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研究,一生的專注與熱忱:羅俊雄老師專訪

編輯小組  土木四 邱瑀倫、土木三 吳其錚

微雨的秋日午後,羅俊雄老師撥冗與杜風短暫的會晤,讓我們得以一窺他堪稱傳奇的求學歷程和生命軌跡。羅老師微沙啞的和藹嗓音趕走入秋臺北的氤氳,侃侃而談時眼睛裡也閃著藏不住的學者風範。

羅老師在土研大樓系辦會議室接受編輯小組的專訪

初入土木領域|聯考一試定終生

時逢大學聯考的時代,跟很多學生一樣,當時的羅老師並沒有明確的目標,依照自己的成績落點填去了中興大學的土木系。讀著讀著因為覺得對流體力學不那麼上手,又對結構方面還算有興趣,便就此奠定了自己往後人生的方向。

大學畢業|在本土的繼續深造

羅俊雄老師從中興土木畢業後,因考量家中環境的因素,並沒有申請出國攻取碩士、博士,而是選擇就讀國內的研究所,並考取了臺大土木所結構組 (另外還有力學組)。當時與他同屆的只有四人,其中一位是林聰悟老師,但林聰悟老師其實也是老師輩,當時羅老師修計算機程式都還是林老師教的。因為人數不多,不能砸了招牌,師長們的期望也很深,那時候讀研究所其實還頗感到有壓力。

在碩一的時候羅老師還沒有指導教授,而是到碩二時,拜入茅聲燾老師門下,由茅老師指導碩士論文研究。那時候,茅聲燾老師才剛由當時的系主任丁觀海老師禮聘回國,很年輕,才三十出頭的年紀便接著丁觀海老師之後擔任系主任,對於研究和指導學生方面是出了名地嚴格「其實我修茅老師的課也沒有修得特別好,就想說盡量學。」羅俊雄老師謙虛地說。當時羅老師固定每週找指導教授meeting一次,最初因設想茅老師擔任系主任系務相當繁忙,羅老師在meeting一開始會就前一週的內容稍做回顧,但茅老師就會直接打斷他「這些上禮拜都說過了,直接跟我報告這禮拜有什麼進度,做了什麼新東西或是有什麼問題?」顯見茅老師儘管系務繁忙,對於學生的研究進度仍有相當的掌握度,對學生的要求以及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在順利完成碩士班學業之後,羅老師獲得中央土木系錄取為講師,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的執教生涯。教了兩年書後,有感於新的技術、理論不斷提出,基於對專業知識更加精進的渴求,羅老師有意以在職的身分再回到學校進修;適逢那時候臺大土木博士班成立,在茅聲燾老師「什麼在職進修?唸博士就好好唸博士」的強烈建議之下,羅老師便申請回到臺大土木繼續攻讀博士。

在羅老師就讀博士班期間,有件關於茅聲燾老師帶學生的軼事:當時博士班剛成立,系上空間也比較有限,碩士生是沒有自己的研究室和專用座位。因為同學們反映,茅老師便馬上想辦法在土木館三樓清出了一間研究室的空間供碩士班同學們使用。之後的一週內,茅老師時不時會到研究室看看同學們的狀況,只是每次去到研究室幾乎沒有其他的同學在使用。那週之後,茅聲燾老師便把那間研究室收回了,一方面是感到同學們並不珍惜老師想辦法幫他們爭取到的資源;二方面茅老師對學生的期許是希望他們要在任何地方都能做事、能夠專心,將來出去不論到哪裡都能有處變不驚的素養。研究室收回後,茅老師在自己的研究室裡擺了一張小桌給羅老師使用,羅老師笑道「他就是要我電話如果響了幫他接一下。」

博士畢業不曾停下腳步地持續精進

完成博士學業的那年暑假,已經當完兵的羅老師其實還沒有很明確人生規劃,幾乎是天天在工學院圖書館 (現在土220對面那間化工系的研究室) 看書。當時其實中大頗有意找羅老師再回中大任教,但正好碰上茅聲燾老師安排了要去美國訪學一年的時間,系上便與羅老師簽了一年的合約在臺大以講師身分資格授課,茅老師並將自己的辦公室借予他。

意識到這一年的可能性與其重要性,羅老師知道自己必須把握機會,更加精進研究,並展現自身的價值。當時剛好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蔡義本教授、茅聲燾教授及UC Berkeley研究地震工程的大師 Prof. Joseph Penzien在羅東研究強震的陣列記錄,羅老師遂每週向其索取一些數據資料來進行分析、研究。剛好也是那年,Penzien教授來系上訪學,系上幫他安排了一間辦公室正好在茅聲燾老師辦公室的對門,羅老師在數據分析上有時遭遇問題或不懂的地方,便會去敲Penzien教授的門,和他請益;隨著敲門的次數漸漸增加,兩人討論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之後更約定固定每週六的meeting。

隔年五月,Penzien教授在臺灣舉辦國際地震工程研討會,也請羅老師在會議上發表他們分析強震的陣列記錄的這篇研究;那是羅老師第一次使用英文發表、解說自己的研究,而且還是在這麼一個大的場合,但也使他的研究開始被國際所看見。而羅老師發表的場次,茅聲燾老師也就在臺下,聽著自己的學生簡報,倒是沒有多表示什麼,只是笑笑,那大概就是這位嚴師對羅老師研究成果、能力最大的肯定了。

首次出國|迎向世界的第一步

Penzien教授在五月底就回UC Berkeley了;臨別前與羅老師約好,要羅老師在臺灣等他,一有機會就聯絡,找羅老師一起來美國來繼續研究上的合作。沒有讓人失望, 在1982年七月,Penzien教授確實送來了好消息,邀請羅老師到UC Berkely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還記得到美國的當天正是美國國慶日呢!」羅老師笑著說。

羅老師在Berkeley期間,完成了他的第一篇也是後來被廣泛引用、相當知名的國際期刊論文。原本只專注於研究資料的他,對論文撰寫其實還是比較生疏,是Penzien教授後來手把手慢慢指導論文的英文寫作、文章應該有什麼樣的架構、如何凸顯研究的貢獻和重點、用詞遣句等等。「每個禮拜Penzein教授和我在UC Berkely North gate附近的一間咖啡廳裡meeting,」羅老師跟我們分享「透過那些過程我也更加了解研究該如何進行、如何將研究的成果呈現、表達出來。」

在UC Berkely的博士後研究計畫告一段落後,Penzien教授需要再另申請新的計畫,以作為留聘羅老師的薪資。但要等到計畫申請結果確認中間有段空窗的時間,所以羅老師同時間也向UIUC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提出申請前往從事博士後研究;或許因為研究的成果和先前在研討會上的表現逐漸被注意到,羅老師成功申請到UIUC博士後研究員的職位。「我覺得跟指導教授沒什麼不好講的嘛!」羅老師說「那時候我也很直白和Penzien教授說我無法等那麼久,問他我能不能申請別的學校。後來申請上了UIUC也立刻就跟他說。」Penzien也建議羅老師到UIUC繼續從事研究,希望他在那裡有更豐富的資源,好好發展。

回臺任教|在地深耕,作育英才

結束了在UIUC博士後研究的工作,1983年2月底,學校剛開學之際,羅老師回到了臺灣。原本有意回到臺大任教,但因為當時系上暫無職缺,又逢中央土木唐治平教授延攬 (先前羅老師在中大擔任講師時,唐治平教授即是系主任),羅老師便又回到中央大學開始擔任副教授。而在中大任教的這五年半期間,羅老師也獲得了第一次的國科會 (後來的科技部前身) 傑出研究獎。

羅老師在中大任教時,每週六都還是固定會回到臺大工學院圖書館找資料。一次從新生南路公車站走到土木系館的路上,邱昌平老師叫住了他,說葉超雄老師在找他,要羅老師提供他的資歷,打算找他回臺大任教。那時羅老師在中大正準備提升等教授,葉超雄老師建議羅老師在中大升等教授後再申請回臺大會比較好,於是羅老師便在1988年升上教授後,返回臺大教書。「對中央土木其實蠻不好意思,也很感謝中大在那五年半時間的栽培」那時中大校長極力希望挽留羅老師,但後來的發展也證實羅老師在臺大確實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機會,羅老師本身的實力、對研究的投入原本即已受到高度的認可,他也在回到臺大任教後的第三年即接任臺大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任。

國震中心|希望國震中心讓國際人看得見

在臺大一直到兩年前 (2018年) 羅老師70歲齡滿榮退,這三十年之間,老師又三次獲得科技部/國科會傑出獎的殊榮,並在1997年接任葉超雄老師,成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以下簡稱國震中心) 的第二任主任。被問到當時接任主任對國震中心的發展願景,羅老師說「我希望國震中心能被國際看見。」1999年9月21日,九二一大地震重創臺灣,國震中心對於災後復原、房 (校) 舍補強以及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投入了許多的心力,也大幅提升了臺灣在地震工程研究方面的能量和國際能見度,羅老師則是謙虛地將成果歸給團隊「當時調查、資料整理就是分配給各組負責的老師、研究人員去做,而大家也都盡心盡力做得非常好!」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國震中心對於臺灣在防災工程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彙整、提供的資料、研究成果,確實讓國際看到羅老師領導之下國震中心堅強的研究實力和對於地震工程技術發展的貢獻。

2003年,自國震中心主任卸任之後,羅老師也擔任了一年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簡稱災防科技中心) 的主任,但相對於國震中心主要專注於工程技術的研發,災防科技中心的業務在於防救災工作的實際落實,其中涉及諸多不同行政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和介面處理。羅老師自覺主要的興趣和能力還是在於研究、行政工作非其所長,故在擔任了一年災防科技中心主任的工作之後便辭請由陳亮全老師接任。

赴美任教|體會臺美教育差異

羅老師2018在臺大退休後,同年8月,羅老師的公子Kenneth J. Loh延請羅老師到UC San Diego (羅老師的公子現為UCSD結構工程學系的副主任),在三個quarter期間教了三門課。「雖然我訪問過很多間學校,但我其實沒有真的用英文教過課,」羅老師跟我們分享在美國授課的經驗「一開始蠻挫折的。」三門課分別是Statics (靜力學)、Dynamics (動力學) 和Signal Processing (訊號處理)。羅老師提到,在教靜力學的時候其實壓力很大;因為像這種基礎課程在美國都是由大師級的教授來開授,一堂課可能有一百多位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有時候同學問問題或是羅老師在回答時可能會有些理解上的困難,外國學生們可能也比較不適應我們所接受過的本土訓練方式。「不過在教Dynamics and Signal Processing的時候就有好一點。」羅老師說,因為人數較少,比較容易照顧,相對學習品質也好一些。

在UCSD的三個quarter到去年底結束,而後今年初因為疫情選擇返臺。帶著過去一年在美國授課的衝擊和經驗,羅老師詢問周中哲老師是否能讓他在臺大開一門課,結合美國和臺灣的教學方法,周老師也欣然同意 (這學期羅老師所開授的課程為「訊號處理與頻譜分析」)。「美國的教育方式和我們本土真的很不一樣,我以前在課堂上都只講理論,」羅老師說「但在美國他們寧可你講七個理論,然後每個理論都派一個作業練習,而不要你花時間教了很多個理論但卻不確定學生有沒有真正吸收。所以現在課堂上我會比較focus在理論的應用、提供同學們matlab的程式碼,讓他們了解這些課堂上講授的理論,實際上可以怎麼樣來執行、運算,希望理論和習作可以更為並重。」
而在指導研究生的部分,羅老師一直以來都是透過有點像讀書會的meeting形式和同學們互相分享、討論讀過的論文,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持續地吸收新知,同時也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在meeting時,和指導學生們互相交換意見,學生也會提一些構想,羅老師再以經驗來判斷這些想法的可行性。羅老師也提到,由於以前在臺大所開授的課程大多是研究所、高年級的課程,沒有開什麼大學部的課,有些可惜,通常臺大大學部的同學比較不認識他;因此在研究所,羅老師所指導學生都是外校的學生為主。不過,像羅老師的高徒之一張家銘老師的碩士論文就是羅老師所指導,其實大學部也是就讀本系 (B87)。

給學弟妹們的話|專注所學,不受侷限

羅老師說自己就是有種不服輸的個性吧!在學生時期,羅老師除研究自己的主題之外,也會想多看看其他同學的研究。「我們臺語有一句話,就是呷飯裡不要看碗外,」羅老師說道「你要專注自己的東西,然後把它做好。但只專注一項事物也往往會被侷限,所以看到別的新東西其實也可以多去了解,視野才會比較開廣。」因此羅老師推崇跨領域的結合,不要僅僅受限在土木,像是地震工程,其中也涉及許多高科技的應用,譬如影像處理、信號處理等技術其實都是可以與傳統的工程理論相輔相成。但羅老師也提醒大家別走火入魔,專注所學仍是最重要的;貪多務得卻都沒有深入了解,可能會變成個半調子。此外,羅老師也跟我們分享他很喜歡翻期刊 (就像他和學生的讀書會討論論文那樣),每翻閱有看到有興趣的標題就會繼續看看摘要,一邊假想如果是自己碰到這樣的題目會怎麼做,再往下看別人的作法有什麼不一樣,如果有不一樣便一定是有什麼技術或是新的想法在裡面,如此精進並激勵自己持續學習、持續成長,必將有所收穫。

Conduct the wind turbine vibration test in NCREE (together with Prof. C.M. Chang, Dr. S.K. Huang, my students and some foreign students. (April 2015)
Participate the 2015 SPIE-Smart Structure NDE conference in San Diego, CA (with my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