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
   
友善列印

 

南洋理工大學歲月2009 — 走遍新加坡 (1/2)

撰文‧土木四 李晨偉

我是土木系四年級的李晨瑋,在2009的夏天,藉由系上的安排前往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交換了兩個月。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中最進步的國家,自從1965年獨立以來,成功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快速,使新加坡在世界上成為一個重要的據點。新加坡有三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南洋理工大學(NTU)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台大和南洋理工的簡稱剛好都是NTU,在這裡學習的過程以及在新加坡的生活,都豐富了我的所見所聞。

一、前往新加坡的第一步
系上在四月左右會有公告,鼓勵系上學生前往新加坡工讀實習。今年因為金融海嘯緣故,補助金額無法像前幾年一樣充足,但是在南大會有提供經費、加上我們省吃儉用,也可以整個暑假收支平衡。每個人都聽說過新加坡很乾淨,又很進步,而且這次是兩個月,可以完完全全體驗,並非旅遊似的走馬看花,也希望透過這次經驗來拓展自己的想法與視野。

二、南大見聞
南洋理工大學因為蓋在山坡上,所以樓層非常複雜,一開始去都會迷路兩三個禮拜,面積也相當大,所以都會有接駁車來往捷運站以及穿梭在校內。因為南大是英語授課關係,吸引了相當多的國際學生來就讀,馬來人、印度人、中國人、中東人、西方人,各式各樣的人種在這裡都看得到,從一間餐廳有各國料理攤位也能了解新加坡多元文化特色。

我有去旁聽南大幾門課,全英文上課關係,都得非常仔細聽課,有時候課程會有人在錄影,以便放在網路讓缺席的人補課。教授也未必都是新加坡人,有不少從中港台或其他國家聘來,各教授的英文腔調都不同,剛開始聽了會很吃力,漸漸會習慣,單字量不足的話,就是自己該努力的了。

新加坡一學期只有13週,台灣則是18週,但是他們的學分要求比較多,也要學生去實習等等,有工作實習經驗。一般新加坡大學生畢業大部分會投入職場,有少部份去國外留學,國內碩士班博士班幾乎都是外國人。學習都是利用英文,所以每個人英文都很流利,增加在新加坡就讀的學生很多競爭力,雖然腔調可能比較特別,也使用英式英文,久了就可以適應。據說新加坡籍學生一學期學費約台幣七萬,若是外籍學生會更貴,台大學費只有對方一半不到,所以我們應該更珍惜所擁有的學習資源。

三、腳踏車企劃案
我所屬的研究室是Transportation Lab,指導教授為Wong Yiik Diew。研究室中有三位職員,平常很照顧我們台灣交換生,研究室內的器材實驗,更是相當完善,有很多瀝青鋪面製造設備、檢測儀器等等,也會有其他國家的人來參觀學習。職員都維護的很好,台大的交通器材就沒那麼完整,也是可以值得我們借鏡的目標。

至於我的教授Prof. Wong(左圖即為我與Prof. Wong之合照),他是一個相當熱情的人,很關心學生,雖然他是華人,但是中文說不流利,加上我的菜英文,有時候教授講的東西我會聽不懂,或是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想法,但他都會很認真聽,也都慢慢寫給我看。我也常常在懊惱自己的英文表達不佳,導致平常遇到教授都不知道該怎樣和他講話,和之前在台大與教授滔滔不絕談話截然不同,怎麼想都還是自己得加油才對。

關於我的學習計劃,Prof. Wong在第一天就告訴我,新加坡陸上交通局(LTA)有個企劃案,要研究腳踏車的行為,因為腳踏車的設備在新加坡尚有很大發展空間,政策也仍然不足,政府希望趕快進入這個研究領域。因為腳踏車在新加坡是很新的研究,據說我還是第二個開始研究腳踏車的人。這企劃之後還會有一位印度研究員Jamal以及兩位大四的專題生加入。

我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教授給我很多參考資料,他希望我著重在「T字型路口」 腳踏車的行為,他指引我方向,但是詳細細節沒告訴我。我得從網路搜尋資料或是參考以前的論文,來想出自己的研究方針。在南大待了八週,週五教授固定會和我討論,每週也都有交出一份幾頁的報告。我先從腳踏車停車位、腳踏車穿越道等等其他政策下手,新加坡的腳踏車法令和台灣有些不同,得先了解基礎的習性之後,才能進一步發展。後來還向研究室借了攝影機,親自跑去路口附近的高樓,由上往下拍攝影片,觀察腳踏車與行人的穿越狀況。剛開始屬於文獻回顧部份,找到相關資料閱讀即可,之後做到研究內容時,難度卻突然增加不少。

四、跨越研究障礙
有一陣子遇到了瓶頸,拍好了影片,卻不知道到底要如何取數據,要取什麼數據。那時候很沮喪地面對教授,他卻依舊鼓勵我,要我好好加油,下禮拜的討論在看看情形。那時短暫的挫折,不知道該怎麼辦,無助的狀況之下,天天早晚就只能盯著拍攝好的影片看。「紅燈停、綠燈行」這樣簡單的道理,我得從中挖掘出研究數據來。只好先紀錄一小時內各綠燈時向中穿越的腳踏車數,這過程非常的瑣碎,要把影帶放慢,左右手都拿著計數器在數,有時還要一直倒帶,盯著大螢幕的眼睛都快跳出來(左圖即為我所觀測的十字型路口)。

在紀錄的過程中,突然腦袋就開竅了,不知道為什麼影片看久了,就會有很多統計的靈感出來,趕快拿起筆紀錄下當時的idea,我對騎腳踏車的人做了分類、量測號誌時向的長短,也統計腳踏車行走的路徑,而這些路徑確實影響腳踏車、行人、車輛三者間的微妙關係。在當週我也主動做了一份簡報,連續幾天都到晚上還在製作ppt,繪出路口簡圖以及利用動畫方式呈現,事先也都把英文報告內容寫下來,雖然來不及背稿,但是照著稿念,發表我的統計成果,讓教授還有Jamal都印象深刻。在那次之後就更清楚之後的研究發展,教授的肯定也讓我增加許多信心。之後做專題的大四生問我,做研究會不知道怎麼辦時,我告訴他們:「影片看久了,自然而然就知道可以做什麼了!」

最後我做了兩次簡短的英語簡報,也交出了一份研究報告,教授說這可以讓以後的人用來參考,有時想到都覺得很好笑。Jamal還問了我些做ppt的技巧,這些複雜動畫、繪圖能力等等都是我大學以來慢慢累積的經驗而成。這個腳踏車計畫目前仍在進行中,希望在南大繼續研究的夥伴們,能順順利利完成計劃案,改進新加坡腳踏車發展。《接下頁

1 / 2

 

 

 

 

 

 

 

 

 

 

 

 

<連絡我們>
Copyrightc 2009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02)3366-4342 傳真:(02)2739-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