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
     

簡約勤實的僕人工程師-專訪系友台灣高鐵公司高聰忠副總

採訪‧撰文/張國儀
照片提供/高聰忠


台灣高速鐵路正式通車後,時不時擾嚷地佔據著新聞版面:購票系統頻出問題、班次誤點嚴重,噪音擾人遭到抗議等等,無不是新聞媒體拿著放大鏡追著跑的焦點事件。從BOT標案開始,高鐵一直都是充滿爭議性的議題,然而,社會大眾對高鐵在『經營』方面的關注,似乎大大超越了其本身的工程價值。

儘管高鐵表現得的確不是盡善盡美,但是,它在台灣交通建設史上的意義,卻不能輕易地忽略。鮮為一般大眾所知的是,在這條高速鐵路工程背後,存在著一位虛懷若谷、以僕人自居的領隊工程師。他,負責高鐵全線的基礎工程建設,由南到北345公里的車站、鐵道、維修基地等工程,全都是在他的監督管理之下完成;他,懷抱著對社會貢獻一己之力的真摯意念,埋頭默默付出;他,讓小編在採訪過程中對高鐵的價值全然改觀;他,就是高聰忠副總。

為何選擇土木這一行?
眉眼之間盡是懇切善意的高聰忠,總是先認真地聆聽著說話對象,然後緩緩地開口做出回應,聲調平穩輕柔。談到最初是如何走入土木這個領域時,他稍稍思索了一下,說:「在過去的那個時代裡,大部分人還是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被動地選擇科系,對未來要從事什麼職業,也不會去考慮太多。」當時在理、工、醫三科中做選擇,對醫科不甚有興趣的高聰忠覺得,醫生通常都待在固定的室內,很少與外界接觸;而土木卻可以讓人有很多機會四處走動,接觸各式各樣的人事物。這是高聰忠所喜愛的。擁有許多醫生親戚的高聰忠也說,其中不少人都很羨慕他的生活,因為醫生似乎總是侷促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裡,能接觸到的面向比較窄一些。此外,高聰忠認為自己在經濟上雖算不上富裕,卻也足夠過舒適的生活,土木工程師這個職業,對他來說,是個既能兼顧家庭生活,又極富挑戰性的工作。

為了實踐社會責任而回到台灣
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erkeley)取得博士學位後,高聰忠先在Woodward- Clyde工程顧問公司擔任工程顧問,之後更任教於加州州立大學聖荷西分校(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很多人覺得奇怪,當年的他為什麼會放棄美國高薪的工作,回到台灣來呢?當時,除了繼續留在美國或是回台灣之外,還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積極地邀約高聰忠前往任教。有這麼多薪資豐厚、名望頗高的工作可供挑選,高聰忠依然選擇了回到薪資微薄的台灣來。「因為,我一直認為,當年在美國的工作,其實對社會沒有太大貢獻。在工程公司時,都在作一些電腦分析的工作,說不上對社會有幫助,雖然可以賺很多錢,但是總覺得自己沒有盡到社會責任,自己那種希望回饋社會的心,一直沒有辦法滿足。」
希望經由自己的工作為國家社會做些事情的高聰忠,回到台灣後,先是進入了亞新工程顧問公司。在職的十年期間,他隨時注意著自己如何能夠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也接下了幾個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工程,例如:台北鐵路地下化、台北捷運系統設計、北二高、高速鐵路台南到高雄段的工程設計等等。其後,由於高聰忠認為,顧問公司在工程上並沒有那麼深入實際的施作,想知道一個工程的設計是如何被實際建造出來的他,於是選擇加入東怡營造,擔任總經理一職,期間他也參與了台北捷運中和線的施工,從中獲得許多關於工程現場的知識與經驗。

踏上高鐵的旅程
1997年,高聰忠加入了台灣高鐵,至此開始了他做『業主』的經歷,並且對於所謂計畫的執行,有了相當完整的了解。

談到計畫與團隊的整合及管理,高聰忠的臉龐立刻煥發出光彩。在高鐵的十年間,高聰忠曾與許多國外顧問公司的工程師合作,對於國際上如何執行合約等事項,多所了解,也因此累積了相當深的管理經驗,他說:「後來我發現,管理中國人的方法,一樣也可以用來管理外國人。」高鐵公司成立初期,大部分工程師皆為外國人,台灣工程師無法取得與他們平等的地位,這一點,讓高聰忠倍感挫折。而這五百多位外國工程師也總是聚集在一起,自成一個團體,很難讓台灣人接近,更別提管理了。高聰忠一直希望能找到機會,讓這些外國工程師理解,台灣人也能做事情、也能做管理。最後,他取得大家的信任,全權負責高鐵基礎工程的建設,包括土建工程、車站工程、鐵道工程、維修基地工程等等。這個過程中,有著讓今天的高聰忠臉龐發光的體歷。

管理,是怎麼一回事?
該如何仔細訴說這段經歷呢?如果我說,高聰忠靠的是一份不卑不亢的態度、一顆不慍不怒的同理心,那麼各位應該會覺得小編的文字太過矯情吧?但是,這就是事實。高聰忠在高鐵的工作期間體認到,管理的精要意義在於:居上位者不能有英雄主義、不能凡事以自己為大。「所謂的管理,就是要讓事情完成、讓專業及技術人員可以做出他們的理想;而所謂的管理者,則是要支持(support)你的團隊,讓他們能夠盡情發揮;管理者要像一個僕人一樣,全力提供底下團隊所需要的,讓事情能夠完成。」高聰忠娓娓道來。這,便是他的哲學。管理者,要謙卑如僕人一般,全心支持手下的團隊、全力提供他們所需、並適時給予鼓勵與讚賞。而高聰忠也很高興地提到,竟然有人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那就是撰寫《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一書的詹姆士˙杭特(James C. Hunter)。書中提到的倒三角形僕人式領導模式,更是讓高聰忠心有戚戚焉。《僕人》一書中也提到,人,是無法管理的;人,需要的是領導,而領導人的工作是非常崇高偉大的。這一點,所有居上位者都應該謹記於心。

高聰忠把自己的管理心得整理出來,寫成講義,並為高鐵公司的工程師們上課。在2007年的聖誕節前夕,他收到一位曾經在他手下服務的外國工程師寄來的電子郵件,除了祝福他聖誕快樂之外,這位工程師還提到,即使離開了台灣高鐵,他依然把高聰忠以前上課的講義放在現在的辦公桌上,有需要時可以隨時翻閱,並提醒自己如何做人處事。一說到這兒,高聰忠嘴角浮現了欣慰的微笑。

受到挫折,卻更有體會
之前提到,高鐵初成立時,團隊中有很大部分的族群是外籍工程師,而台灣人與他們的互動仍是頗有隔閡,甚至有階級上的差異,這一點,曾讓高聰忠感到沮喪、壓抑、挫折。「但是這段受挫、受苦的日子,卻讓我更確定了自己的信念。說服別人,不需要大聲嚷嚷;管理,也不是去苛責怒罵。而且,經過了這段日子,我更加能夠捨棄不需要的東西,也越來越懂得去過簡單的生活。」高聰忠說,這就是佛學裡所謂的『出離心』。看在高聰忠眼裡,台灣高鐵就是一個花花世界的縮影,身在其中的有些人汲汲營營地追求名利、勾心鬥角、玩弄權術,他在搖頭嘆息之餘,更深刻體悟到何謂佛學中所說的『苦集滅道』。高聰忠在咀嚼品味了自己的苦之後,更能理解其他人的苦,而這樣的體會,讓他更想要去幫助別人離苦得樂。「我對那段痛苦的日子非常感恩,所有困苦,都有它的價值。」

小編很好奇地問高副總,難道他都不會生氣的嗎?高聰忠笑了笑說:「在這個大千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現在的我已經過了生氣的階段了。」改變別人是很困難的,高聰忠只是默默地做,靜靜地發揮著以身作則的影響力,「或許改變他們不是我的責任,我只能自己做好,讓那些願意接受我幫助的人,得到好的影響。」遇上沒有能力的人,高聰忠絕對不會剝奪他的機會,而是盡力幫助、指導;遇上了刻意挑釁的人,高聰忠說:「屢勸不聽,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現在的高聰忠,期許自己能培養更高的耐心,「看到其他人在做害人的勾當、結黨營私,其實他們可能也很痛苦啊,我對他們是憐憫,而不是憤怒。」有一位曾在高聰忠團隊裡工作的外籍工程師,有些時侯喜歡製造矛盾並從中得利,常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傷害高聰忠的事情。離開台灣前,他特地向高聰忠說了句『對不起』。「我對他說沒什麼好對不起的,這些事我都沒記住,讓他可以安心的回去。但是,他沒記住嗎?他一定都記得的。或許他失去的更多。」

如何做一位新時代的工程師?
對於這個問題,高聰忠沈吟片刻後說道:「我認為,一定要有信仰。不論哪個宗教都好,要有信仰,才能了解你人生的目的;人生有了目的,才會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一個漫無人生目的的人,很容易就把浮華世界的價值觀拿來作為目標:要賺很多的錢、要掌握權力、要能享樂、要開好車、住豪宅、坐頭等艙旅行…並且認為這樣就是幸福。高聰忠搖頭表示,這些只不過是眼前的物質享受而已。如果一旦把這些物質享受看成了人生目標,那麼一步步下去,人就會成為物質的奴隸。或許一開始很愉快,但是慢慢被物質束縛住,像是穿上了瘋人院裡的束衣一樣,愈爭脫束得愈緊。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楚自己的人生目的,並且盡量去過簡單樸實的生活,而工程師是很可以過這樣生活的一種職業。」高聰忠如是說。土木工程是絕對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工作的,而在合作之下所完成的工作,常常可以帶給人心極大的滿足;一個滿足的人,便能夠過著愉快的生活,而愉快的生活,又往往能讓人產生極大的動能去影響別人、幫助別人。這,就是高聰忠的幸福人生循環論。一個愉快的工程師,能夠抱持著讓大家共同享受的理念來建設;而一個愉快又正直的工程師,則能夠在施作工程時,考量到環境的保護以及使用者的安全;一個愉快、正直,又有愛心的工程師,則能以支持的態度去領導自己的團隊,讓其他人也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一個有信仰的工程師,一定可以過著快樂且利他的生活。」高聰忠如此信心滿滿地說。

工程師的使命是什麼?
高聰忠認為,工程師是依照『理』來做事的,凡事有憑有據,再加上專業的技術,便可以創造出優良的建設來造福大眾;如果能再加上對人際關係的處理,讓團隊發揮出全部的力量,對社會的貢獻就更大了。「以宗教的角度來看,鋪橋造路就是很大的功德了,更何況如果能因此激勵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大家產生和諧的互動,不是更加功德圓滿了嗎?」菩薩心腸的高聰忠如是說。

高鐵對台灣的意義
台灣本島全長三百多公里,總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全島的大眾交通運輸系統規劃,應屬鐵路最為適當。高聰忠認為,高鐵是台灣相當需要的交通工具,不但連接南北,也具有改變台灣生活形態的能力。高鐵的規劃以便利台灣西岸、串聯台灣南北為主軸,未來再陸續在周邊發展出更多的鐵路、捷運系統,形成一交通網絡,如此一來,發展大有可期。如果大家能多利用大眾交通系統,減少車輛的使用,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更可以節省長途旅行的時間。這,就是高聰忠對於高速鐵路在台灣的願景。即便目前高鐵的配套措施並不完善,常遭人詬病其車站偏僻荒涼、治安堪憂,然而,一旦沿線車站漸漸發展出捷運、鐵路電聯車等轉運系統,交通方便後,附近城鎮也可以逐步繁榮起來,最終達成便利眾人生活的目標。高聰忠說,在全世界的公路興建經驗中,新公路(鐵路)剛完成時的運量一定是不足的,但通常在三年之內,公路(鐵路)沿線附近的城鎮都會漸漸發展起來,一旦工廠進駐、住宅區形成,交通需求便增加了。「高鐵很有競爭力,將來一定是很好的。」高聰忠非常有信心地說,目前的高鐵仍在等待其他交通系統的配套措施,只要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交通網絡,對台灣全島的運輸,一定會有極大的貢獻。

高鐵與航空
農曆年前便傳出遠東航空出現財務危機的消息,而從今年三月起,又有三條國內航線停止營運,這讓原就處於嚴峻考驗中的台灣航空業,更是雪上加霜。許多人將航空業所受到的衝擊歸咎於高鐵的通車,不過,這也只是表面上的原因之一罷了。小編日前讀了一篇刊登在聯合理財網上,名為『沒有直航,就沒有春天』的文章,恰恰符合了高聰忠對航空業困境的看法。他認為,航空業面臨前所未見的寒冬,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政策尚未完善的問題。台灣島內的空域有限,起降的間隔時間太短,無法讓飛機發揮在平飛時的最大效率,對能源的消耗更是一種浪費。最初的計畫是兩岸三通後,以高鐵來取代台灣島內的航空運輸,讓這些國內線飛機來回台灣與大陸之間,而台灣本島則靠完善的鐵路交通網絡來聯絡;然而,由於政策問題,三通遲遲未能實現,造成各家航空公司原本摩拳擦掌購置來的新飛機飛不出去,而高鐵卻先通車的錯置狀況,其實許多人也頗感莫可奈何。不過,樂觀的高聰忠表示,未來這樣的狀況一定可以改善。

高鐵所面臨的批評
談到目前社會媒體對高鐵表現的評價,高聰忠認為,公共工程本來就理當要面對社會大眾的批判,高鐵也不能例外,應該要盡快習慣來自各方的批評,學會處理問題,並持續予以改善才是。雖然高聰忠的職責僅在於規劃、執行與管理高鐵的工程計畫,經營面的問題就非他專長了,但他說,高鐵現在就像是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還在學習各方面的經驗,也希望大家能多一些耐心,給高鐵時間來成長。

目前最想做的事
已在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教授『專案整合範疇管理』的高聰忠,從本學期(96學年度下學期)開始,也即將在臺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教授相同的課程。他最希望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在土木工程幾個領域中的經驗,全部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這,就是所謂經驗的整合,也是高聰忠在這麼多年的土木工程師生涯中,最寶貴的資產。

給土木學子的話
人生除了追求物質,還要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自己要去求得兩者的平衡。而土木工程師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快樂、也幫助別人快樂的工作。如果這樣一個工作是你想要的,那麼,歡迎你來到土木的領域。要記得,一個人要是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是枉然,因為一切所做的事情都無法連貫起來,擁有一個完整的意義。通常,我們都只看得到眼前,卻不去思索生命的意義,等到老了,才發現,人生也不過如此。讓自己擁有一個平衡、簡單、愉快的生活,那麼,你自然就會對身邊的人發揮正面的影響;懂得誠心為他人付出,你的人生,才會有深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