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35 期 校友動態

漫談1960年級畢業五十年同學聚會

渙之

                  

〔懷念的五十年前全體畢業同學合影照片〕

 

懷念的五十年前全體畢業同學合影照片

 

本班於1960年(民國49年)6月17日的畢業合照,坐於前排中間位置著博士袍者,為校長錢思亮教授,其右一為錢夫人,右二為當時系主任虞兆中教授,左一為徐世大教授,左四為盧衍祺教授。(感謝鄭俊彦提供原照片,經陳清泉掃瞄略作修整而得。)

 

一、同學聚會綠起

臺大土木系1960年級(民國49年畢業或民國45年入學)之2010年同學會(2010 Reunion for NTUCE 1960 Classmates)的畢業五十年紀念活動,一年多前由黃鍔(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大學講座)發起,並加上吳漢津(Iowa大學名譽教授、台大土木系講座教授)、陳清泉(台大土木系名譽教授)及鄭俊彥(前中華顧問工程司資深經理)等成立籌備小組推動這次聚會,並以陳清泉為聯絡人,共同推動這次的同學會及返母校母系參訪的活動。

        

二、迎接遠道回國同學與夫人

       

本次同學會自2010年9月3日開始,多人由美國啟程,由黃鍔院士帶領到成都至九寨溝,長沙及張家界等,並於9 月13 日(星期一),搭乘中國南方班機於下午2:35準時抵台,至15日(星期三),在台行程三天三夜。13日下午由陳清泉與夫人特別租有遊覽車一部到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迎接同學的到來。在車上開始做事前溝通及行程介紹,相見甚歡,沿路笑聲不斷。不知不覺到達福華文教會館,即晚上歡迎餐會會場及遠道而來所住宿的飯店。

每位同學記憶中的黑髮歷經五十年歲月的洗禮,已呈現成熟的雪白、灰白或秃頭。這些老同學在縈迴夢醒時,無疑地會想看一看五十年前的故鄉與校園的人、事、物。到底這半個世紀一萬八千二百五百多個日子是一段不短的時光。為此筆者臉皮很厚,拙作小詩一首献給老同學:「奮力耕耘半百年,縈迴夢醒故鄉園;艱辛各創溫馨殿,憶傅鐘椰樹杜鵑。」期以表達同學們五十年艱辛奮鬥精神、思鄉及懷念母校人、事、物的情愫!

歡迎晚宴雖不豪華,大家還是吃得津津有味,最難得的是盧衍祺教授光臨餐會,並一一點名相認,雖然五十多年前,他教我們「流體力學」及「鋼筋混凝土設計」時,並不隨堂點名,但這次點名顯得很親切而動人,大家談起往事,無不神采奕奕,彷彿時光倒流返回五十年前年青的模樣,而妙趣橫生,滔滔不絶於耳。

 

念戀臺大畢業五十年紀念書簽正面

 

念戀臺大畢業五十年紀念書簽背面

 

 

三、遊覽臺灣中部

為回顧故鄉種種,並看看臺灣近年來的狀況及921大地震後的恢復情形,特租遊覽車,一早從福華文教會館出發,往南沿途由二高、一高再轉二高、轉入台6線到南投埔里,進入1999年921大地震的重災區。如今沿途都已不易察覺到大地震的創痛遺跡,看到盡是一遍欣欣向榮的建築、美麗山川,遠處的高速鐵路、平坦高速公路、雄偉的台6線高橋墩及大跨橋樑,處處不難看到土木工程界上下努力的成果,讓這些久未回國的老同學們讚不絶口,同感安慰地說我們並沒有入錯行!大家也順應國內旅遊文化,在遊覽車上少不了懷念老歌的KTV歡笑輪唱,如「友情」、「永恆的回憶」、「感恩的心」、「能不能留住你」、.....等均能引起老同學們的共鳴。

午餐後進入「九族文化村」並搭乘日月潭纜車,俯瞰日月潭美麗景色,其實日月潭是一座離槽水庫,也是七十多年前很重大的土木工程建設,可做為灌溉、發電及觀光的多目標水庫。 做為土木人不免感到有些許的驕傲。「九族文化村」的種種可以體會原住民的生活及活力,以及臺灣文化的多元性。黃昏後進住「台一生態花園農場」,是由台大農學院退休教師所經營的具現代化理念的花園民宿,等於住在好大的花園之中,美不勝收,令人心矌神怡。晚餐後,返老還童學做花扇,接下去拼兒歌、老歌及情歌,......到大家精疲力盡,才各自回房休息。

 

九族文化村前留影

 

搭乘日月潭纜車

  

 

      

四、參訪母校母系及國家地震中心

     

「回娘家」是這次畢業五十年同學會很重要的行程,9月15日中午過後,由中南部返北的第一站就是參觀台大校史館,由編審張安明小姐引導並作生動的摘要解說,...日據時代本校為「臺北帝國大學」第一任校長(當時稱為總長)為幣原坦教授,他「山月度寒光」的墨寶很能表達治學者的心境與修為深度。1945年光復後,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第二任校長陸志鴻教授是以校為家聞名,每天帶飯盒來校,到下午下班後才回家,他曾教過我們「工程材料」。第四任校長傅斯年教授的名言:「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並提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為校訓,但很讓人痛惜的是他因過勞而逝世於任內。第五任校長錢思亮教授為我們畢業時的校長,第六任校長閰振興教授曾為土木系教授、工學院院長及教育部長,第七任校長虞兆中教授,是位和藹可親善於接近老師學生的校長,在任中完成正式臺大校徽的制定,曾教過我們「結構學」,當時嚴厲有加,教學有條不紊,黃鍔院士於大學畢業後曾任虞老師的助教,協助他教學改作業等,有許多回憶。....,看到多位名人在台大時的學士論文等,..,計算尺、計算機,..喚起許多五十多年前在台大求學時許多的回憶,....

 

參觀校史館體驗新科技感應展示法

 

傅校長:「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

  

 

      

這次返校的重點在回土木系參訪,由現任系主任呂良正教授迎接我們,並作很有系統而週詳的土木系所近況相關報告,現在有老師五十多位都是高學位,學生有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五十年前我們畢業時僅有大學部同學才80位左右,老師才只有十多位,實在進步太多了。為感念母系的栽培並肯定土木工程對人類文明的重要性,推由陳清泉以毛筆書寫,並由本班同學參訪代表共同簽名後,特敬呈給母系惠存的一首詩:「土木繁衍萬事榮,工程濟世裕民鴻,文明永續風華重,建設優文化益弘。」做為紀念品。期能藉之肯定土木工程,由其可帶動各行各業的興隆,可使人民生活更富裕,促使人類文明不斷提昇,並建設出優質文化而充實歷史光榮內涵,在母系彰顯土木工程教育的深遠影響下,冀能鼔勵優秀青年繼續投入土木工程行列,以創造出更優質的社會生活環境,進而濟世富國裕民。確為物輕情意重,期能意義非凡!   

  

 

土木館前與系主任呂良正教授合照留念

 

敬贈母系「土木工程文明建設」詩

  

 

     

另參觀國家地震中心的試驗室及由潤泰集團與校友捐助的土木工程研究大樓,展現新科技及新工法,讓各位老同學驚嘆母校及母系巨大的進步,認定確已迎頭趕上歐美一流大學的水準,難怪許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出國較少,直接在本校及本系所進修,確有其合理性。   

    

 

參觀國家地震中心領略地震試驗高科技

 

參觀土木研究大樓領略土木高科技

  

 

     

9月15日的惜別會晚宴,擇定在校園內近基隆路明逹館的Living One西餐廳舉辦,在高挑寧靜幽雅的餐廳中,徐徐道來別有一番風味。餐後大家還以愉悅的心情漫步穿越校園,瀏覽黃昏後的寧靜校園夜景,心中閃電似地回憶了五十多年來的往事,這些天也創造了往後可值得回憶的聚會。大家相約希望能在最近的三兩年內有再度聚會的機會。珍重再見了!母校、母系、及各位老友!大家保重了!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老同學們在體會依依不捨之情,難以言表之下,漸漸散去!〔註:非常歡迎各位讀者光臨本班部落格http://ntuce60.blogspot.com/〕   

 

作者小檔案:渙之,本名陳清泉

學歷:本校土木系1960年畢業
土木所1964年畢業

經歷:曾任本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2002年退休,迄今為本系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