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得越多,看得越多,就會越有深度」 — 專訪108年青年獎章得主江軍 (營管組R02)

編輯小組 土木四 林照傑

108年《青年獎章》選拔人數參與計有352位,經預審 (依基本資格、相對條件表現暨附件資料等) 後推薦216位參加初審,初審委員評核通過121位進入複審,複審委員評核通過62位進入決審,再由決審委員一致通過12位108年《青年獎章》得獎人。
走在舊館三樓的走廊上,陽光灑進窗戶。上一刻,我還在與老師談論著生涯規劃,下一秒,便遇到了他,戴著黑框眼鏡,充滿自信的笑容,以及那真切且深邃的目光。簡單的平頭,平凡上班族的襯衫長褲的他,卻有著一個不太平凡的人生,以及一個正在實現的夢想。他是土木所營管組R02的學長,他擁有著跟工程數學課本一樣厚的一疊證照,他是108年青年獎章得主 — 江軍。

江軍學長榮獲108年青年獎章得主與母親在典禮會場留影 (今年的得主還有田徑國手「臺灣最速男」楊俊瀚)

由前總統馬英九先生頒發獎座

從高中到大學,踏上建築與國際的第一步

畢業於大安高工,而後進入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並在大二時雙主修營建工程系。學士畢業後,即進入臺大土木所營管組。碩士班畢業後,因感於日本建築技術的進步、閱讀相關資料、文獻時對於日語的需求,江軍申請至早稻田日本教育研究科,修習日語一年,同時也體驗、觀察日本的生活、文化和工程環境 (海外留學的費用就是他自己工作所存,會在後文中詳述)。在日本的研習結束後,現在的他除了在劍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也在中華工程累積實務經驗。論及如何能夠同時攻讀國外學位並在臺灣工作,他表示他已在英國將必修的學分完成,並與教授討論希望能累積實務經驗,因此將論文的進行與工作實務經驗累積同步進行。這樣的生活或許勞累,但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現階段的目標,並做好踏出下一步的準備。

回憶高中時期,江軍笑著說:「我以前就不是一個很愛跟著老師指示動作的人,比起班上其他同學,綜合學科成績總是不算頂尖。不過事實上老師教的東西我是都懂的,只是那時的我總是想,完成規定跟學會知識,哪個比較重要?」對於許多同儕來說,不論是金手獎的國手也好、一般的同學也好,完成規定,並獲取好成績或許是學到知識的途徑。對江軍來說,他比較喜歡照著自己的興趣,照著想要了解,想要探究的那份熱忱與動力驅動學習。江軍在言談中也自嘲自己是個叛逆的小孩,不過在另一個層面上來說,他已經知道自己所要追求的是什麼,並一步步的往目標邁進。

進入大學後,便開始了江軍多頭馬車的生活。從大一便參加校外的服務性社團同時也兼顧課業。在系上,從大二建築系雙主修營建工程系,並加入系學會擔任會長,其後因為想要增進英文實力,又再選擇輔系應用英文系。當大家都以為江軍的生活已經被課務以及系學會的雜務埋沒時,他已經開始在朝外探索;大三時,錄取了美國加州大學 (Cal Poly) 波莫那分校的交換學生計畫。江軍說:「其實交換學生是個挑戰,也是個很難得的機會,尤其對於比較缺乏英文訓練的高職畢業生。會申請上交換學生其實也是在面談時與來自當地的教授相談甚歡,當下不畏懼的展現自己沒那麼標準的英文,給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難得的在競爭激烈的計劃中脫穎而出。」談到交換學生與在當地的生活,江軍也觀察到:「我發現美國的老師好像比較喜歡我這種學生 — 很敢問,再笨的問題都要問出一個所以然的個性。想當然的,多對話、多請教,除了有所學習以外,別人也更有機會透過談話認識你。當機會出現的時候,被記得的人便越有可能掌握得到。」在美國的生活,讓江軍開了眼界,看到了國外的城市與鄉村,看到了教育思考模式上的差異,也看到了一個先進國家的運作。回國後,一個問題便油然而生:「那落後的地區呢?那邊的生活又是怎樣?」

個性積極且很喜愛參與國際事務、服務活動的他,自2012年起也多次參與國際志工服務的活動。江軍與校內外的國際志工團,先後到了泰北地區與柬埔寨兩地區擔任志工。在泰北的鄉村,當時的志工團致力於教育服務、開設課程與活動給予當地小朋友教育與幫助。江軍回憶那時的情況,並說他並不熟悉教育,在沒有背景知識下,很難給予正確的因材施教,於是順應著當時的環境並加入自己的專業,他接受了村長的請求,在當地建築一座可蓄水的水塔。「在文明的世界,我們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建造水塔是一項非常簡單而理所當然的工作。但是在山上偏僻的鄉村,這些連濾水設備都不甚齊全、物資匱乏的地區,建築水塔對我來說無疑是一項挑戰。」最終與當地的工人請教,並採買大型塑膠桶與塑膠網等簡單的物資,藉由原始的過濾原理,他們完成了這項任務。而柬埔寨志工團對於江軍來說印象更是深刻,他們在當地除了推廣教育活動以外,也在鄉村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建了一所學校 (說是學校其實也只有兩間教室的建築) 給當地居民使用。兩次的義工旅行讓江軍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樣貌,也在這些地區體現了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所學與專長發揮在適當的時機與場所,為地區帶來建設與發展的希望。但也讓江軍感受到自己能力與專業的不足,更加堅定了對於建築的熱情所需的付出。

泰北國際志工服務講課

掌握機會,運用資源

大學畢業後,江軍算是少數同時具備建築與營建工程雙重學歷背景,他認為在建築與土木相關的基礎知識上,還需要再加上一層管理,才能將這樣的知識融會貫通。於是碩士班申請進入臺大土木所營管組,選由郭斯傑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在營管組的課業之上,江軍也馬不停蹄的參與相關的對外交流計畫,包含國際事務處辦理的北京清華建築交流營,或是Epson所辦的綠領菁英計畫至北海道參訪。江軍在過程中也對綠色環保等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後也拿到了美國LEED-AP綠建築專業人員的資格。在臺灣綠建築興起的時代,他已經取得了許多相關專業證照,甚至撰寫並翻譯了幾本綠建築相關的書籍。隨後,憑藉著證照與對綠建築專業的知識,江軍於2016年獲得教育部的推薦,至德國研習綠能相關的議題。在2017年時,又再通過遴選參加哈佛大學亞太國際關係會議 (HPAIR),與世界各國的年輕人深入探討永續發展議題。

教育部德國研習團-德國聯邦政府參訪

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事物,擁有多元國際經驗的江軍在訪談時也提到:「在從事這些事情時,獲得的不只是實務上的經驗,專業可以從書中獲得,但走出世界更可以讓自己可以獲得許多機會、更多的資訊,有時候更會有一些意外的小驚喜。」在這些國際交流活動中,江軍也交到許多擁有不同專長背景的朋友,以及有獨到眼光、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的大師級人物。江軍在結識了一群愛好國際交流的朋友圈後,也從其中獲得更多資訊,彼此之間互通有無。有時候不論是建築或是土木,要了解的並不單是技術層面而已;許多設計師或工程師可能因為知識不夠廣泛,對於工程以外的領域知識就顯得乏善可陳,回到工程面的考量也可能顯得不夠周全。

讓江軍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是在2017年參加長風基金會主辦的東京參訪活動時所認識的一位女士 — 妙玲姐。參訪期間,江軍在橫濱的臺商會聚餐上結識了這位妙玲姐,與她相談甚歡。之後,當江軍於準備赴日至早稻田大學讀日文,在準備住宿相關事宜時,他發現這位當時在參訪活動所認識的女士竟已在日本經營了30年的房地產。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江軍意外的在東京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入住地段及設施皆優質的公寓,也讓他放下了心中一個重擔,得以專心準備其他留學事務,專心學習日文。
經過臺大、參加大小國際論壇及至赴日本、劍橋大學留學,江軍認知到,臺大以及臺灣各所大專院校的資源其實很多,甚至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只是能否好好利用這些資源,便取決於自己了;他鼓勵大家要把握好機會,妥善利用這些經費及資源。江軍也提到「臺大的學生資質都非常的好,論腦袋比我行、論認真程度也絕對比我還要好,但我很敢衝、很敢想,有時候機會來了就剛好被我撿到。」

旅途中的小插曲

除了國際交流,江軍的人生旅程中還有一些小插曲。
畢業後,除了擁有工程的專業知識、背景之外,江軍也獲邀擔任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宜蘭縣政府與臺北市政府的青年諮詢委員。他認為,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的不公平,而他也希望能在體制內做出一些改變。在擔任青年委員的期間,碰到的不僅是公宅、創業就業、環保甚至政策研訂相關的議題。江軍透過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與其他青年委員間的討論,為市府及政府部門提供了許多對策與解決辦法。
在公部門這些公共事務的參與過程中,讓江軍十足地從一位工程師、建築師,跨足到社會科學領域。在這之中,江軍也了解到許多政府部門運作的難處。同時,他也希望能給予政府部門不同的思考角度,在許多制度面上,能夠更加同理民眾。例如在人才培育上,教育部提供了年輕學子出國念書的獎學金,但是不僅規定嚴格,提供的獎學金金額也有所不足,讓許多欲申請者卻步,也讓許多優秀的人才喪失出國進修的機會。江軍認為培育優秀的人才並給予獎學金,不應只是考慮學費問題,國外的物價以及生活的壓力也需一併考慮,才能使獎學金更有吸引力,並透過競爭挑選出優秀並有理想的學子圓夢的機會。又譬如,對於公宅分配的制度,除了一般的條件限定和抽籤之外,他也建議讓青年能透過青創、社會服務、環保、公共議題的回饋,更有機會能參與在公宅的管理、空間、設施規劃,讓公宅的設立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江軍學長接受許多演講的邀約,總是一席短褲、T-shirt、談笑風生,與中學生們打成一片!(圖為雄中演講分享國際交流經驗)

目前的江軍,希望自己能夠從頭開始,進入中華工程從現場的工程師開始了解工程的第一線,累積多樣且大型工程的實務經驗,並在完成劍橋大學的學業以後,邁向自己人生的下一步。

除了上述豐富的工作經歷之外,江軍的事業版圖還擴及了出書,目前他已是多本綠建築和技職檢定專業書籍的作者或譯者。「為什麼會想寫書呢?又或者說,在什麼機緣下,開始寫自己的第一本書並持續至今呢?」在江軍敘說完他的經歷後,腦海裡便浮現了這個想法。江軍臉上露出一抹微笑:「我一直都用一種叫做便利貼管理的方式督促我自己,把想做的事情,應該做的事情寫在便利貼上,放在我辦公桌前面,如此一來,我就會記得去做事了。我在過去便立下了一個志向,就是在25歲前,寫自己的第一本書。那張便利貼一直黏在書桌前,提醒著我夢想的存在。」

因緣際會下,當時擔任郭斯傑老師工程與法律課程助教,上課時協助訂購書籍「工程法律十講」,一心想著要寫書的江軍便接下了與五南書局打交道的任務,並在來往中理解出版一本書所需要的概念。憑藉著在綠建築上的知識,江軍開始了寫書的計畫,第一本書便是有關於取得LEED認證的綠建築相關書籍。在出版過程中,他表示寫書實在不容易,要把知道的知識告訴別人更是困難,除了要廣泛的理解,還要有系統的規劃與編排。直到現在,江軍仍努力於寫書、翻譯書籍上,繼續在臺灣推廣綠建築的知識理論。

 


受訪那日,江軍學長致贈近期所翻譯的書作「圖解綠建築」

 

下一段旅程

江軍在國際上的交流,對於自身學識與修養要求之高,他思考著如何讓自己能更上一層樓,讓自己能夠更精於專業,一步步地往目標邁進。除了毅力以外,江軍也分享了自己對於追求目標的一些想法。江軍說到:「如果你有一個目標要追求,但不知道該如何起頭的時候,或許參考成功人士的履歷是個不錯的選擇,就像是玩樂高一樣,一格一格的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堆疊起來,到時候,或許能夠獲得比原先更意想不到的收穫。」江軍接著舉了一個例子:「假如一個人想成為偉大的建築師,在徬徨時不妨參考他們的履歷,便會發現這些建築師大多都有在國外進修,取得碩士學位,那或許取得一個建築碩士學位可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利用模仿法把別人成功的要素列出,並一一完成,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當你全部達成時,搞不好會發現自己已經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未來江軍的模樣或許可以在他的人生經歷中略知一二。江軍在訪談時告訴我們,他的目標便是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建築師。他也笑著說:「我並不是一個對於美學很敏銳的人,因此在有了這麼多的經驗以後,我並不希望只是一個善於美學設計的建築師,而是成為一個能夠精於整合、善於管理,能夠聽取意見並做出結合設計、美觀、結構、使用性的建築師。」同時,他也提到臺灣的優勢,他認為夾在美日中三個大國之間,或許會有些狹隘,但同時,也正是我們發揮臺灣的優勢的機會,無論在接納性、技術、文化或市場的互通性上,皆是我們的優勢與機會,他也期盼能夠從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創造更多可能性。

「你有夢嗎?放手去追吧!」這句話聽來或許八股,但這正是江軍最佳的寫照。在他那燦爛笑容的背後,是他對於人生深刻的體驗與探索,談話中,也體現了他的眼界的深度與廣度。「當你走得越多、看得越多,就越有深度。」訪談尾聲,我們知道這位青年的旅途還未完成,在青年獎章後,他還會繼續往下一段旅程邁進,繼續探索,成就自己的夢想。


這次江軍學長 (中) 回系上受訪,在三樓走廊上巧逢當年在臺科大教過他的楊國鑫老師 (右一);而目前他在中華工程帶的越南專班實習生Nguyễn Dũng (右二) 也正好是許聿廷老師 (左一) 的碩士論文指導學生。訪談結束後,大家一同在走廊上留影 (我在左二)。

備註:

青年獎章為前總統蔣經國所創,自民國45(1956)年開始頒授,宗旨為「獎勵青年優良德行與傑出成就,表揚青年對國家社會之重大貢獻」,迄今已邁入63年。歷年計有七百餘位傑出青年榮獲這項最高榮譽,為青年樹立楷模,為社會提供學習典範。

 

 

江軍 簡歷 

榮譽:

108年中華民國青年獎章

國立臺灣大學利他獎

臺北市社會優秀青年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優秀青年

經歷:

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師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青年委員

臺北市政府第三屆青年諮詢委員會 委員

宜蘭縣政府第三屆青年諮詢委員會 委員

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 協力團隊成員

教育部 青年諮詢會委員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環境設計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

日本早稻田大學 日本語教育研究科 日文修習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建築研究所物業與設施管理學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學士/營建工程系學士雙學位/輔修應用外語系

美國加州州立理工 (Cal Poly) 波莫那分校大學 交換學生

麻省理工商業不動產投資證書學程

南非開普敦大學土地開發與投資文憑

著作:

室內空氣品質維護專責管理人員應試寶典

裝潢木工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秘笈

<世界名師經典>圖解綠建築

職安一點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檢定完全掌握

智取 建築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術科破解攻略

智取 建築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重點精解暨學科破解攻略

Google [G Suite] for Education上課趣:文件、試算表、簡報、雲端教室完全活用

LEED Green Associate綠建築認證

LEED AP BD+C建築設計與施工應考攻略

一種牆體用的吸音建築隔板 (中國新型實用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