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
     

教育,應如一陣春風吹過—田堯彰教授分享教育心得

採訪‧撰文/ 張國儀
照片提供/ 田堯彰


一提起土木系的田堯彰教授,許多土木系學生都會露出笑容。這位被學生暱稱為『小田田』、『田學長』的人氣老師,最為人所知的,便是深入學生最常使用的BBS,建立起師生課堂以外的另一條溝通管道,以同輩的身份關心、鼓勵,並指導在學的年輕學子。

曾經多次被學生票選為土木系優良教師的田堯彰老師,現在要來現身說法,告訴我們他的一些教學理念為何。

大學生該怎麼教
回答這個問題時,田堯彰斂容正色地說道:「說到大學教育,其實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專業的通識化,二是職業的倫理。」田堯彰認為,初進入大學的學生,對於各種學識的認識都還是懵懂的,雖說已經過選科選系,但是對於在眼前展開的汪洋學海,想必還是非常惶恐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將學問講述得太深奧,反而會讓學生失去興趣。每一位老師都曾經是學生,從他們的學習經驗中,可能會覺得這個是重點、那個也是重點,通通都應該要教。因為,當初這些老師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然而,「我們現在身處的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要學的東西比過去多得多,如果每一個科目的老師都強灌太多東西給學生,學生一定會吃不消的。」田堯彰這麼說。他認為,大學課程應該要普通化、簡單化,引發學生的興趣之後,他們便能自動自發地去學習。此外,大學教育若以教授基本概念為主,學生則有餘裕在這個時期多方接觸、學習各種不同的學科;因為,誰都不知道哪一類的知識是未來將派得上用場,或者絕對無用武之地的。並不是學土木,未來就一定要走土木這條路。學生其實不必畫地自限。台大只有四十多個系,但社會的行業有千百種,這難道不是意味著:無論是那一 系畢業,平均而言,皆有可能從事十種以上的不同行業嗎?

除了讓學生能廣泛地接觸各類學科的概念性知識,大學教育更重要的一點則是教導學生有關職業的倫理。田堯彰說:「倫理,其實指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無形的規範、法則與責任。」懂得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對職業持有尊重的態度,對學生未來進入職場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工學院中也有開設工程倫理的課程,但是,倫理並不是上完一門課就學得會的。田堯彰認為,如果每一位老師都能在平日的課堂當中,多多介紹關於某一項專業在職場上所應遵守的倫理為何,讓學生漸漸地將其內化成為行為的準則,這會比強制要求學生去上一堂倫理課更有效果。

研究生該怎麼教
田堯彰說:「經過四年的大學通才教育之後,理論上應該對自己所屬的領域有所了解,或者,起碼要有想了解的心,才會來唸研究所。」也就是說,大學生必須先對某一學科有想更深入了解的興趣,才會有繼續上研究所深造的動機。所以,研究所教學的一大目的是,讓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養成。此外,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要來做研究的。然而,人為了什麼要來做研究呢?答案是,為了解決問題。所謂的研究能力,其實也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碰到了問題,有沒有能力去尋找解決的方法,這,就是研究所中透過撰寫論文、頻繁討論來訓練培養的一種能力。


然而,前述皆為理想狀況,目前在台灣的研究所教育,卻很難達到如此的理想性。首先,由於研究生人數激增,要能找出足夠的時間來一一指導學生、與學生討論問題,其實非常困難。「我在結構組開的課,一堂六十個人,比大學部的課人數還多,要找他們一個一個來討論,簡直是緣木求魚。」田堯彰搖頭說道。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則是因為大專院校擴充得太嚴重,許多學生其實在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的狀況下,就進了研究所就讀。「有的人根本不應該來唸研究所的,可能他根本不是唸書做研究的料子,實際上也不用唸那麼多書,去做別的事情反而會更有發展,來這裡混時間實在太浪費了。」田堯彰很坦白直接地說。現在的研究所已經大學化,很多學生也是抱著跟大學一樣,只要『過』就好的心態來就讀,所謂的專才教育,其實早已經降級、變質,田堯彰說:「這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



結構學(二)課堂

碩士頭銜,出路真的比別人好?
談到這個問題,田堯彰說:「其實,大家都是碩士,就變成大家都不是碩士了嘛。」如此一來,找工作並不會特別增加什麼優勢。所以重點在,有沒有在此期間,培養專業的能力。若是肯定的,出路當然比較好。田堯彰認為,碩士頭銜就像是一件美麗的外套,大家第一眼看到時,也許都會覺得很不錯,可是,一旦進了辦公室,還是得脫下外套,捲起袖子開始做事情的啊。業主也是要找會做事的人,而不光是頭銜耀眼的人。關於這一點,年輕學子們都要有更深刻的思考才是。無論如何,內在的實力與處事的態度,才是最終會被人拿來評鑑的標準。不過,田堯彰也認為,這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問題,不完全是教育體制上的差錯。

以前的學生V.S.現在的學生
常會聽到有老師感嘆:「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前了。」這種說法乍聽來似乎不錯,但其實又不盡然如此。因為,現在的學生二十年後若當老師,可能也會如此感嘆。顯然,這是世代間價值觀的不同。田堯彰認為,每個時代的學生都有其優點和缺點,不能簡單地用誰好或誰不好來下論斷。不過,雖然他認為二分法對學生並不公平,但是他也表示,比較起來,現在的人的確抗壓性不足。


談到這一點,田堯彰希望與學生分享一篇他在中學時期讀到的王安石的文章。文章的體裁是篇遊記,但文中想傳達的意義,卻不僅僅是遊山玩水的所見所聞而已。王安石文中提到,往往風景優美之處,必定在偏僻、少人去之所在,所以,最終能見到美景者,也必定是意志力強大的人,否則走到半途累了、餓了、睏了,可能就放棄了。要能達到目的地,當然還須有體力;然而,即使有了體力,也需要適當的人引導,才能順利抵達。田堯彰深深領會出文章中的道理,因此,對學生提出了『新三力』的期許:要有毅力、體力、實力。會有所謂的新三力,其實是針對於工程學中的『五力』:靜力、動力、材力、流力、土力;田堯彰順口溜說道:「五力最後唸到無力。」逗得小編莞爾大笑。

『三草主義』教學法
除了幽默的『以新三力取代舊五力』之外,田堯彰還勉勵學生奉行『三草主義』。何謂三草主義,即:好兔不吃窩邊草、好馬不吃回頭草、天涯何處無芳草。田堯彰說,這三草主義不只適合用在感情問題上,其實,可以應用的地方多著呢。譬如在工作上,某人被A公司辭退,於是拿出『天涯何處無芳草』的精神,到B公司去;等到在B公司發展出一片天,A公司又回頭來找,這個時候當然就該拿出『好馬不吃回頭草』的精神來應對了。又譬如,唾手可得的一個職位,卻不是自己有興趣的;另一個機會不大的,卻是自己所深深喜歡的;這種時候就得記得『好兔不吃窩邊草』,為了理想與夢想,還是要去追求自己所愛的。這,就是一種教學魅力。除了能以簡短好記的口號來闡述嚴肅的道理,更能將做人處事的價值觀化成易懂的小故事,讓學生們印象深刻。

一群韋小寶
談到現在學生的優點,田堯彰笑著說:「他們讓我想到鹿鼎記裡的韋小寶,機伶古怪、腦筋靈活得很;雖然不一定吃得飽,但是絕對餓不死的啦!」除了優點之外,田堯彰也提到,網路、BBS、MSN等媒體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現在的學生可以很快速地蒐取到大量的資訊,然而,這些資訊卻不一定都是正確的。許多學生在應用這些資訊時,往往沒有經過思考,造成他們建立了錯誤的價值觀念,例如可以一夜致富的神話等等,這讓學生變得較不腳踏實地。

然而,田堯彰也嘆道,近年來學生之中罹患憂鬱症或是休學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他認為這是因為現在的學生比較不懂得如何接受、面對挫折所致。比如說,考進了建中,還是想考第一名;雖然大家都是菁英,但是全班五十個人,總會有一個最後一名啊。田堯彰認為,年輕人要對事情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夠承受挫折打擊。此外,現在的家長常會在無形之中給予小孩太多的壓力,這一點其實也是需要多多注意的。在田堯彰眼中,小孩子是世上最聰明的一群人,他們非常敏感,對於父母的一言一行,其實都看在眼中,即使父母不給壓力,他們也會自己給自己壓力。所以,其實父母不應該強加太多自己的期許在孩子身上,應該讓他們適性發展才是。田堯彰也認為,孩子的個性大致上型塑於家庭及父母之手,大學老師在這一方面的著力點其實已經很小了。

土木的未來性
“Civil Engineering”(土木工程)中的 “civil”,其實就是『文明』的意思。這也就代表了土木工程對人類文明貢獻良多。常會有人說,土木工程師是美的創造者、地球的雕刻師,然而,在創造與雕刻的同時,也造成了自然環境的破壞。田堯彰認為,人類的資源日漸減少,未來土木工程師應該要有『永續』的觀念才是。對於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方向,田堯彰歸納為四點:
首先,是新材料的開發。未來勢必得多加利用廢物的再造,所以新工法、再生材料的研發也就顯得非常重要。此外,智慧型材料也是一大重點,重量輕、強度大,則為其趨勢。

第二,過去人類的開發多重視新建設、新建築,但現在則必須開始重視舊建物的維護及補強,如此一來,可以節省下許多資源的浪費。如何加強設計、開發建物的監測及預警系統,讓結構物也擁有一定的智慧,可以隨時知道其目前的『健康狀況』,實為一個刻不容緩的工作。這一方面的研究其實多年前就已開始進行,然而,開發是永無止盡的,未來的土木工程師,更可以是結構物的醫師。

第三,則是屬於地緣性的問題。臺灣地處地震帶,土木工程師的另一重責大任則是要能幫助建物抵抗地震的威脅。過去被認為是痴人說夢的種種抗震想法,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在今日已被實現。抗震這方面的研究實大有可為。目前包括了減震消能 (101大樓的阻尼)、隔震(新土木研究大樓)等等技術,都被廣泛地使用在高樓的設計之中。

最後,土木工程在未來很重要的一個發展面向,則是全面性的防災。包括了風災、水災、震災、橋樑的沖刷、土石流等等,全部都是土木工程師所應該積極去解決的問題。

對學生的期許
常常,我們會聽人說人要有生涯規劃,但是,田堯彰每每聽到這樣的建議,總是會皺起眉頭來:「老實說,你問一個年輕人他未來要做什麼,他怎麼會知道呢!人往往都是要先走了一步,才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田堯彰勉勵學生,要有志氣,卻不要好高騖遠。


最後,田堯彰認為,現在的學生常常很心急,凡事都想求速成速效;例如,太急於做學士論文,或修一些較艱深的課。其實大家應該先將基礎科學好。不喜歡對學生訓話的田堯彰想說的是:「人之成長,不在一時,而繫於永保赤子學習、向上之心,涓涓細流終成巨河,不是嗎?」



工程統計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