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
     

土木工程就是文明工程(XI)
土木工程與經濟
(3/3)


文/圖 洪如江

七、 路網節點的經濟繁榮

各種道路網絡(network,公路網絡、鐵路網絡、水路網絡、空路網絡、各種道路所交織的網絡)的節點(node point),其經濟必然繁榮。

在水路網絡節點方面,地中海的雅典、伊斯坦堡、威尼斯、馬賽、等等,地中海─紅海─印度洋─遠東一線的開羅、喀拉蚩、孟買、加爾格達、曼谷、新加坡、雅加達、馬尼拉、香港、廣州、等等,大西洋的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倫敦、利物浦、漢堡、紐約、里約熱內盧、等等,太平洋的舊金山、洛杉磯、東京、大阪、天津、青島、上海、基隆、高雄、等等,長江水路節點的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等,幾乎掌握了世界上的大部分經濟活動。

空路興起之後,上述水路網絡節點的大部分也是空路網絡節點,更加繁榮;一些不在水路網絡節點的大城市,例如巴黎、柏林、羅馬、莫斯科、維也納、新德里、漢城、台北、北京、芝加哥、華盛頓、聖保羅、等等,常常也是陸路網絡及空路網絡的節點。

在台灣的西部平原,兩條高速公路、12條東西快速道路、加上兩條鐵路,所構成的陸路網絡,在節點的城鎮與村落,經濟日益繁榮;不在這一網絡節點的城鎮與村落,經濟日趨衰退。

台北市,大眾捷運系統的節點,或捷運線與主要街頭的節點,例如台北總站、西門、公館、新店、板橋、淡水、忠孝復興、市府、等等,人潮洶湧,周圍房地價格上漲。

台灣,必須成為世界性交通運輸網絡的重要節點,才有不會被邊緣化。

八、 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區位與土木工程利基之所在

歐亞大陸,面積最為寬廣,幾乎全在北溫帶,物種(包括人類)易於沿相近緯度遷移,方便文化交流與文明接觸,因此,強盛的文明古國,除埃及之外,全在歐亞大陸。中國與中亞的來往,可能早在3000BC,而中國的絲綢,經由古陸上「絲路」(Silk Road)輸往希臘,可能早在500BC。印度盛產歐洲必需的香料,經陸上「香料之路」輸往歐洲,可能不晚於中國絲綢的輸往歐洲。但自西元1300年代起,回教勢力興起,切斷歐、亞大陸交流的古陸上絲路與古香料之路;歐洲各國`與亞洲大陸的交流轉向海運。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空運興起,逐漸發展至今日航線密布全球的狀況;歐、亞大陸之間的快速交通運輸,目前還只靠飛機。

近年來,「高速鐵路」(HSR)相關科技的進步,車行時速已經超過400公里。不久的將來,車行時速超過500公里的高速鐵路並非天方夜譚;軌距加大(至寬軌),鋼軌加重,機車性能升級,都有可能;這種車速,已經向飛機速率接近,而安全性更不是任何其他運輸工具所能及。而且,由於石油價格高漲,軌道系統的「單位耗能成本」遠低於公路系統者,已說明於前。

將來,歐亞大陸將再度成為人類文明躍昇的主要劇場。未來歐、亞交流的交通運輸工具,最可能是單位耗能成本最省的新一代(時速5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絲路」(HSR Silk Road),其東西向軸線可能有三:

● 北線:由聖彼德堡、莫斯科,沿西伯利亞鐵路之路廊至海森威,至於是否延伸過白令海峽(建白令海峽大橋)至美洲,另當別論;

● 中線:沿古陸地絲路,由上海至歐洲;

● 南線:由倫敦至越南(河內?)。

在歐洲,建直布羅陀海峽大橋連接歐、非兩大洲。

在歐亞大陸三大東西向「高速鐵絲路」軸線之間,可以建設許多南北向或斜向高速鐵路,形成歐亞大陸的高速鐵路「網絡」(network)。在網絡「節點」(node point)的城市或地區,經濟必定繁榮。

「高速鐵路網絡」與「空路網絡」交會的節點城市或地區,其經濟必定更為繁榮。個人意見:未來土木工程的利基,就在歐、亞大陸的「高速鐵路」網絡。

九、 現階段及未來土木工程對台灣經濟躍昇可能貢獻之處

土木工程,尤其指灌溉工程與築城(居住及防衛),在人類文明誕生中應居首功。道路工程、自來水與污水下水道工程、城市工程、與防災工程,對人類文明的演進,也居重要地位。

台灣,自來水尚無法生飲;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率尚不及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等國家;不少危險教室尚待改建或補強;三大機場(桃園、青泉崗、高雄小港)尚未與城市捷運系統連接;東部鐵路尚未完全電氣化與雙軌化;許多城市尚未建立捷運系統。

台灣西部平原,從比較長期的全球觀點看起來,其實只不過是一個「城市廊道」(Urban Corridors或Megalopolis,Florida,2006)而已。準此,台灣西部平原交通運輸系統的捷運化與城市捷運系統的建設,應是發展的重點之一。

抽蓄發電是目前儲存大量電力的惟一方法,日月潭的兩個抽蓄發電系統就是最明顯的證據。台灣其實還有多處可以開發抽蓄發電的良址,其中,翡翠水庫抽蓄發電計畫最值得優先進行,以其最接近用電中心:台北市。

今(民國97)年0718卡玫基颱風侵台,西南氣流的降雨中心發生在平地,並造
成城市街道水流成河的現象,以後也還可能再度發生。加大排水溝及抽水站的容量,功效有其限度,財務負擔有其困難。個人認為城市不透水面積的比例為最佳選擇,兼顧防災、環境、與短期內增加公共投資的諸多優點。具體建議為:
(1) 逐年將車行街道及人行步道的鋪面,改為透水鋪面,參考日本東京銀座大街與表參道的透水鋪面。
(2) 增加城市中公園、綠地、池塘與開放空間的面積,以涵蓄豪雨之水。

十、 結 論

土木工程建設對經濟的真正貢獻,在於衍生更進一步的經濟活動與產業升級。

美國1930年代的胡佛壩工程所提供水與電力,不但使拉斯維加斯成為美國最大的金雞母之一,對美國西部幾個州(尤其是南加洲)的經濟,貢獻更大。
台灣在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不但使台灣脫離貧窮的困境,而且使得台灣的經濟起飛,成為全世界稱讚羨慕的奇蹟。

受到新一代資訊科技的影響,土木工程也在追求「速度」、「品質」、與「良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高速鐵路,只要坐過高速鐵路列車的人就能明白,不需要多作解釋。潤泰營造興建一萬坪的高科技廠房,只要100天,對支撐台灣經濟的高科技工業,著有貢獻。

受到全球化趨勢的影響,跨國(甚至於跨洲)的重大土木工程建設興起。英法海峽隧道工程及倫敦巴黎間的高速鐵路,開其先端。丹麥與瑞典的國際道路(橋樑為主,加丹麥端的人工島及隧道)繼之。將來,跨越歐、非兩洲的直布羅陀海峽大橋(或隧道)工程,與跨越亞、美兩洲的白令海峽大橋工程,有可能會在最近的幾十年內實現。

將來,歐亞大陸,以其氣候環境與地理環境,將再度成為人類文明躍昇的主要劇場。未來歐、亞交流的東西向交通運輸工具,最可能是單位耗能成本最低的新一代(時速500公里以上)「高速鐵絲路」(HSR Silk Road)三條,加上許多南北向或斜向的高速鐵路,形成歐亞高速鐵路大「網絡」(net work)。在這一大網絡「節點」(node point)的國家或城市,經濟成就必然耀眼。在這一個「願景」(vision)之下,南韓必然追求與北韓和解,日本也想建造日、韓海底隧道,希望其高速鐵路能夠連接高速鐵絲路的北線,經西伯利亞到歐洲。

台灣各工程機關,其實多有長期發展的構想與規劃,但許多不在長期規劃的工程建設,由於民意代表及地方的要求,或由於主政者的短線操作,臨時插隊擠進最優先的行列而風光登場,例如一些小型機場、許多漁港、利用率不足(甚至於持續衰退)的公路、「蚊子館」一類的工程、「短命的工程」(圖七),嚴重排擠台灣經濟發展的資源。以工程促進經濟活動,不可病急亂投醫;否則工程作業期間的經濟活動只不過是一時的興奮劑而已,反而有害。

圖七-短命工程之例:用不到五年就面臨拆除的圓山二橋 (洪如江攝)

 

參 考 文 獻
杜牧(825),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各科學工業園區網頁。
拉斯維加斯政府網頁及www.LVCVA.com
Diamond, Jared (1997), Guns, Germs and Steel, Vintage.
Florida, Richard (2006), “The New Megalopolis.”, Newsweek, July 3~10,2006.
Kennedy, Paul(1987),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漢文本(世界強權的興衰)由王保存與陳景彪譯,風雲時代出版公司出版。
Pennell, J.P.M. (1964),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1 / 2 / 3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