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99 期 焦點人物

饒富新意、不斷進步與成長的生涯歷程

顏 聰

中興大學土木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教務長、校長

 

 

 


在構思怎麼下筆這篇焦點人物文章時,恰巧閱讀到賈伯斯(Steve Jobs)2005年6月在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稿,覺得適合作為借鏡,因此就將此生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分成五個段落鋪陳出來。

1. 台南的成長與教育

從小一直到成功大學土木研究所學業為止,都在台南市度過。小學唸了兩所(逢甲及忠義國小),初中及高中都是台南一中的學生。當時南一中是一所響叮噹的名校,每年招生的名額甚少,不容易考進去,因此中學時期蠻受親友和鄉里矚目。受到兩位兄長都是台南高工土木科高材生的影響,參加大學聯考時,很自然地將各大學的土木工程系列為排序在前的志願,而如願地進入成大土木系就讀。

 

台南一中高中時期

 

1965年6月正要畢業準備進入職場時,在校園內偶遇洪永哲學長,經交談鼓勵後轉而報考成大土木研究所,從而走上另一條生涯道路,邁向學術專業領域。兩年的研究所學程平淡無奇,唯有碩士論文的研究工作和論文編印較為特殊。依循指導教授王櫻茂老師建議的論文題目,從文獻蒐集、閱讀、試驗規劃與執行,到論文撰寫與編印,完全一手包辦。當時的論文出版是自行在油蠟紙上一字一字的刻劃,然後以油墨印刷並裝訂成本,整個過程真的是艱苦卻饒具意義。研究所修習的課程中,最特別的是德文課,從字母(A、B、C)發音學起,逐步進入文法和文章閱讀。兩年四個學期的上課,事實上只學到皮毛,還無法寫作或開口說德語。不過,就因這點德文基礎,經由當年的土木系主任倪超老師(日後當任成大校長)推薦申請到德國文化中心的獎學金(DAAD),留學德國發展出另一番人生事業。

 

成大土木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照

2. 負笈德國、吸取新知、獲得學位

1970年5月底從台北松山機場搭機飛往德國,步上長達五年多的求學之路。對初次留學德國的外籍學生,DAAD先提供四個月的德語學習課程,因此當年抵德後先到慕尼黑(Müchen)南部約50公里的一個小鎮Murnau上設立的歌德學院,與四位專修德文的台灣學生一起學習。這四個月的語文訓練,終於為自己打下了德文基礎,而能在1970年9月間轉到出國前申請好的卡斯魯大學(Karlsruhe Universität),順利的通過語文考試,註冊入學成為該大學學生,準備開始攻讀博士學程。

孰料,在會晤赴德前先談妥的一位卡大教授時卻發現,該教授即將屆齡退休,無法擔任指導教授。為此即須於一年內另覓指導教授,以延續博士學程。所幸,在1971年3月間,經由周龍章老師(日後當任成大工學院院長)的推介,取得西德柏林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營建與力學研究所主任Pilny教授首肯,從6月起開始進修博士,不過學校附帶要求在一年後,通過資格考試,才能註冊成為該校學生。德國大學的博士班學程,並無修課或畢業學分的規定,博士生可自主、自由的選修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建全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程修習期間因而自行選讀了多門課程,包括鋼筋混凝土、預力混凝土、計算實習、高等土木材料、計測技術等。這些科目的上課資料,日後都成為在國內授課時的講義素材。

為確定取得博士學位的必備條件,於1972年初直接請示Pilny教授,大約幾年可以完成學位?他的答覆是,只要完成一篇經他認可的博士論文,向校方提出申請,於通過學位口試後即可取得學位;至於需要的時間可能三年到八年,決定權就在自己的手上。於是當時就私下設定,在四年內完成學業,達成目標,從而積極投入那一段不算短的論文研究生涯。

由於出國前一年開始接觸到輕質混凝土,咸認是一種新一代的混凝土材料,值得做為研究標的。因此乃向Pilny教授提出研究輕質混凝土的想法,幸而獲得認同,並將論文題目定為「輕質混凝土於振動桌上的夯實過程」(Verdichtungs vorgänge von Leichtbeton am Rütteltisch)。研究上,從乾燥輕質粗粒料在振動桌上的夯實模式開始,之前並先以乒乓球替代粗粒料,觀察其於振動作用下的移動路徑,使用的模具是立式的長方形板,斷面為10cm ╳ 20cm ╳ 30cm,以壓克力材料製造,可從外面觀察粒料顆粒受振下的移動情況。其後就開始拌製輕質粒料混凝土,置於振動桌上研究其振動夯實行為。除了探討夯實行為,另一個研究重點是檢定達到充分夯實(即最佳夯實度)的時機。經過多方研討與分析,將充分夯實定義為,進行振動實驗的試體達到共振狀態的時間點。為此,乃委託研究所附設的工廠(work shop)技師,配合振動桌設計製造一台自動記錄計,用以全程記錄試體振動過程的功率變化,從而研判充分夯實點與對應的振動時間。就這樣,透過大量輕質混凝土的振動夯實系列試驗,逐步完成論文的實驗研究工作,據以撰寫成論文。

大約在1974年夏天就已寫好博士論文初稿,請Pilny教授作最後的修訂。他指示我坐在其對面,就論文內容逐章、逐句詢問並修改,花了約10個工作天,順利地將論文定稿,時間已是八月底。承Pilny教授認可後,九月間即向校方提出學位口試申請,並成立了口試委員會,原以為翌年(1975)春天就可舉行口試。孰料,委員之一的Cziesielski教授卻遲不答應口試日期,經當面請益並試探其緣由後方知,他對論文試驗中,有關充分夯實點的測定法還有所懷疑。為此,即於實驗室內實地操作一次輕質混凝土的振動夯實試驗,取得其認同,終於在1975年8月底完成學位口試。隨後即積極出版論文呈繳學校,順利取得學位證書,而於年底回國,任職中興大學土木系。

3. 畢生為人師表

倪超老師當年要推薦申請德國DAAD獎學金時,就是這麼交代:「你到德國拿個學位,再回系上服務」。所以出國時真的是滿懷雄心與願景,一心早日學成歸國。那知,學位取得前一年,卻從周龍章老師口中得知,成大土木系無法接納我,側面的原因是,留德期間參與台灣同鄉會活動,多方批判政府,遭到黑函檢舉。不過,當時已成為成大校長的倪超老師,仍大方地推介給時任中興大學校長的羅雲平老師,幸蒙土木系主任郭金棟老師的寬宏接納,而得以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中,開始長達30多年的執鞭生涯。

由於當「professor」是自幼立下的志願,所以執起教鞭就覺得意興順遂,毫無扞格之感。初期所開授的大學部課程,如鋼筋混凝土、預力混凝土、混凝土配比設計、輕質混凝土等,都自行編撰講義,內容則主要取材至留德時所選修課程的上課資料,與國內所採用的資料,特別是規範部分,是有所差別,學生因而萌生新奇之感卻也引發不同的意見。任教一年後,一位學生即針對鋼筋混凝土講義表示,坊間參考書籍或各種國家考試的考題,全都依據美國規範,若引用德國規範作答恐會出錯。這個關鍵意見頓時驚醒了我,欣然同意之餘,即時著手改寫講義,以應新學期上課之用。多年來,對於授課教學,一直秉持這種嚴謹而力求完善的態度,也同樣地要求學生認真上課、學習,並輔以嚴格的學科考試和成績考核。當時各科目每學期平均約當掉1/10的修課學生。感到欣慰的是,被當的學生都會在翌年重修通過,有一兩位學生且是得到該班最高的成績,日後並出國深造取得更高學位。

興大土木系在1984年增設研究所,教學工作從而延伸到另一層次,自己也相應地開了幾門新課程,如高等混凝土、高等預力混凝土、鋼筋混凝土行為與設計、計測工學等。各門課在上課講授之外,都配合給予習作、訓練其計算與解題能力;對高等混凝土課程,則進一步要求學生自選一個專題,閱讀至少兩篇外文期刊論文,在期末提交報告並以Power Point方式上台做專題報告。這種教學方式帶給學生不小壓力,卻也培養出基本的研究能力。1991年起土木系開始招收博士生,教學上又另增一「meeting課」,每兩週一次(排在週末早上),指定所指導的一名博、碩士生(其他學生也可參加),就先前所選擇與課程相關的課題作專題報告,之後先加以講評,然後開放討論。由於學生們所報告的專題,內容多樣化且範圍寬廣,無形中開拓了學生的專業視野。多年後,不少博士畢業生,常會津津樂道這種上課方式,也給予甚高的評價。

歷年來所指導的博士生,率多能專精研習,而為了強化其外語能力、擴大其國際視野,一方面要求閱讀外文期刊論文,定期作專題報告,另一方面也責成高年級博士生,以英文撰寫論文,投稿國外的學術性研討會,屆時並親自率領合作的老師和學生出席研討會、發表論文。這種作法前後持續了近15年,連帶參訪的國家遍及歐、美及亞洲地區,無形中提升參與的學生不少國際化經驗。

從1976年2月開始執教,直到2007年1月退休為止,除了一年休假外,從未間斷開課,即使在擔任興大校長期間(2001-2004),也是每學期開一門課並指導研究生。這種誨人不倦的作為,其實是源起於一個常存心頭的思維-蠻喜歡授課,自覺講課後就有傳授知識於學生的成就感。近年來,偶有學生來訪問安時,言談中仍會不自覺地擺起老師架子、諄諄說教,事後想起不覺莞爾,只能以習於「畢生為人師表」自嘲。

4. 衷心學術研究、樂在其中

有人說,學術研究是一條寂寞而艱辛的路。其實,它應該是因人而異地;例如,對一位個性沈靜、性格堅毅的學者而言,說不定反而會執著於枯燥的研究工作、樂在其中。回顧自己,覺得或有幾分這種傾向。

打從1965年夏入學成大土木研究所起,就逐步邁上研究之路。指導教授王櫻茂老師藉由碩士論文,有關外加物(即化學摻劑)與混凝土水密性的研究,引領我進入混凝土技術與工程領域。那段期間,曾發表了幾篇論文於國內期刊,如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上。1968年間,王老師開始引介輕質混凝土(LAC)至學術界,並向國科會申請相關研究計畫,獲得補助而向日本購置一台製造輕質粒料(LA)的試驗級燒窯,價值近台幣100萬殊為難得,對LAC方面的研究貢獻良多。興奮之餘即大量閱讀相關文獻,準備投入LA研發和LAC技術研究,但可惜卻等不及燒窯的建置,而於1970赴德國進修,當時即順水推舟地將該項研究帶到柏林工業大學,並選定為博士論文的研究課題。

在決定博士論文題目之前,曾花了約半年時間,重啟操作研究所內一部閒置的熱傳導測儀,並用以進行一系列的輕質混凝土熱傳性質試驗。將試驗結果向Pilny教授報告,表示擬以之作為博士論文研究課題時,被潑了冷水,提示以不當也不適合。因此乃另起爐灶,經多方尋覓討論後才將論文題目定為「輕質混凝土於振動桌上的夯實過程」。當時,對那段虛耗掉的半年時間,實有怨惜之感,只是如今重新加以省視時,反而領悟到,應是Pilny教授對於學生的一種研究能力測試和訓練,因為在研究工作上軌道之後,對於各階段所完成的試驗與研究成果,歷次向他做報告時,都能獲得信任與認可。

博士論文研究主要是探討(新拌)輕質粒料混凝土的振動夯實行為與過程,而關鍵點則為如何決定達到充分夯實(最佳夯實)。為此,曾跨領域向機電工程方面的學者請益,幾經討論後研析出,當受振試體(LAC)與振動台達到共振,即振動台的輸出功率達最低點且維持穩定值時,就可判定為充分夯實點。其實,這個突破性的新發現與試驗成果,也正是博士論文的價值和貢獻所在。

對於輕質混凝土的試驗性研究,在從西德回國後出現了一段空窗期,緣因當時國內尚無輕質粒料,而王櫻茂老師建置於成大土木系內的燒窯也閒置多年未再製造輕質粒料。為重新啟動LA的燒製與研究,設法爭取到榮工處的支持,提供約90萬元經費,整修該座燒窯並移置到榮工處中壢預鑄廠內,終於從1991年間開始以該座旋轉式燒窯,利用台灣本土頁岩,研發燒製LA及輕質粒料混凝土製作技術。初步結果發現,台灣全島從北到南分佈於各地區的頁岩、黏土、泥岩、板岩等礦料,大多適合製造成輕質粒料。而特具意義的是,在多座水庫發生淤積問題時,觸動了利用水庫淤泥燒製LA的概念,從而帶動起淤泥輕質粒料產製及其LAC的相關研究。這方面的研究已持續擴展延伸到都市污泥、河川淤泥、自來水淨水廠污泥,乃主於石材廢泥等的輕質粒料化燒製。如今,國內即將有LA產製工廠陸續建置,本土LA的落實生產以及LAC在國內的生根應用,將為指日可待之事。

對於LA研發和LAC的製作與性能研究,可以說是歷年來最具意義與代表性者,其他也涉及不少與土木營建相關議題的研究,較具創意與價值的則有混凝土質流行為、模板支撐與施工架,低水泥量與高飛灰含量混凝土配比及混凝土表面沖蝕等課題之研究。有關混凝土質流性質的研究,早年(1970~1985)主要著重在水泥砂漿層次,直到強塑劑(SP)出現大幅改善混凝土流動性後,其質流行為研究才趨於蓬勃發展。從1990年投入研究後,即以高性能混凝土(HPC)為試材,主要的成果是改良當時通用的MK-Ⅱ測儀,研發出新式扭矩質流測儀(TRM),具有塑性土壤塑剪試驗及同軸圓柱質流儀的優點,而能有效測析出HPC的質流參數(降伏應力τ0及塑性粘滯係數μ),可提升量測精度與可信度。

鋼管鷹架為國內挑高建築工程上,經常使用於模板支撐及施工架上的構材。由於其設計與施工準則或規範一直未臻完備,乃自1990年起配合勞委會進行系列性的模板支撐研究,包括實驗室內各式鋼管架支撐系統之承載力試驗、設計與分析,以及室外5排3跨3層鋼管架的大型載重試驗,從而發展出模板支撐之倒塌預警系統。研究過程,且有兩年是與美國普渡大學土木系陳惠發教授合作執行計畫,由彭瑞麟、黃玉麟兩人居中聯絡、協調,他俩最後並從普渡大學取得學位,成為教授。本項研究除發表多篇學術性論文於國內外期刊與研討會外,更具意義地是,為甚多建築營建工程上發生的模板支撐倒塌案件,分析出其成因,從而提出事故防止技術及模板支撐安全設計與架設之建議。

 

室外大型鋼管架載重試驗破壞前之變形照片

 

減少水泥用量是綠色混凝土的重要機制之一,要減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最簡便的方法,莫如以礦物摻料(如飛灰、爐石等)取代部分水泥,而利用配比技術去降低水泥用量則最具效益。對此,從1986年起就指導研究生,實驗探討混凝土中粒料顆粒的最小(或最佳)水泥漿包裹厚度及混凝土配比法,初步得到的結果是,約0.1mm是可行的最小包裹厚度,而0.2 mm則可使混凝土達到最高抗壓強度。這個機理,事實上與黃兆龍教授後來提出來的「黃氏緻密配比法」不謀而合。以大比例飛灰取代水泥,自是減少水泥用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無不汲汲於研求盡量提高取代百分率,60%一般認為已是合宜混凝土的上限。不過,近年來的研究,我們已將取代率提升到80%,仍可使混凝土強度達到24-35MPa,其中,配比的限制條件是560 ~ 680 kg/m3的水泥系材料中,至少須含112 ~ 136 kg/m3的純水泥,且摻加較多的強塑劑量。本項研究對綠色營建甚具意義,而對台電公司在飛灰問題的處理上也有所助益。

混凝土水工結構物,如水壩溢洪道、高速泄水隧道、河岸堤防等,長期受到沖刷磨蝕時有損其耐久性和生命週期,值得加以探討。研究上,先研析含砂流水的沖蝕機理,由於迄無這種挾帶砂石的試驗儀器,乃自行研發一式水中砂石沖擊試驗儀,進行混凝土耐沖擊與耐撞擊行為探討。之後,為提高水工結構物之耐沖蝕能力,配合台灣電力公司和水利署,從事高耐磨混凝土材料的研發,從耐磨性評估角度研求具優越耐磨能力的混凝土配比。低水泥量、強化界面過渡區、低(水化)熱防裂等性能參數為研討重點,經由系列配比混凝土的磨損試驗後,提出一式高強度高性能混凝土為優質的耐磨混凝土,基本上具有低水膠比、低水量,並摻加飛灰、爐石粉、矽灰或另加纖維。這種混凝土已成功應用在國內水壩溢洪道的舖築,收到無裂且耐磨性佳的效果,也發論文於國際期刊上。


水中砂石沖擊試驗儀

5. 峰迴路轉的教育行政之路

自德回台前夕,早已隱約感受到政治思想取向的壓力,這個不當議題竟真的延伸到國內,繼續發酵,情治調查人員也配合演出,不時進行監控動作。最嚴重的一次是好友盧修一先生因案被抓的翌日,調查局就派了一部公務車駐守在住家附近,連續監視了約一個星期才撤走。面對這種無理的政治壓力,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只能徒呼奈何,勉強泰然處之,而把全副心力投注在教學和研究上。

初到興大土木系時(1976年初)發現,系上尚無結構或材料試驗室,擁有的實驗設備頗為簡陋,無法立即展開實驗性研究工作,因此任教前幾年都儘量引用留德期間完成的相關數據資料,撰寫論文發表於期刊或研討會上。而藉著這些尚具水準的研究表現,很快地在三年後(1979)申請升等,順利通過成為正教授,達成幼時立下的願望。

1980年代的台灣,還處在戒嚴狀態,全民的政治思想長期受到情治單位的監控,稍有自由思想、民主素養,或傾向批判國民黨政府的公民,難以在政府機關內立足。當時大學內也存在有這種氛圍,只要是登記有案,列在黑名單上的教授,就難以被拔擢為系主任、院長之類的教育行政主管,而擔任校長則幾乎不太可能。一個實証是回國後第二年,當時郭金棟主任曾告知,將離職歸建成大,希望我接續擔任系主任一職。這個安排很快地就因校方拒絕而未能成事。由於之前已有被政治力壓迫的經驗,對這個系主任事件並未放在心上,反而放空自己,自由自主地投注於寬廣的學術領域上,而得以在三年後就升等成為教授。

大約回國任教十年後(1986),時任理工學院院長的陳履慶教授,極力推薦校方延聘為土木系主任。其時則私下認為,囿於黑名單思想問題的制肘,應會如前般地無疾而終,故而採取任其自然發展的態度。而就在7月間,主任人選待決定之際,突然間接傳來台中市法務部調查局邀請到局內晤談的消息。在一位長輩(陳朝和主任)規勸之下,陪同到調查局接受長達約12小時的詢查,談話內容主要圍繞在留德期間交往的特殊人士、參與的活動,以及曾參與的各類團體與組織,之間也談及與盧修一先生的友誼和政治觀點。整個晤談過程大致平和、氣氛融洽,彼此以禮相待,因此結果尚稱良好。而土木系主任聘書竟在月底送到手上,就這樣,匆促間從8月1日當起主任,走進另一條教育事業之路。

開始主持系務後,即亟思提升系的研究能量,先設法爭取師資,均自國外延攬回國,再逐年增加研究生人數;三年內增聘了5、6位教師,研究生也每年招收約50名。另一方面,為提升系的總體試驗研究能力,將每年得自學校的圖儀費,以重點集中方式,由各組輪流逐年取得大額度經費(200-300萬),分別於當年購置一部大型精密儀器,實施幾年後各組都能擁有至少一部高水準的研究設備。1991年間已接任工學院長,仍為系向校方爭取購置一部500噸MTS試驗機,裝置於新建的工學大樓內,並配合設立大型結構試驗室,如此,乃使得全系的研究氛圍起了明顯地改變,連帶地提升了系的形象。

興大工學院在1988年由原理工學院分離獨立,時任校長的陳清義教授竟熱忱邀請擔任首任院長,因事出突然,在接受時也同意兼任土木系主任一年,完成三年的任期。設院之初,工學院規模尚屬迷你,只有土木(系所)、機械、環工等三系,有待大力擴展。當時學校方面也樂見工學院規模的擴大,乃順勢積極申請設立新系所。到1993年即逐年設立電機系、化工系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其間機械、環工兩系也增設研究所,土木、機械兩系大學部也增為兩班,各系所到1994年更進一步完成博士班的增設。至此,可以說已為工學院打下完整的基礎,五系六所的規模也成為校內第二大院,往後的發展可因而樂觀期待。

為因應系所的增設和學生的增加,六年的院長任期內在校方的支持下,先後興建了多棟教學大樓,包括土木環工大樓、電機大樓及化工材料大樓等,使得全院師生得以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

1994年卸下工學院院長職務後,暫時離開行政工作,以為可以從此回歸本職,輕鬆地過著喜愛的執鞭和研究生活。孰料,2000年夏天,選上興大校長的彭作奎教授,大力延攬出任教務長一職,而又踏入行政大樓。令人意外地是,彭校長在2001年3月間,即因學術瑕疵案而請辭。基於穩定校園的考量,全體行政團隊仍留守原職,繼續推動校務。新校長遴選工作啟動後,承行政同仁的鼓勵與支持,乃積極投入參選,幸而通過層層遴選程序,經當時行政院張俊雄院長核定,由教育部曾志朗部長發佈為中興大學校長,由2001年11月開始視事。

 

中興大學校長就職典禮致詞

 

中興大學長期以來以規模最龐大的農學院為主幹,以往校長也絕大部分出自該學院,校務推動和資源運用因而偏重在農學院,無形中擠壓了其他學院的發展。就一所綜合大學而言,這是不合時宜的現象,為了中興大學的健康發展,在就任校長之初即構思了一個基本原則,要帶動全校七個學院(文、理、工、農、獸醫、生科及社管學院)同步發展,對規模已臻完整的學院,如農學院應設法促動其研發能量,進一步投入先端農業生物科技研究。對已具基本規模的學院,如理、工、生科學院等,則持續支持其增設重點系所,並強化奈米資訊和光電科技的研究。對新設的社會科學管理學院,則扶持其擴增系所,重點提供資源,健全系務行政與發展。

在推動全校各院、系、所的同步發展時首度發現,各系所的教師員額編制參差不等,同樣規模的系,如單班含所,教師人數少者只有10~13位,多者竟達20~26位,殊為不均。因而乃設置一「員額管理小組」,制定辦法,規定系所員額標準,如單班14名、研究所另加4名、博士班再另加1名。依此辦法管理全校教師員額,使得總體師資的配置與應用公開透明。之後經此新制延聘的師資,三年內即超過60名,舉才管道可謂活絡暢通。這樣的人事管理模式,當時為全國首創,乃開風氣之先,起始曾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幸經多方排除障礙後,終能遂行於校內,並受教育部人事處的肯定,向外宣導,成為他校對師資管理的參考範例。

 

訪問日本大學瀨在幸安校長

 

擔任興大校長期間,恰逢中部科學園區經行政院核定設立,台中市部分的園區(約230公頃)已同步劃定,也規劃出專供大學運用的產業研發區。是時即宣稱,興大必積極前進中部科學園區,企求與中科管理局及園區內各產業公司密切結合與交流,成為其人才與技術研發重鎮,預期達成中興大學相對於中科一如交大之於竹科的態勢。為此,乃一方面在校內先設立研發暨創業育成中心;另一方面向中科管理局爭取到2公頃基地,成為第一所被核准進駐中科的大學。當時對研創中心的建置,預定分兩期共投入6億元經費,第一期工程費4.6億元,在2004年間開始興建中心大樓。

一切進駐中科的規劃與推行,原可讓興大在第一時間前進中科園區中心,融入已逐步進入園區廠商的核心部門,建立密切的產學合作關係,成為其資訊庫重鎮。這些構想與規劃在準備啟動之際,卻已同時面臨下一任校長遴選期間。可惜的發展是,校長連任未能成功,連帶使得所有參與中科的開發計畫隨之停擺,興大在中科發展的先機因而喪失,種下了今日在中科的地位與影響力未見突出的後果。

2004年8月從校長卸任後,歸建土木系再執教鞭,生活歸於平淡。兩年後已屆齡而從中興大學辦理退休,離開教職。但旋即於當年夏天,應朝陽科大鍾任琴校長熱忱邀請,任教於該校營建系,延續了3年的執鞭生涯。其實,甫於退休之際,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的楊永斌校長就邀約,參與該學會的認證工作,從認證委員開始,歷任團主席到總召集人,迄今已有超過8年的經驗。另外,多年來也同時受聘於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和台灣評鑑協會,擔任評鑑委員與召集人,承教育部委託,對全國大學校院進行校務評鑑及系、院的專業類評鑑。這些認證及評鑑工作,本質上與大學教育密切關聯,使得即使退休離開教職,依然持留在寬廣的教育氛圍中,不曾停歇而悠游於執愛且具意義的教育性工作上。

 

 

 

 

 

 

顏 聰教授 學經歷表

姓名: 顏  聰

現任: 1. 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 
    2. 中興土木科技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   學士     1965年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研究所   碩士     1967年
    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營建及力學研究所   博士     1975年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67.08~1970.07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系    副教授        1976.02~1979.07
    國立中興大學土木系    系主任        1986.08~1989.07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    院長        1988.08~1994.07
    國立中興大學   教務長        2000.10~2001.10
    國立中興大學   校長        2001.11~2004.07
    中興土木科技發展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        2013.01起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