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TSA in Taiwan 水利組心得

Topic: Real-time Water Monitoring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臺灣大學:蔡昉容(Michelle)、黃湘娟(Banana)、盧典(Louis)、王柏喻(Peter)、林耿萱(Wendy)、王映捷(Ying)
東京大學:Masato, Shintaro, Shu
首爾大學:Celine, Jeong, Shin

今年水利組的主題,主要討論在現今面臨水資源的危機時,可以如何善用智慧科技解決這些問題。各個國家各自有不同的難題要面對,比如缺水、水汙染、水資源的保留等等。藉由這次的三國三校交流活動,我們有機會可以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年齡相近,對土木工程領域有著同樣熱情的朋友互相學習交流。活動期間其中最特別的,就是能夠發現到與自己同溫層不一樣的觀點以及思考方向。在非學術的活動交流,相處過程中,漸漸在看似相異的彼此身上找到共同點,也是這樣國際交流活動中非常難得的收穫。這次的活動除了感謝日韓的朋友參與,也很感謝在臺灣主辦的所有夥伴,還有指導老師們。謝謝大家。


土木二 王柏喻 (Peter)

我記得在TSA面試時被問到一個問題,為甚麼想加入TSA呢? 我回答:因為暑假的時候剛好有空檔,而且我認為這活動對我們大學生很有幫助,可以跟日本韓國相同科系的學生有學術和文化上的交流,這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機會。就這樣,我帶著這種期待的心態開始跟三十個臺灣學生一起準備活動,我們準備各式各樣的表演、學術闖關、還有安排他們tour的行程……等等,當中我覺得最難的是,我們希望在表演中加入臺灣特色,這對平常在看著日本動漫、聽K-pop的我們來說,反而就變得需要絞盡腦汁了。此外,在TSA被分到水利組的我也同時在與組員們一同準備seminar要分享的: AI在水資源中的應用與發想。就這樣被驗收時程追趕的同時,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搭著機場捷運要去接機了。

等到了營期這幾天我才發現,英文是什麼,不是考試要背的7000單,也不是原文書上Reynolds transport theorem那一推算式旁解釋的文字,很單純地,英文就是溝通的工具而已,但從小到大,我卻沒有機會這樣使用,而真正使用了才發現英文好難~我要跟日韓學生聊天只能夾雜著中式英文和比手畫腳,但令人感動的是他們竟然都聽得懂。還有一聊了才發現原來各國文化差異還真不少,吃的東西還有生活習慣都不大相同,像是他們比起臺灣人超會喝酒,更可怕的是,他們竟然都不會醉,或是他們總是有一大堆的喝酒遊戲,讓每天的second party都非常的high。

我是第一次參加seminar,覺得十分有趣,有點像在聽演講,但講者卻都是學生,尤其今年的題目是AI在土木工程上的應用,我很感興趣,因為有很多新的科技都是我不曾想像過的,比如水利組有介紹到,有一種水質金絲雀,這種儀器方便輕巧,可以確認水是否可以飲用也會立即將這項資訊上傳產生一個群眾外包(crowdsourced)的水質地圖。看到各國的學生臺風穩健,很認真地在講解,教授們的提問與指點也恰到好處,是一次相當不錯的經驗。最後我想說的是,TSA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就像當初被問到為什麼想加入TSA的回答,這樣能夠與日本、韓國學生的互相認識與交流,實在是讓我抓住了這難得的機會。


土木四 林耿萱 (Wendy)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TSA,這次比較特別的是臺灣是主辦國,所以要準備的東西與態度和去日本或韓國參加活動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負責一些重要的項目,而我負責了今年新加入的活動─學術闖關,目的是希望在亂數分組中讓大家互相熟悉,透過實作讓土木變得有趣,同時也展現臺大土木重視實作的態度,我準備的內容是模擬水庫潰壩,事前需要先和郭技師商量土的來源,借實驗室,準備材料並多次試做,因為到了活動前最後的驗收我的遊戲似乎玩不太起來,我很擔心,還好在活動時還算順利,有看見大家帶著好奇的眼神期待自己做的土壩可以承受多少的水壓,覺得有成就感,有種自己的孩子被認同的錯覺。

等學術闖關結束後,我就帶著比較輕鬆的心情玩了,因為今年臺灣是主人,要負責記流程做雜事也要注意不要讓空氣安靜下來,時不時要找些話題,所以這次有激發英文口說的能力,真的是超常發揮了,讓我對口說又更有了信心,同時在聊天的過程中也檢討自己的不足,像是每次和韓國人聊天都覺得他們詞彙量很多,我想這是可以和他們學習的地方,TSA中最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果然還是每日的second party,今年我參加了三天的party,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大家都被訓練到很會玩遊戲,這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畢竟在臺灣和朋友聚還真的沒有玩過甚麼遊戲,之後我參加了別的聚會就教大家玩了我學的遊戲,發現回響還不錯呢,學會玩遊戲真的很實用哈哈,今年的farewell party也很好玩,去年因為設備有問題,整個冗,今年就很嗨,表演都很棒,還有卡拉OK可以炒氣氛,而且菜還意外的好吃,CP值很高啊!活動有官方和非官方行程,有很多機會跟外國人一起遊覽臺灣,身為臺灣人不太會想在自己的生活圈深度旅遊,藉這次機會發掘了一些不曾有的體驗,每天都很充實

最後要來謝謝大家了,謝謝這次的總召邱仕鴻,真的是忙炸了,還有一堆有的沒的的破事會一直發生,但還是都處理得很好,談吐也都很有總召之風﹝?﹞,真心佩服他,這次活動這麼成功有87%多虧了他,謝謝活動長黃湘娟和陳季璘,所有活動都砸在他們身上,學術闖關也幫了我很多,不厭其煩陪我試做,謝謝郭技師,從活動規劃到活動當天真的幫了我很多很多很多,謝謝水利組的組長蔡昉容,完全凱瑞我們的學術簡報,還有組員們,真的都很精神異常,從第一天就很嗨,謝謝你們讓我玩得很開心,謝謝韓國和日本的朋友,給我們一個不平凡的活動經驗,謝謝臺灣的成員們,大家都太可愛了棒棒。

土木四 盧典

同樣的活動、熟悉的臉孔、角色的轉換。過了一年,換了不同地點舉辦,有種孰悉的既視感的同時,又好像有些不一樣。很幸運可以在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第二次參加這樣的交流活動。

今年輪到臺灣主辦,由於去年參加過,今年很順勢地就接下了副召的職務(?)。說真的整個活動下來,其實自己根本沒做什麼事完全狀況外,幾乎都是總召跟活動部的同仁們在努力,真的是很抱歉也很慚愧呢(汗)

在學術的部分,今年被分配到平常比較沒有機會接觸到的水利組。原本一直認為,分配到的組別比較重要,要視自己有興趣的。但經過這次的經驗,讓我發現到平常那些看似不怎麼有趣的主題,藏有許多新奇的概念與想法。為自己的狹隘視野看到慚愧,也提醒自己要以更開放且好奇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而整趟活動下來最珍貴的,就是來自三個不同的國家的學生地彼此交流了吧!由於去年參加過的原因,對於開口說英文這件事沒有那麼恐懼,也因此在交談時,可以更加專注在談話的內容之上。雖然彼此的英文都不是那麼地流利,但卻願意為了交流想法,更仔細地解釋,更耐心地聆聽,我覺得這是這一次活動當中帶給我最大的禮物。

活動期間總不敢喊累,因為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就像總召在最後一天感性時間說的一樣,看到大家疲憊卻盡興的表情,真的就覺得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離上飛機前,日韓的同學頻頻道謝。但說真的,我們得到的遠比付出的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