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木構造設計的幸福

B05 蔡柏威

  「做了這一次實作,才知道我們平常在圖紙上劃的十公尺的東西有這麼大!」學長這席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盪。

轉眼中,我在臺大土木的四年結束了。

經歷了大一的土實cornerstone,蓋了人生第一座結構模型、並且上震動臺,讓我們的「高塔」嘗嘗0.5 G 的滋味;飛過了大二的結構流力實驗,也是系上俗稱卡周,又稱基實keystone,展開第一次跨校系合作,與成大建築和成大水利,利用了暑假第一週,蓋出了一個水上漂浮花園,可惜到現在已不見了。

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那一年的實作。首先,我上學期先參加了頂石 capstone,設計了一個土木研究大樓地下室的屋頂;下學期,在卡老師的慫恿下,參加了木構造設計,因為他答應說會真的蓋出一個1:1 的模型。其實從大一開始,每年都一直看到系上學長姐做出的銀杏橋,很希望可以做一個比較「長久」的作品,很開心在大三時有機會圓夢,做了一個看起來會比較「長久」的構造。

「實作」,是我們系上最近幾年正在積極推動的一個環結,而且也是我超愛的課程,因為能夠自己手做,能夠運用所學,真正蓋出一個東西,真的很爽。實作課程也是cp 值最高的課。

大三上時的capstone,有幸邀到系主任來討論我們屋頂設計,他霸氣的說出一句話:「我們系上一年實作預算是三百萬,相信全臺灣沒有任何一土木系比我們還多!」

大三下時,我們在水里的木工廠進行了一週的工作營,將我們這一學期的嘔心歷血的設計,努力的從白紙變成一個活生生的木構造建築物。從一開始學期初的14 人修課,大家慢慢討論,做了建築模型,也做了結構模型,終於出了一個教授們可以接受的。我們又為了這一個模型,花了好幾週分工,慢慢的將它拆解成幾部分。再來是前往鐵工廠「德碩國際」的週末,我們跑來工廠,請工廠的師傅幫我們製做鐵件接頭,又是花了一整天。


在德碩國際的工廠

在5/27這天來到了水里木工實習廠,這是臺大實驗林下面的一個單位,專門出產臺大校內的木構物品,從我們的木桌椅、宿舍的床、校內的櫃子等等,還有幫實驗林做精美的垃圾桶,造價兩萬喔!在此,讓我深刻體會到臺大的資源真的很多。

我們很幸運,臺大有一木工廠讓我們在此撒野七天,讓我們使用他們設施與器材,請他們師傅處理我們雞毛蒜皮的問題,更能忍受我們把工廠搞亂,不小心把師傅專用的工具拿去用,或是自己的工作要暫停下來幫我們喬機器等等。

這七天下來,施工困難重重,每天要跟天氣搏鬥,祈求老天爺不要下雨。因為一下雨,所有事情會被托到。在一開始還沒有感覺,因為還在處理材料的階段,但到後組裝時,天氣是一個超大關鍵。

第一天拿到木頭之後,我們先刨光,把木頭放入機器裡面,刨成我們需要的厚度。而有人開始先做「柱」,當木頭刨完後,就先上膠,拿去機器上壓壓出曲型。

我們的柱子是拱型的,所以需要使用實習工廠的一個特種機器,幫我們把柱子壓成那一型狀。據卡老師說,那一機器是實驗林為了銀杏橋而採購的。柱子要壓約一個晚上才會定型。

第二天我們把木頭依材質程度分類,然後把不能用的長度切掉。因為我們需要的木頭要很長,像我們的屋頂的跨距長達十二公尺,我們為了達到這一個長度,需要進行一「指接」的動作,在每條木頭的邊邊用機器挖縫,之後用卡的,把一條一條木頭接起來,才會到我們要的長度。


接下來這幾天我們先把柱子從機器上卸下來,再去刨光一次,讓柱子表面好看、光滑。然後再把我們大樑放上機器。這是最複雜的一步,因為大樑是由十層木頭疊起來的,要讓十層木頭疊起來的方法就是要上一種膠,而且這一種膠有時效性,上膠完半小時內要放到機器上去壓。幸好那幾天有生力軍來了,富田老師帶著一名學長來幫忙。上膠與壓需要全部人下支援,一半人上膠,另一半人把上好膠的木頭放上機器來壓。

我們共有四個大樑,機器一次只能壓兩條大樑,所以我們要分兩天處理。據實驗林說法,這是他們壓過最長的樑。

富田老師也下來幫忙

當我們在等大樑定型時,我們先處理已經壓好的柱,我們請師傅幫我們切成我們要形狀,再切縫,讓我們可以卡鐵件接頭進去,這樣就可以一直搞到晚上,因為切縫完,要馬上拿鐵件試插看看,若不行,要馬上再修正,現在回想起來,真感謝師傅願意為我們加班,幫我們切柱子。柱子切好後,我們開始「放樣」,就是要標示哪邊要鑽孔,這樣才可以透過鐵件,讓我們的結構可以組合在一起。

放樣

努力的把大梁彎成我們要的形狀

花了兩天,把四根大樑都壓成我們要形狀了,之後來了最麻煩的一步,我們要把樑的兩側刨光,把樑的寬削成我們要的寬度。原本是我們要用手刨,但那樣會花一整天,後來老師說服工廠把刨光的機器搬到戶外讓我們使用,我們就用搬的,把那四條大樑來回刨光。那大樑超級重,我們估算約250 公斤,我們所有學生與老師,加上工廠的幾位師傅都來搬。每個條要刨兩面,四條共八次,我們這樣就搬了一個上午,每次搬時,心中不斷的想:「我們腦袋到底在想什麼?!設計了一個這麼重的東西!」總算,費盡千辛萬苦,我們把木頭都削完後,我們再把這四條巨無霸搬的工地放好。但自從那天搬過那四根大樑後,我們覺得什麼東西都變輕了,以前柱子我們都要至少要四個才可以搬,從那天開始,我們都是兩個人搬。

那天下午天侯不佳,我們在廠內幫柱子放樣和鑽孔。晚上天氣雨停後,我們把鑽好的柱子搬到工地,把柱子組合起來。現在回想,鑽完孔時非常緊長,怕鐵件接頭會對不到孔位,我們用盡了各種技巧,讓螺栓可以順利插入鐵件。

6/1 吊車行的謝老闆來了,靠著他的幫忙,我們在雨中把大樑與柱子組合起來了。在滂沱大雨中,我們全部人都是穿著包頭鞋,頭戴安全帽,只有他,是光腳,安全帽反戴,帶著大家組合樑與柱子。只見他一邊把螺桿往孔喬,一邊說:「孔鑽的很不準吔」,雖然他一直這樣說,但每個鐵件都有螺桿塞進去了,而沒塞進去的,我們晚上加班時,用擴孔弄進去了。




6/2 謝老闆中午再度來幫忙,把我們中間的三角形鐵件也吊上去,這一次幸好天侯佳,沒出什麼大問題。吊上去,確認孔位都可以後,就洋洋灑灑的走了! 我們雖然所有東西都組裝起來了,但接下來是每一個鐵件、螺桿和螺栓確定鎖緊。有些鐵件老師覺得與木頭不夠近,還叫我們再鎖緊一點。終於,在下午兩點多,所有能鎖的東西都鎖好了,我們正式完工。最後一項「工程」,是將閔傑老師送的花束,鎖在柱上面,之後就讓大家拍照~



之後,大家吃個飯,行李收拾完後,回到我們成果前做心得分享。我個人是很開心的,經歷了兩個學期,快一年的時間,我們把這個計劃從上學期原本只是在圖紙上的紙上談兵,變成了一個觸手可及的東西。可以看一個計劃從無中生有,到最後開花結果,真的很幸運。

卡老師表示:「系上同學的實作能力一直在進步,從這幾年實作下來,他現在越來越願意放手給學生處理,之前放樣等等步驟,都要他親自處理,但現在,學生的能力有提升,可以由學生自已解決。」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佳宏學長的那一句話: 「做了這一次實作,才知道我們平常在圖紙上劃的十公尺的東西有這麼大。」

最後,在這一堂課感謝卡老師、富田老師、莊老師和晨軒助教指導,也感謝同學的協助與努力,祝大家畢業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