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
     

《土木工程即文明工程》(III)

土木工程與人類主流文明的誕生 -- 築城部分

文/圖: 洪如江

「生活」與「安全」是人類最重要的兩件事,前文已經討論生活與糧食問題相關的灌溉工程部分;本文介紹「安全」問題相關的「築城」部分。

「築城」,可以分築「戰鬥之城」、築「戰術之城」、與築「戰略之城」。

住家的房屋,是生活的處所,也是安全最起碼的工程,遮風避雨,防阻野獸及惡人入侵。房屋的門戶,聚落周圍的拒馬、柵欄、圍牆,步兵野戰時的鐵絲網、沙包堆、散兵坑、壕溝、小碉堡、等等,都可以是「戰鬥之城」。

鄉村的大碉堡,城市或城邦的城牆、護城河、與城堡,客家的圍樓、等等,都可以是「戰術之城」。中國五胡亂華之時,一大群中原人士,南遷福建南部與廣東北部,稱為「客家」。客家人所建「圍樓」(或稱「土樓」),極具生活與防衛功能。古代歐洲國家的城堡(citadel)、中國北京的紫禁城、王府、以及高牆圍起來的所謂園林,除了防衛功能之外,兼具區隔皇室(或貴族、富豪)與平民或被征服者。許多城堡的護城河,也是另一種型式的城;其中,吳哥寺(又稱小吳哥、吳哥窟)的護城河寬達190公尺,是個人所見之最寬者。

客家圍樓(土樓)全景 (王鑫教授攝)
客家圍樓內景 (王鑫教授攝)
北京紫禁城城牆 (洪如江攝)
北京紫禁城護城河 (洪如江攝)

台灣住宅的圍牆及鐵窗之多,世所少見;近年來,台灣也流行建設以「堡」為號召的超級豪宅、門禁森嚴的社區(gated community);固為安全之需要,其實也兼具區隔的作用。

中國的萬里長城,隔離中原的「農耕文明」與塞外的「遊牧文明」,達兩千年之久,為「戰略之城」。

戰略之城:萬里長城 (洪如江攝)
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裕關 (洪如江攝)

二次大戰之前,法國沿法、德邊界建「馬奇諾防線」堅強工事,作為隔開法、德兩國的戰略之城;但開戰之後,德軍以空軍及大砲佯攻馬奇諾防線,吸引法軍主力增援,另以坦克部隊沿事先建妥之高速公路,繞經比利時(中立國,但無堅強軍力,當然不受侵略者尊重),以閃電作戰之勢,迅速攻進法國;此一事件之後,傳統之城牆,已經失去戰略與戰術防衛的功能,但在野戰或巷戰,作為「戰鬥之城」仍然有其功能。

金門的軍用隧道,曾經駐紮十多萬兵力,包括巨砲、坦克車、軍醫院、等等,達數十年之久,發揮極大功效;823砲戰之後,戰略意義大於戰術功能。

拱壩(土木工程中相對高貴的結構物),不但可以攔水供發電、灌溉、自來水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文化古蹟及藝術品。中國甘肅省武威天梯山大佛寺之前建構一座拱壩,以免上升的湖水淹浸大佛寺。

廣義的築城防衛,也可以包括防災工程,但因將有「工程與防災」的專文,故不在此加以討論。堤防,本來是為了防洪;但台北市的許多鋼筋混凝土防洪牆,加上共構的高架橋,在一年之中,發揮防洪功能的日數不多;卻發揮「圍城」(一種非典型圍城)的效應,阻隔市民親近水域(河川)的機會,難怪中央研究院拒絕建造堤防,拒絕圍城。又台灣城市之中,許多住宅建高牆及鐵窗以防盜,把自己圍在高牆及鐵窗之內,建構世所少見的另一種「非典型圍城」奇觀。近年來,許多學校在拆除圍牆或降低圍牆。治安有所改善可能是原因之一;個人判斷是心牆在消失中,有利社會和諧,有利文明躍昇。許多都市更新與都市設計案,被要求留置相當比例的開放空間,被要求降低圍牆的高度與封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