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
     

風災、水災,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身為土木人,當然不能自外於國家如此慘重的災害打擊中,許多土木系教授親身前往災區勘查,還有更多教授們也希望能藉由研究防治未來災害的方式,來盡一份知識份子的責任。杜風,則希望能提供教授們一個空間,來向外界發表他們對此次風災的看法與建議。

由於大多數教授們皆公務繁忙,除林美聆教授與周中哲教授特為杜風撰稿之外,杜風另收集了媒體採訪土木系諸位教授的發言,整理並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在杜風上刊載。



林美聆教授

今年八月的第二個星期,中度颱風莫拉克及所引進的西南氣流,重創了臺灣南部多個縣市,造成多達三百多人的死亡與失蹤。仔細觀察這次受災地區所造成的各項破壞舉凡破堤、淹溢、道路損毀、橋樑斷裂、坡地崩滑及土石流,無一不與環境有關,也無一不與土木工程有關。大家在震驚與哀傷中,也漸漸省思到底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和應該思考的…more


周中哲副教授

莫拉克所帶來的豪雨沖垮了全台八座橋梁,災害之鉅更甚921地震,周中哲認為,這些橋梁在設計時所預估的洪峰標準低於莫拉克的雨量,是原因之一。不過他也表示,當年在做橋梁設計時,完全無法預料到全球氣候變遷的速度如此之快、程度如此之劇,以致於本來該是百年洪峰標準的橋梁提前斷裂。然而,莫拉克的洪水量為每秒二萬七千粒方米,已經是平均兩百年才會出現一次的超大洪水,周中哲也建議,相關單位應該開始重新評估橋梁的洪峰標準,並增加橋梁支柱的高度與寬度。 《more



李鴻源教授

「有人問,如果這場雨下在台北,結果會如何?」李鴻源認為,台北地區的洪水預警系統相當不錯,如果這場豪雨真的下在台北,情況應該不會像南部如此手忙腳亂。此外,好的預警系統,背後一定要有完整的資料庫,但過去大家都不重視資料的蒐集,比方說福衛二號天天飛過我們上空,其所收集到的龐大資訊卻都沒有成為國土規劃的憑據。再加上水利署所公告的淹水潛勢圖,以及水保局的土石流潛勢圖,一方面民眾不知道這些資訊跟自己有什麼切身的關聯,另一方面,這些資訊出來後,後續工作該由誰來進行,也沒有明確的責任歸屬與任務指派…《more


鄭富書教授

鄭富書說,自1999年921大地震後,臺灣的危險土石流溪谷便大幅增加,再加上臺灣地處板塊擠壓帶,土質較鬆散,一旦發生土石流,其量體通常都會比其他國家高出二十倍之多。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的一條土石流,等於其他國家的二十條!」因此,他大聲疾呼,政府應該進行全流域的土石流監測,才能避免如同此次這般規模的土石流災情發生…《mor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