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
     

土木工程就是文明工程(VI)
土木工程與世界文明演進 – 城市工程


文/圖:洪如江


一、 引 言
城市的「城」字,重點在於「安全」,一個城市要有前途,必須提供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免於洪水猛獸的侵害,免於敵人的掠奪,免於地痞地流氓的欺負,免於統治者的白色恐怖,免於被市虎(汽機車)撞到。

城市的「市」字,重點在於「交易」(或商業活動);當然,最原始的交易為物品的交易,中國古代所謂的「日中為市」,農民將農產品運進城中,交換城中工匠所製造出來的生活用品;而統治階級在城門設關卡收稅。城市規模逐漸成長之後,知識、人才、文化、貨幣、商務、工業、等等的交換或交易,也發生在城市之中。

城市,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生態系統,可以從許多面向加以討論。本文,從土木工程面向討論其與人類文明演進的互動。

二、 城市的演進與新一代「城市文明」的登場
城市的型態與內涵隨人類文明的演進而向前發展。
工業革命(西元1760年)以前的農業社會,統治者(祭司、皇親國戚、與富翁)宏偉的祭壇、神廟、皇宮、與城堡,強烈地對比於農民的茅屋、土磚屋、或瓦屋,城也常被用來區隔統治者與城外的農民。
西元1760年代至1900年左右,城市被工廠與煙囪所佔據,農民首次大量移入城市成為工人,工人與資本家之間,有合作也有對立。

1900年起,汽車與混凝土叢林佔領城市,建造摩天大樓由美國開風氣之先;1904年,時報大樓(Times Tower)完工;1931年,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完工;1973年,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完工(2001年9月21日被阿拉伯人摧毀);1996年,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子塔(452m)完工;2004年,台北市101大樓(508m)完工;杜拜塔(609m)將於2008(?)年完工。各大城市比賽打破摩天大樓高度的紀錄,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甚至於成為一種信仰。興建摩天大樓,必須動用材料科技、能源科技(尤其是電力)、與資訊科技;但其建造,幾乎全靠「土木工程的作業」(Civil Engineering Operations)才能完成;換言之,土木工程型塑了城市的天空。

杜拜城市建築之美:帆船飯店(李富仁先生攝) 人類在城市中建立混凝土叢林,排除其他物種,遠離自然(洪如江攝)


二次大戰(1945年)結束之後,許多國家,因為農業機械、化學肥料與農藥的發達,單位面積的農產品產量大增,農村釋放出大量人口,第二波大量農民進入城鎮之中,投入於服務業。到目前為止,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已經在城市中誕生、成長、生活、工作、受教育、與娛樂;台灣也不例外。這一切,使得城市肥胖起來,「巨無霸城市」(Mega-City),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在許多國家冒出,至2000年為止,已經有19個;預估到2015年將會增加到25個(The World Bank, 2003, Building Safer Cities, Edited by Kreimer, et al.)。此外,城市的「章魚效應」,沿聯外道路向外擴張,吞蝕郊區的農地與野生動物棲地;城市發展,像「黑洞」一樣,吸引「人口」、「人才」、「財富」、「建設」、「物資」、與「車輛」,向城市集中。在這種情況之下,鄉村趨於沒落;城市中人,在「混凝土叢林」之內,甚至於住在像是「工蜂蜂巢」的高樓中,在強大的「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之下,相對渺小;新一代的「城市文明」從此登場。目前的「城市文明」,雖然不是人類文明的全部,已經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部分,甚至於是大部分。

台北市的混凝土叢林,缺乏綠地與開放空間
(洪如江攝)
城市居民居住在像是工蜂蜂巢的高樓中(洪如江攝)



巨無霸城市的普遍現象是:「生態環境的惡化」與「社會公平正義的淪喪」;不禁要問:競相建造巨無霸城市,是福?是禍? 是福,城市將成為一個國家的金雞母?城市將繼續扮演人類文明躍昇的主要或唯一角色? 是禍,我們的巨無霸城市,會不會像是華格納歌劇「尼布龍指環」裡由巨人族所建的Valhalla城,其城內的「默默眾神」,明知或無知於重大危機的逼近,卻無可奈何?

但瑞士,沒有人口超過50萬的城市,沒有巨無霸的城市卻更能繁榮與興盛,號稱世界公園。
筆者也到過不想發展成為巨無霸城市的倫敦,其1944年的「大倫敦計畫」(Greater London Plan by Abercrombie),其一,在郊區與外縣市之間劃設寬達20公里左右的永久綠帶,永遠不得開發;其二,去集中化,將倫敦的輕工業區(工業及社會)遷移於永久綠帶之外的新鎮(New Towns),以減少倫敦之人口及工業擁擠。

Florida(2006)指出,全球20個「城市廊道」(Urban Corridors,或Megalopolis;美國10個,歐洲3個,中國3個,日本3個,台灣1個),居住人口只有6億6千萬人(約為世界人口的10%),卻佔世界經濟活動的一半、世界級科學活動的3分之2、與全球創新產業(innovations)的4分之3。但這些偉大成就,恐怕只有世界人口的5%在享受,公平嗎?文明嗎?

三、 工程與城市文明的互動
城市工程也常常是城市文化的表徵。翡冷翠,整個城市的工程,建築、街道、橋樑、等等,永遠臣服於聖母百花大教堂之下,數說千年的歷史、文化、與宗教信仰所衍生的文明。捷克首都布拉格,已經擁有足夠而且近乎永恆的和諧與和諧之美,不必也不可能加一棟摩天大樓。紐約密集的摩天大樓,線條簡潔,無需外加繁瑣的雕琢,主要在展示美國的強大、財力、與科技;但密集的摩天大樓,遮天蔽日,人在縱橫交錯的人造峽谷中,難免有「何處是仙鄉?」的感嘆與憂傷;難怪紐約與許多「巨無霸城市」,其高收入的中產階級,下班後回郊區或鄉間居住,把城市留給M型社會的兩端:低收入的貧民與住在類似古代城堡的大富豪。但在台灣,高收入的中產階級,為了替小孩找到一間好學校,反而住進大城市,而低收入的貧民反而被擠到郊區或鄉間。這種差異,可能是儒家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所造成。
空間決定個性,在某種極端的情況下,空間決定人性。

捷克首都布拉格(Praha),不需要混凝土叢林
(洪如江攝)
義大利翡冷翠,以宗教信仰為中心的城市
(洪如江攝)


台灣的城市,多其醜無比。市區內的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華盛頓大於 40平方公尺,紐約近20平方公尺,德國波昂近40平方公尺,英國倫敦約30平方公尺,法國巴黎15平方公尺,台北市區只有6平方公尺弱。
在許多反感與批評之餘,筆者也看到幾道曙光:

● 台北市出現大安森林公園、龍山寺前方的開放空間、中華路的拓寬、與高雄市愛河整治的開始與進展
● 台北市大眾捷運系統的人性化空間
● 資訊工具與資訊語文使用的普遍

台北228紀念公園步道鋪上瀝青混凝土路面
(洪如江攝)
對照例:步道不一定要鋪設混凝土或瀝青路面,倫敦海德公園(洪如江攝)

公園綠地在都市的重要性,相當於人的肺。公園綠地的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新鮮的氧氣,還具有屏障噪音的功能。開放空間,對各年齡層的休閒活動與文化活動都很重要。因此,公園綠地與其他開放空間,是一個良好都市計畫必須列為最優先佈署的單元。但台灣大多數城鎮的市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還遠低於台北市區者,有城有市卻無肺。

大眾捷運系統,是一個高度複雜的交通運輸大系統,不但提供高品質的交通運輸服務,而且大幅減少城市污染。近幾年,台北大眾捷運系統,已被國際軌道研究機構評為最可靠(第一名)的軌道系統,工程、管理、與乘客的教養,都是世界一流;在空間安排上,月台層空間的寬敞、明亮、與人性化,夜間婦女待車區的安全考慮;在乘客的行為方面,例如:不飲不食;不丟垃圾;電扶梯上,立者靠右站,快速通行者走左邊;排隊;讓座;等等,都是外賓與歸國僑胞所稱讚不已者。筆者意見:台灣人民,本性善良,教育普及,教養良好,充分在台北大眾捷運系統的人性化空間之中顯示出來。但是一離開捷運系統上到街頭,工程、管理與教養多不入流;是我們沒有提供市民一個人性化空間所致,而非人性不良。

台北捷運系統月台層安全與適人的空間(洪如江攝)

愈來愈多的專業工作者(例如記者、設計師、作家、電腦軟體工作者),在家上班,把做好的工作,經網際網路傳送他所服務的機構或投稿的刊物;初看只不過是資訊或文件的傳遞而已,但卻讓許多機構省去大部分辦公室,也讓這些專業工作者省卻上、下班的勞累。

溫世仁先生在他的911之後的世界(民國91年)一書中就說他九年沒有辦公室,只用手提電腦跟手機上班。溫世仁先生在同書中也提到「去集中化」與「流動產的興起」。這些趨勢會因為網際網路的普遍化而出現,但會因為各國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在台灣,想要普遍達到溫世仁先生的理想,首先需要縮小「城、鄉差距」,加強基礎建設(自來水、汙水下水道系統、雨水排水系統、方便的交通運輸系統、等等)與社會功能(好的醫院、學校、市場、圖書館、公園、文化活動場所、等等)。果然如此,或許有一些城市人口與人才回流鄉村,而城市中可以空出部分土地回歸為公園綠地。

防洪橋與龐大的高架橋產生隔離感與壓迫感
(台北市基隆河岸)(洪如江攝)
對照例:韓國首爾清溪川重新打開加以整治後的親水環境(王鑫教授拍攝)
對照例:英國劍橋大學城之康河親水性良好
(洪如江攝)
對照例:倫敦海德公園人工湖湖邊的親水與親陸空間(洪如江攝)

四、 邁向文明城市的10大目標(不排序)
城市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生態系統,最高的理想當然是發展出一個眾生平等
與人性化的空間,安全,繁榮,而有文化,使之展現人類文明光明的一面。下列是筆者目前對台灣城市所建議的十大目標:(1) 減少災害、改善治安;(2) 真、善、美的城市工程;(3) 降低溫室氣體之污染,達京都議定書標準;(4) 公共設施現代化與維修;(5) 親水河岸達90%以上;(6) 綠色城市;(7) 解決交通問題;(8) 大幅提高滲水鋪面的比例;(9) 改善弱勢或少數族群的居住環境;(10) 提高文化產業與觀光產業之排名至前三名。

台北市街頭的汽機車(洪如江攝) 台灣城市街道被車輛所佔據,行人通道受到擠壓
(洪如江攝)
台灣城市住宅區的鐵窗文化:住宅監獄化(洪如江攝) 台北市街道零亂醜陋的招牌(洪如江攝)
對照例:倫敦的街道少見侵占公共空間的招牌(洪如江攝)

 

城市之中需要給年輕人一些開放空間(洪如江攝)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中的快樂兒童(洪如江攝)


誌 謝
感謝王鑫教授及李富仁先生提供照片。

參考文獻
洪如江(民國96年2月),「工程與城市文明」,土木水利,34卷1期,1~14頁。
溫世仁(民國91年),九一一之後的世界,未來書城,台北市。
Florida, Richard (2006), “The New Megalopolis.”, Newsweek, July 3~10,2006.
Girardet, Herbert (1992), The Gaia Atlas of Cities – New Direc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Living, Gaia Books Ltd, London.
Landau, Royston (1968), New Directions in British Architecture, Studio Vista, London.
Pennell, J.P.M. (1964),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