生們的距離很近,由於學生人數不多,program老師們都熟識每一位學生,不僅僅知道學生是來自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更知道學生的課程學習與研究主題概況。筱梅和我就讀於工程學院固體力學組,系上的課程和研究主題是力學的理論與應用,在理論方面和應用數學與物理有很大的關聯性;在應用方面和工程、材料科學、生物與能源等研究領域有緊密的結合。回想起剛來到Brown的時候,我們深深感受到學習環境與風氣的大不同,在Brown修課和研究有很大的自由,老師們會在聆聽完學生的意見後,再給予建議與方向,另外有一特別之處是學院裡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合作氣氛,一個跨領域的研究主題常有四、五個不同系所的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因此學生們有機會學習到其他學術領域的思考與研究方式,進而拓展自己的視野並推廣研究成果之應用層面。

 

左上:圖書館,右上:校園拱門 左下: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雕像,右下:Brown吉祥物-棕熊

 

入學的第一與第二個學期,學生通常是修習基礎理論課程為主,並參與各研究群和實驗室的研究活動,剛開始在Brown上課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上課寫筆記寫得手好痠,老師們在課堂上講授觀念與推導理論,即便教室裡三面牆都有大黑板,老師們總是寫過一輪又擦過一輪,課後時間回到家,自己就化身為推理電影的偵探,將每一步推導的過程反覆思考與推敲,而作業練習題就像是一件件的懸案,在理論和觀念中找尋蛛絲螞跡,經過大膽假設和細心的推理,思考人物們之間的定性與定量的關係,努力找尋破案的關鍵!

學生在第二學期有另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即學生須和老師們一一面談,決定好指導教授的人選,在此要感謝台大機械系的馬劍清老師向我們介紹Brown的研究環境。在選定指導教授後,隨即開始執行研究計畫,首先我們學習到要如何明確地定義問題,並在做研究的過程中力求理論、實驗與計算三者並重。筱梅和我待在實驗室的時間遠比在家的時間多得多,有時實驗和計算一執行,或是不小心過程中間出了錯,只好待在實驗室繼續熬夜奮鬥,筱梅和我總是希望能得到不錯的研究執行成果,不然對老師就不好意思了。

 

左上,右上:工程學院主館 左下:室內體育場,右下: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市景

 

在國外讀書的另一個收穫就是異國風情的體驗,筱梅和我在學校認識了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朋友,也稍稍了解到美國文化,美國學生總是積極地主動爭取機會,以較樂觀與正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並勇於表達自己的心得與意見,因此我們感覺美國學生較亞洲學生更有創造力與想像力。在日常生活上,我們已經在羅德島州生活了兩年多,除了總吃不慣美國食物外,一切都已經上軌道。雖然總覺得壓力會激發出人的潛能,學習如何與壓力做朋友可以督促我們成長,偶爾卻難免希望有時能忙裡偷閒。這兩年來,我們除了剛來到Brown的第一個學期去了緬因州Arcadia國家公園、新罕布夏州看楓葉、紐約市看棒球賽逛逛市區外,之後就較少有機會到美國其他地方走走了。

最後要感謝母系台大土木老師們給予我們紮實的訓練,啟發我們對於力學研究的熱愛,套一句老話「態度決定高度」,老師們對學術研究的執著與態度,始終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更讓我們感動的是,自土木系畢業至今,每每遇到挫折與感到迷惘時,老師們總是給予關懷與鼓勵,讓我們有向前的動力,並感受到母系的溫暖與濃濃的人情味。

 

左上:新罕布夏州看楓葉,右上:紐約市看棒球賽 左下:緬因州 Arcadia國家公園,右下:布朗台灣同學會耶誕節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