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103 期 國際交流

行走台灣

張宇晨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姓名:張宇晨
學院: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下系
交流學校:台灣大學
同濟指導教授:丁文其教授
台大指導教授:卿建業教授

 

 

 

台灣之行真的很快就要結束了,這幾十天發生的種種仿佛就在眼前。這一行,感受很多,感慨很多,感動也很多,雖不能說對台灣大學、對台灣有著多麼深刻的理解,但這個我將融入兩個月的地方,已然成為我精神的組成部分。在這裡,我遇見了台灣,在這裡,我認識了台大,在這裡,我發現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

 

 

台灣的人

常言道:「一方水土一方人。」不論至何處,和當地人的相處總是一種瞭解當地,迅速融入當地生活的不二之選。台灣大學非常貼心,不僅為我們一行人特地請了土木工程學院的呂良正教授作指導,還安排了兩位曾經本科階段就讀於同濟大學的學長來為我們答疑解惑,同時做生活中的指導。在赴台後呂教授就為我們介紹了台灣大學的土木工程及教學特色,讓我們對台大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除此之外,每位同學在台灣大學都有專屬的導師,讓身在他鄉的同學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

我的導師是卿建業教授,是一位集睿智與沉穩為一身的智者。在來到台灣大學的第二天,他便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請我吃了一頓飯。那天我們聊了很多,從專案內容聊到兩校教授,從各地飲食聊到國家大事。飯後還向我介紹了台灣大學的各式建築特色,親近之餘還帶些小幽默。同研究室的師兄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幫了很多的忙,甚至拿出了工作中的電腦來借我使用,讓我感受到了無比的關懷。

正是這一點一點的小事讓我對台灣的人們有著特別的好感。同樣再後來的生活中,慢慢感受到台灣人的生活律動,親近而禮貌。有同學在聊天中表示在台灣快把這輩子的謝謝都說完了。相處的氣氛十分融洽,人也普遍不會急躁,連路怒症都少了很多。在這裡,機動車禮讓行人是一件太正常的事情。對各種人群的關懷也會多很多,不僅是孕婦人群,老人群體,還是殘疾人,都有著非常完善的關懷制度,車廂裡的愛心座位基本沒有年輕人去坐,公共場合常備的哺育室,殘疾人出行的配套服務(曾經見到了殘疾人坐地鐵,在手扶電梯壞了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封鎖了人行樓道,用專門給殘疾人輪椅設計的爬樓機器花了15分鐘把他護送上來)。也許這就是台灣,想想也挺希望自己在未來生活中保留一絲從容,保留一絲尊重,保留一絲台灣。

台灣的事

其實遊學本身在遊也在學,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多元化的思考能力,培養出國際化的視野。我們此行也不例外,行走台灣成為了這此行程多姿多彩的一筆。

 

 

台灣和上海相比,距離赤道更近,也就意味著更加炎熱的氣候。從離開台北開始,驕陽似火,整個人被太陽照得有點不太自然,好在台灣的魅力一直支撐著我,成功地繞了台灣一圈。

台灣是一座有故事的島嶼,台北、台中、台南每座城市都有它獨特的記憶,同時由於沒有受到過多的破壞,使得這些歷史遺跡保留了下來。在有著深深被人們修建媽祖廟天后宮上的飽經歷史風霜的木雕震撼的同時,台灣南部地區還有著海同珍珠的墾丁地區。這並不是我第一 次見到大海,但我在到達墾丁海邊的時候還是頗為震撼。浩瀚的海平面被分成了多個區域,顏色也層層遞進,大氣而多彩。

在行走台灣的旅程中,同樣令我感慨的還有這裡的獨立創作精神。第一天進入桃園機場,便被發送了一個藝術觀賞指南,說明在未來一個月內台北的藝術展示中心節目,月刊。來到台大又參觀了這邊的音樂會,話劇等等。深深感覺台灣的藝術獨立創作精神非常值得學習,有很多的小眾歌手還有畫家,依附在酒吧,在文創中心,綻放著自己的光芒。

 

 

小處自有大不同

雖說兩岸有著同樣的根源但還是有很多很多的不同。感受著台灣,感動於人情味,感慨於時間飛逝。

再見了,台灣。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