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
     

我用地圖寫日記—專訪系友『地圖日記』創辦人郭家齊先生

採訪‧撰文/ 張國儀
照片提供/ 郭家齊

2008年1月,臺灣的『地圖日記』(www.atlaspost.com.tw)網站,在美國矽谷舉辦的DEMO創意展中,由七十七個參展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七百多位觀眾票選為最佳創意網站第一名(People’s Choice Award)。

一時之間,媒體爭相報導。繼趨勢科技、Skype等公司之後,『地圖日記』似乎也將跟著走上此成功模式,並將臺灣的Web 2.0應用推上國際舞台。然而,很少人知道,負責整個網站程式撰寫的創辦人郭家齊,其實有著臺大土木系的背景。

我愛土木
六十八年次的郭家齊,說起話來不疾不徐,目光堅定卻不逼人,總是直視著說話的對象。從小便因受到親戚們的耳濡目染而喜歡上土木工程,郭家齊在高二那年就決定了自己一定要唸土木系。「那個時候覺得自己想得很清楚,因為當時土地價格上漲、建設飛快,感覺上這個產業很蓬勃發展,看起來前景很好。不過,高中時的視野是很小的,因為沒有充足的理解,很難判斷什麼是最好的。」郭家齊靜靜地微笑著說。

高三時的推薦甄試通過後,郭家齊便如願以償地進入了臺大土木系。在大學四年的讀書生涯中,郭家齊是非常愉快的。品學兼優的他認為,在土木系所受的教育非常紮實有用,特別是數學方面的訓練,讓他在後來轉讀資訊工程時,並沒有遭受到什麼衝擊,整個轉型的過程銜接得非常順利。對這一點,郭家齊始終感念於土木系的教育成功。

一直以來都很肯定自己喜歡土木的郭家齊,在大四的時候修了一堂應力所的電子學,從此,心中穩固的基石開始動搖。由電子學開始,郭家齊更接觸到了資訊與電機工程,讓他心中產生了關於未來方向的疑問。不過,當時對電腦既不懂也沒興趣的郭家齊,對於前方的路該怎麼走,很是迷惘。他向信任的老師傾吐自己的疑惑、自己找勵志的書籍來閱讀,一步步建立起勇敢改變的信心,接著,就大學畢業了。很幸運地,郭家齊當兵的單位是早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下班的測量局,這讓他有時間可以進修。於是,他開始去資策會上資訊相關課程,接著利用週末上班、週間補休的時間,去中山大學、清華大學進修資工課程。憑著大學時代的認真讀書精神,在當完兵後,郭家齊便申請到了知名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資訊工程研究所。「當時申請了十家學校,只有這一家收我。」郭家齊很幽默地說。談到申請學校時是否遭受到什麼困難,郭家齊想了想,搖搖頭:「其實我一直很幸運,並沒有碰到什麼困難,可能是因為之前我已經把很多相關的課都修完了吧。」他淡淡地說。就是這一份認真耕耘的態度,讓郭家齊穩穩地踏上轉換領域之途。

資訊工程之路—由Stanford, Oracle到Yahoo!
對郭家齊來說,史丹佛大學的訓練從最底層的技術開始,一直到有實際需求的案子,全部都非常實用。他在這段期間寫了很多的程式,雖然辛苦,卻也紮下了厚實的根基。郭家齊不忘提到,當第二個quarter結束時的某一天,他從睡夢中醒來,突然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來到一個分界點,他的腦袋中只剩一半是土木、而另一半是資工了。他知道,從這一天起,不會再有什麼困難了,於是信心倍增。

本來規劃唸完兩年碩士就要回臺灣工作,但由於史丹佛學生的求職風氣興盛之故,郭家齊在入學九個月時,已經應徵上了甲骨文(Oracle)的資訊工程師工作。「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是所有同學都是這樣的,還在學,就已經先找到工作了。」位於舊金山機場到史丹佛大學路途中的高速公路旁,甲骨文公司的建築就是電腦硬碟的模樣,當時,曾經深深令主修database system的郭家齊嚮往。談到史丹佛大學,郭家齊也說,該校的創業風潮很盛,大部分的校友都是能言善道,很有其特色。比起隔壁的柏克萊大學(UC-Berkeley),史丹佛大學的人是比較懂得行銷包裝的。

在甲骨文工作的一年,郭家齊寫的都是一些非常接近機器、很底層的程式,例如,FTP server。這些只是甲骨文某個產品中的一小部分,使用者並不會直接看到。之後,因緣際會之下,郭家齊進入美國Yahoo!工作,而這個階段他所撰寫的,則是很高階、很接近人的程式了,例如,搜尋引擎的搜尋結果。這時所做的東西就是大家都看得到、大家都知道好不好的了。

在Yahoo!工作了兩年,郭家齊認為實在超過了自己的規劃。原本設定在美國兩年就是極限了,沒想到唸完書,緊接著就開始工作,一轉眼,五年就這麼過去了。認為自己應該再多嘗試其他方向的郭家齊,毅然地辭去了美國Yahoo!這份優渥的工作,回到了臺灣。

創業之由來—我們能不能,不要只是擦肩而過?

去年(2007年)2月剛回到臺灣,其實郭家齊也還沒有打定主意要做什麼。不過,還想再唸個MAB學位的他,不願讓自己閒著,便開始一邊接一些小案子,一邊補習GMAT的考試。「我很多同學都這樣,因為剛從美國回來,考出來成績會比較好,以後就會開始逐年下降了。」郭家齊笑說。當時晚上補習的郭家齊,白天空閒時,常常就在忠孝西路火車站對面的星巴客落地窗前寫程式。「那個時候我哥哥的工作也正面臨著一個重大的轉折,他常會跑到星巴客來看我在做什麼。」兄弟倆望著落地窗外熙來攘往的人潮,不禁想,這麼多人,在同一個時刻經過了同一個地方;但是,就這樣擦肩而去,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見到了。如果,能夠有一個平台,讓大家紀錄下某一天的某一個時刻,自己曾在某一個地方出現過,並且與其他人分享,這樣,豈不是非常溫馨?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想法,讓郭家齊花了三個星期寫了一個簡單的程式,地圖日記就此有了雛形。

來試試看吧!
原先考慮要隨公司外派至大陸的大哥(郭書齊,亦為地圖日記創辦人,見上方照片中之右者),一看到地圖日記的原型,便覺得很可以繼續發展。於是兄弟倆翻出積蓄,湊足五十萬元,找來了另一位程式設計師,並租下一間位於復興南路、只有三坪大的辦公室,組成了一個很小的地圖日記團隊。一開始,郭家齊、郭書齊兩兄弟並不支薪,把地圖日記寄給親朋好友玩,也放在BBS上讓大家流傳,網站慢慢累積有一、兩百人的流量。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經濟部資策會開始大力宣導推廣Web 2.0的創意發想,舉辦了一個比賽。地圖日記把握住機會,參加了這個總共有兩百多個團隊送件的比賽,只希望能雀屏中選,獲得資策會的補助與育成資格。負責專心寫程式的郭家齊,把比賽所有的書面工作都交給大哥處理,此時回國才兩個月,郭家齊的生活卻已完全超乎了當時所能夠預想的。2007年4月的比賽,地圖日記果然從兩百多個創意團隊中勝出,成為那幸運的二十個育成團隊之一。「所有的事都發生得很快,但是,也都很順利。」郭家齊說。在比賽中獲獎之後,地圖日記在增廣了人脈之餘,也已經稍有一些籌碼可以開始與人談生意了。此時,發生了兩件重要的事。

首先,由於資策會的安排,地圖日記與矽谷DEMO創意展的總監見了面。在看完地圖日記的簡報之後,這位總監親切並坦率地說出地圖日記需要加強及改進之處何在,讓地圖日記的團隊獲益良多。這也讓郭家齊立下一個短期目標,那就是,登上DEMO創意展的舞台。

此外,就在地圖日記流量日增,漸漸負擔不起頻寬的費用時,臺灣雅虎(Yahoo!)主動前來找地圖日記合作。據郭家齊說,四月開始經營地圖日記時的頻寬費用不過五千元,但到了七月,頻寬費用就已經暴增到六、七萬元了。「幸好這時候雅虎出手『收養』我們。」郭家齊半開玩笑地說。雅虎提供機房、負擔頻寬費用,相對的,地圖日記也必須幫雅虎製作一些網頁,雙方以資源交換的方式進行合作。

地圖日記在做什麼?
地圖日記是一個Web 2.0的網站,也就是說,與部落格相同,該網站的內容完全是由使用者所提供;而與部落格不同的是,提供文章內容的使用者,可以利用以GoogleMap為底的地圖,定位標示出自己的位置所在。簡單地說來,地圖日記的基本功能便是一個提供為文章做地圖定位的部落格服務。

此外,另一項地圖日記目前積極希望推出的服務,則是讓GPS手機所拍攝的照片,能夠直接上傳至地圖日記儲存。GPS手機所拍攝的照片內含經緯度的資訊,然而,卻毫無用武之地;試問,照片中有經緯度資訊,對一般人來說又看不到,有何用處?不過,若能將這樣的資訊與地圖日記的地圖定位及相簿的功能結合,不但節省了由手機傳輸照片至電腦中的一道手續,還可以直接在個人的地圖日記空間中看到該照片於地圖上的位置。

在創立的半年後,雖因獲得資策會的育成輔導而得到了一些媒體曝光,但知名度依然不足,地圖日記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力量來爭取注意的目光,於是策劃了一連串的網路活動,例如,支持保護流浪狗活動,支持的網友只要上地圖日記網站按鈕表示贊成,地圖日記就捐助新台幣五元給流浪動物團體,此為其一。然而,當時策劃的許多活動,都不算成功,一直到舉辦了高個子校園美女選拔,才造成了一陣旋風,甚至在一天之內,登上了數家電視新聞媒體。「不過,大家都還是只專注在美女身上,幾乎沒有人提到『地圖日記』這四個字,只好硬是要求美女坐在我們的招牌前面接受訪問。」郭家齊帶著好笑的神情說道。〈我要看地圖日記之媒體報導

矽谷DEMO創意展
2007年11月,DEMO創意總監再度來台,這一次,他要親自挑選至矽谷參展的隊伍。DEMO展的門票為美金三千元,相當昂貴,由此可見挑選出來的一定都得是水準以上的團隊,才能讓觀眾值回票價;而地圖日記在這一次的甄選中,被列在入選名單的第一位。「這讓我們大家都非常高興,除了感覺受到肯定之外,也覺得自己達到了當時總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和水準。」郭家齊開心地說。

對地圖日記當時的六名成員來說,能夠參展、能夠上台簡報,就已經達到他們所訂下的短期目標了。當時的他們,完全沒料到竟然能一舉拿下該次創意展中的大獎。

請點選本圖觀看地圖日記於DEMO之六分鐘簡報影片

在這一場共有七十七隊參展的比賽中,除了臺灣兩組、日本一組之外,絕大部分都是美國團隊。而由於門票昂貴,一般人很難負擔得起,來參加的觀眾大致上只有三類:媒體、大企業(例如:Google, Yahoo!)以及創投公司。由此可見,僅僅是站上這樣一個舞台,無論得獎與否,對於創業團隊而言,便帶有極高的附加價值。此外,不只是觀眾要購買門票,參展隊伍也要繳交美金一萬八千元的費用,投資不可謂不大。比賽方式是,各個團隊分別上台簡報其產品,簡報全部結束後,再由在場觀眾以手機投票選出最佳人氣獎。

前往矽谷參加DEMO展之地圖日記團隊

對於能夠參加這一次的DEMO展,郭家齊及地圖日記對資策會有著深深的感謝。若沒有資策會的輔導及資助,如地圖日記這般規模的公司,是絕無可能負擔得起前往美國的機票以及上台簡報的費用的。由於地圖日記是資策會的育成公司之一,前往DEMO的費用全部由資策會支付;此外,資策會還帶了另外十個團隊前往DEMO觀摩,也是全額資助。提到資策會的Web 2.0推廣小組,郭家齊頻頻豎起大拇指,稱讚他們:「非常認真!而且真的給初創業的我們很多幫助。」雖然每一次比賽結束後,資策會會挑出二十個團隊加以輔導育成,到目前為止,真的能做出成績的,卻寥寥可數,然而,資策會仍然孜孜不倦地繼續進行栽培計畫,努力地為臺灣培育下一個明星網路公司。且讓我們在此向資策會推廣小組致上深深的敬意吧!

未來的地圖日記
在DEMO展獲得大獎後,地圖日記在資金來源上已較為穩定,目前已有超過二十家創投公司向他們表示投資的意願,預計將在今年四月份集資達一億元。而五月初,地圖日記英文版也將正式進入美國市場,經營方式將會是把負責技術面的工程師留在台灣,美國辦公室則僅有當地市場之行銷專人,以求同時兼顧台灣與美國的服務。

對目前的地圖日記來說,首要的任務便是增加網站流量(目前的流量為每日二十萬人次),並且擴增加強網站功能;先將網站的服務做好,才能留住固定的使用者,另一方面則是積極與其他人結盟、談資源互換(例如廣告刊登),來增加網站的營收。現在的地圖日記雖然已可為郭家齊兄弟帶來收入,但依然無法完全支應成本開銷。

聊到該如何改進目前的地圖日記,郭家齊更是非常熱烈。謙虛的他,直說現在的中文首頁不夠『友善』(user friendly),初次使用者的離開率很高,因為看不懂這個網站主要的功能是什麼。在使用者介面這一部分,郭家齊與地圖日記的團隊正努力在修改調整當中。「有好多功能想加強、好多事要做啊!」郭家齊滿足地嘆道。

對於Web2.0在未來的發展,郭家齊認為,隨著網際網路及電腦設備的進步,這種集眾人之力一同產生內容的方式,一定會越來越熱絡。郭家齊也很有信心地表示,即使地圖日記目前的方向未必絕對正確,但他們相信,社群網站絕對是較具有成功可能的選擇,而好處則在於可以藉由持續聽取使用者的意見來進行調整,將網站製作並保持為眾人所想要的樣子。在Web2.0的時代,眾人除了是內容的提供者之外,更是網站的監察者,就如維基百科(Wikipedia)一般,發現了錯誤的地方,任何一位使用者可以自行修正內容。這就代表了,如果在一個共同的社群中,出現了眾人都認為不適當的內容,自然就會遭到移除。這,就是社群不可忽視的力量。小編一邊聽著郭家齊的說話,一邊在心裡想:「啊,這就是所謂『民主』的真諦吧?」

地圖日記目前已增加為九位成員(攝影張國儀)

改變,沒有什麼不好—給學弟妹的話
曾經主修土木工程的郭家齊,儘管已經轉換至資訊產業,依然認為土木是個有趣的行業。「雖然現在已經是隔行如行山了,」郭家齊說:「但我還是喜歡土木。當年只是很自然地在抉擇的時刻挑選了資訊工程而已。」對目前可能正對未來徬徨的學弟妹們,郭家齊想說的是,其實大學教育是很基本的教育,儘管選了科系,但是未來要轉換跑道並沒有那麼困難,真正難的是:做決定。「我相信,只要你夠喜歡一個領域,你就會有足夠的勇氣跨出去。」郭家齊堅定地說。但是他也強調,重點不是難不難,而是自己是否好好地思考過,這樣的轉換有沒有足夠的理由?千萬不能一窩蜂地盲從別人的看法。要走這條路,就得自己真的相信,這樣走下去一定會更好。

此外,郭家齊也提到,他有幾位交通組、結構組的同學,畢業後也一樣是到軟體公司去工作,他們也沒有所謂的資訊背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是最快,也最實際的。」郭家齊這麼說。常常有人認為自己目前的資歷不足、學歷不足,於是一直執著於求取學位,遲遲不敢進入職場。郭家齊也提到,他有一位朋友,擁有五個碩士學位,卻依然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應付職場的工作。因為,每唸完一個學位,他都覺得自己還是欠缺某一種技能。「這是沒完沒了的。其實,只要你去工作了,自然就知道自己夠不夠。」郭家齊這麼說。這,也許就是他的創業箴言:「勇敢地去做了,就知道還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