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
     

災害、環境與土木工程—風災後的省思

撰文‧林美聆

今年八月的第二個星期,中度颱風莫拉克及所引進的西南氣流,重創了臺灣南部多個縣市,造成多達六百多人的死亡與失蹤。仔細觀察這次受災地區所造成的各項破壞舉凡破堤、淹溢、道路損毀、橋樑斷裂、坡地崩滑及土石流,無一不與環境有關,也無一不與土木工程有關。大家在震驚與哀傷中,也漸漸省思到底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和應該思考的。

目前看到國家防災科技中心(NCDR),所整理的資料,以數種不同降雨量化參數討論,莫拉克颱風均高居榜首,而以統計來看,降雨更是超越兩百年頻率以上,但是大家如記得,去年九月辛樂克颱風,眼看著廬山綺麗飯店傾倒至河中,埔霧公路眉溪淹溢,土石流及崩塌阻斷多處的景象。依NCDR資料,近年來導致嚴重災害的侵台颱風數目相較二十年前及三十年前大幅增加,降雨量也一再破表;那麼長時間的強降水,可能會成為我們不時要面對的現象,而兩百年頻率祇是統計上的表示方式而已。面對這樣的自然現象,我們所要思考的應該是怎樣能使自然現象不致於造成災害,或即使造成災害與財產損失但損失不大,並確保居民安全無慮,這就是減災的策略。

從自然環境的觀點,坡地崩坍、土石流及洪泛都是自然環境的現象,如果不是這樣,無法形成目前大多數人口集中居住的沖積平原。那麼如果針對可能容易發生崩坍、土石流或洪水的地區,我們可以事先調查瞭解,並減少在這些高潛勢地區的開發使用,自然就可以減少當這些現象發生時所造成的災害與損失。而所謂高潛勢地區的調查,正是屬於土木工程的專業領域;同時藉由國土規劃與土地合理使用的手段,達到減少在高潛勢地區的使用及減災管理。目前有些國家基於對於環境保護及減少災害,陸續採行更積極的方式,例如荷蘭還地給海、瑞士還地給河、美國東岸前幾年曾有拆運河還沙洲之案例。這樣的作為,應是基於與自然環境共存的思維,而人的力量無法與大自然抗衡,以廬山溫泉區為例,1994年道格颱風淹溢河谷,與去年辛樂克颱風幾乎一致,而今年莫拉克颱風又導致了同樣的淹溢,便是自然環境條件,原來是溪水行水的地區,自然是要淹溢的。

其次在工程設施的部分,我們固然可以採用提高堤防及排水防洪的設計標準,土石流及坡地整治工程的規模提升等方式,同時也應體認到,我們沒有能力能達到無限防災的工程規模,即使工程專業技術與能力能夠達到,但全面性如此的施作工程,不是我們的經濟能力能夠負擔。美國聯邦災害管理署對於工程防災性能有明確要求,而全面性提昇各項工程在防災上之考量是有必要的,但是不一定是造得更大、更堅固。例如道路選線選在每逢颱風必中斷處,應以改線方式即可提升防災能力;橋樑亦有同樣現象,此外減少河道落墩,基礎耐災、耐土石流衝擊之考量等,均可提升橋樑之防災性能,這樣的作為,也同時破除了在災後重建的迷思,如果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在每次受災的地點重複改建,那麼就失去了重建的真意。而工程耐災設計及防災性能的提昇,需要有對環境及致災因素之瞭解為依據,這也是未來更需要努力的目標。

一次風災,造成巨大的損失與傷痛,也讓我們看到大自然的力量和身處環境的脆弱,面對未來可能的劇烈自然現象,我們需要對自然環境有更多的瞭解尊重與工程防災效能的提昇,才能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創造適合於生活居住的安全空間,而這也是土木工程專業人員要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