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
     

土木工程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3/4)

虞兆中

七、土木工程教育的未來展望

由於科學技術的與時俱進以及能源物資的日漸短缺等因素的挑戰,迫使人人企求更多更高的知能,且因人類生活水準普遍的提昇,多數人亦有興趣來享受高等教育。所以各國高等教育的在學率逐年上升是勢所必然的。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會有不少國家達到Martin Trow 所定的普遍化階段,即在學率到達50%以上。美國紐曼(Newman)報告中說,將來的高中畢業生所面臨的問題不再是是否升,而是立即升學、以後升學、間歇升學的考慮。這個看法我認為將同樣適用於未來的國民中學畢業生。很可能在接受教育的時間安排上不取集中一口氣讀完的方式,而寧願分散為若干段落的人會愈來愈多。這樣他可以在需要或願意時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受教育時間因分開而拉長,卻終身都有接受教育機會。至於再教育當然更是一輩子的事了。關於站在教育的立場,未來的高等教育和工程教育應怎樣改進,亦都曾經有所研討。下面是幾己見端緒的發展:

1) 學校的服務化與多樣化:

第六節中提到的英國的多元技術學院是一所學校致力於服務化和多樣化的一例。推而廣之,將同一系統的學校為配合學生不同的需求亦可分成不同的類別。西德的職業教育就己經實施這種做法,他們在這系統中設有七種不同的學校:

(1) 職業學校:屬於職業義務教育,學生一面在企業機構投師習藝,同時到職業學校上課。

(2) 職建立學校:屬於職業推廣教育,並設部分時間制課程。

(3) 職業基礎學校:施以職業基礎教育。

(4) 職業專科學校:與職業學校不同之處是在校內施行技能訓練。

(5) 專科學校: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

(6) 高級專科學校:招收國民中學畢業且已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

(7) 高等技術學校:亦稱工程師學校,招收技術中學畢業生。

同時西德的中學系統中亦有偏重職技教育的學校,如國中階層的實科中學,高中階層的職業綜合中學、技術中學等。

為廣泛供應讀書進修的機會,在傳統的學校形態之外,增闢途徑恐怕是必要的。目前有些國家努力推行的所謂無牆大學和開放大學正是這種要求下的產物。

無牆大學顧名思義是打破學校的界線,教室不再是獨有的學習場所,學習的活動延伸到工廠、企業單位、政府機關、田野,甚至家庭中。教師也不限於在學校長期支薪以教育為職業的人士。教學的內容著重於校外的實務和經驗。

開放大學是運用大眾傳播體如電視、廣播、電影、報紙、以及視聽教材或函授等方式,並利用附近的圖書館、資料館、博物館、科學館、視聽教育館等社會設施來開設課程。學生不須去學校上課而同樣可接受教育並獲得學位。且課程富彈性,可因應社會的需要及時開設或調整內容。教師也不一定是大學教授,可能是工程師、企業家或政府官員,亦可集體教學。學生的年齡更不受限制。英國的空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ir)和美國的中美大學(University of Mid-America)都是辦得有聲有色的實例。

在知識成長更快,變動更多的未來,課程內容將更傾向於怎樣學來替代學什麼。尤其是無牆大學、開於大學這類學校,學生大多有自動自發的求知熱忱,課程也應該以研究性的作業為主要活動。因此,為幫助學生們解決他們學習上的困難,為給他們作多方面的服務,資訊中心的設置將是今後學校不可或缺的措施。

2) 高等教育任務的探討:

關於今後大學的任務,下面兩項文件所顯示的意見也許值得注意:

一項文件是美國卡尼基高等教育委員會在1973年發表,標題為「趨近紀元二千年代美國高等教育的目的與執行」的報告,對於高等教育的任務,在原則和實施上有所建議。他們認為高等教育的目的應該是:(1)增植個人才能,(2)配合經濟成長,(3)促使政治健全,(4)提供社會服務,(5)從事純粹的學術研究。在執行上要做到:(1)為人才的啟發、培養、成長供應良好的環境,(2)為教育公平的達成採取適當的措施,(3)為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供應良好的環境,(4)為社會評鑑供應充分有效的條件。在功能的發揮上,他們強調大學應為多目標多功能的機構,功能可以相互銜接亦可以相互競爭,但都應該是相互補益的。功能須有凝聚性,對於整個計劃,沒有貢獻的不應附增,沒有傷害的不應裁減,來消除功能間的矛盾和不稱職。

另一項文件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會在1978年所通過的「改革大學課程的指導分針」。他們的基本看法是: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應該能想,應該能表達,尤其是文字的表達;應該了解知識的如何成長;應該對於世界、社會、自己有所鑑識;應該對於以往的文化和本國以外的文化有所鑑識;應該重視道德和倫理方面的修養;應該對於某些知識領域有深入的認識。因此他們建議大學核心課程的內容須包括:文學與藝術,歷史,哲學含倫理學、政治哲學等,社會科學含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等,自然科學含物理科學、生物科學、行為科學等,數學以及外國語言與文化。並特別強調寫作的訓練。

上述二項資料所揭示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把大學教育的視野超越了專門學識的研究和傳授的範圍。大學對於國家社會的健全和進步負有多方面的使命,所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就必須有這份認識與對國家社會的高度責任感。

3) 高度教育多種學位的構思:

學位是表示能力的一種證明,對於學習的人亦有鼓勵作用。今後個人學習的時間既有分散的趨向,多設學位,較細的劃分段落,便不無意義了。美國有些人士提出將高等教育分作六個期段,設六級學位的構想。亦即在現行的學士之前,碩士與博士之間以及博士之後各增一級。這六級學位是:

(1) 專士(Associate Degree):1873年英國首先採用。189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亦曾用過這名稱,當時是指一階層的研究工作人員。現在用為初級學位,頒予修畢二年制職技課程的初級學院或社區學院畢業生,或在四年制大學中完成前二年課程的學生。早在1912和1916年史蒂芬學院和堪薩斯初級學院都曾先後頒發了這項學位。

(2) 學士:十三世紀,歐洲用來表示持有這項學位證件的人有參加大學教學工作的權利。1636年哈佛大學創校後,訂明修業四年期滿畢業的學生獲頒此學位。今仍頒給大學畢業生,修業時間可為三年或四年。

(3) 碩士:十二世紀巴黎大學用以稱呼教師。哈佛大學曾用來給繳付學費在校做了一至三年研究工作的人,沒有什麼學位的意義。1858年密歇根大學始用為學位的名稱。至今被世界很多大學所取用。今後仍將肯定它是進入研究所完成初期要求的證明。這階段有補充和延伸大學教育的作用,並注重專業性的課程。

(4) 研士:(Intermediate Graduate Degree):這學位曾經哥倫比亞大學在1938年和西北大學在1965年先後創議提出,用以授予在取得碩士學位後繼續在研究所從事研究一至二年,於某種領域獲有高度知識的人士。擁有這項學位便同時取得博士學位候選人的資格。

(5) 博士:這學位在1861年就被耶魯大學使用,頒授給在研究所完成學業,對專門領域有高深研究並有學術貢獻的人士。這學位的意義自此確定,而後亦將不作改變。

(6) 高級博士:現行英國的科學博士可以說是屬於這個層次。美國普林斯敦在1930年設立高級研究所時,招納已取得博士學位的學人從事研究工作,並稱之為博士後研究。之後,各大學才有博士後研究員或類似的職稱,但不是學位。將來希望訂定標準成為正式的高級學位。

這項六級學位的構想,不失為符合時代的需要,段落亦相當合理,很有可行性。 (請接頁4)

1/ 2 / 3 / 4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