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念設計」期末展覽

課程助教 劉曉梅

2017年12月25日是『土木工程概念設計』課程之期末設計成果發表會,本次共匯集37組作品,為臺大土木系2017年入學的117名新生,在經過第一個學期努力學習由「工程圖學」、「測量學一」、「測量實習」、與「土木工程概念設計」課程所共同建構出之基石(Cornerstone)課程群,並在期末以團隊分組方式,應用於前述課程中所習得之知識與技術,完成期末的設計專題。

值得一提的是本學期採用新的授課模式,用不同的時空概念:「過去」、「現在」、「未來」作分班,並透過第一次合班上課,由授課老師向同學們說明3個班的課程大綱及教學目標後,學生透過填寫志願序加入有興趣的班級;也是第一次讓同學們在課程進行中,藉由每一次的團體活動及小組討論,自主選出志同道合的夥伴們組成期末專題的小組。而在這學期的專題設計中同時採用了新的設計主題:以小組方式在臺大醉月湖周邊尋找一個適當地點,設計一個能「支持與湖相關活動的設施」,設計成果以一張A1大小海報呈現並搭配模型,在臺大土木館2樓、3樓空間展出。

評審實況

當天依往例進行評選並頒發獎狀、獎金給表現優異的團隊;本次評審包括謝尚賢主任、卡艾瑋教授、宋玫玫教授、賴仕堯教授、郭安妮教授、詹瀅潔教授、張家銘教授、何昊哲教授、吳光庭教授、蘇瑛敏教授、冨田匡俊建築師及蔡元良建築師;除了專家評圖之外,最壓軸的就是我們的人氣獎,學生可以將手中的選票投給自己欣賞的組別,彼此激勵爭取榮譽。

在展示燈打開的一瞬間,明亮的展覽會場,37件極富巧思的海報設計作品爭奇鬥艷,搭配01班所建置Sketchup建築數位模型、02班醉月湖等比例立體模型、03班的木構造「塔」,每一件都讓評審及學生們驚嘆連連,實在讓人無法相信這些都是出自大一學生的手中。僅僅是從同學們看到成果海報的喜悅及在評審面前努力地傳達海報設計理念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同學們對於對這次期末成果發表的期待與重視。

以下就讓我們來好好欣賞這次的得獎作品。

優選、最佳環境整合作品:小橋流水(黃俊霖、孫琛琛、王薇)

綠樹蔥蔥,流水潺潺;蟲鳥啾啾,魚兒悠悠。「小橋流水」將解「失語」之癥結,治「憂鬱」之心病。

2037年的人們,被鋼筋水泥重重包圍,被科技產品層層支配;長時間獨處於密閉空間,缺乏人與人的面對面溝通,因而患上「失語症」、「憂鬱症」。「小橋流水」以木為材,融入醉月湖之自然環境,建於其西北方一角。「語屋」為封閉式空間,供“失語症”患者進行圓桌交流使用;「心房」為半開放式空間,供心理導師和“憂鬱症”患者使用。

優選作品:啟航 (許展語、朱紹勳、許智鈞)

我們「HP與他的快樂夥伴」在經過實地考察、群眾訪談之後,掌握了實際需求:社團集會和表演;並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修改,從原本單純的木平臺轉變為有樓層次環抱樹木的樹屋,接著重新找回醉月湖的存在於臺大校園的形象,對於它改造出配合環境的造型,並賦與它意義。

我們設計出「啟航」這個建物,於一二樓可以提供約25-35位觀眾規模的活動表演。並於三樓表現出船的形象:平坦的甲板、高挑的桅桿、揚起的艦艏;以全新不同的角度,在船首遠眺,航向醉月湖。

優選作品:忘憂塔(許哲瑋、陳秉誠、方榮華)

我們希望將這個塔設計成為一個臺大學生宣洩壓力的管道,並且認為藉由極限運動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決定大膽地在塔頂設置高空彈跳裝置。配合專業教練和救生人員的協助,讓參與者安全無虞地和此塔名字「忘憂塔」一樣能忘記平日的憂愁,紓解緊繃的心情。面對懼高的同學,亦可選擇拎著一杯牙買加咖啡的拿鐵,走在連接塔與岸邊的橋上欣賞沿途風景更是一大享受!

最佳海報設計、最佳結構設計、最佳人氣作品:敘棘(張家齊、詹禮仲、黃昱瑋)

敘棘——續集——不規則拔地而起的根根木柱,展現獨有的交錯之美。深淡顏色錯疊的木紋,像是湖邊的蘆葦、棘草一般,與湖相伴而生,為到訪者譜出下一個醉月故事,故稱「敘棘」的塔。

此塔兼具文藝及休閒的功能及特色:親近自然-醉月湖孕育著各式各樣的湖畔生物,藉由架設在敘棘塔頂的望遠鏡遠距離觀測,不但不干擾牠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窺見大自然的真貌。

共賞醉月-冷寂的夜裡敘棘給你別樣的溫暖,唯美的光影錯落其間,並帶有群木圍繞的神秘感,打造出湖畔浪漫聖地。塔內螺旋梯的轉角處設有站桌,塔外月形平臺亦有座位供休憩。夜晚時分,平臺上小燈會自動亮起,製造賞「月」的浪漫氣氛。

通曉天地-塔內外多處設有臺大人文與生態環境的導覽牌,寫著醉月湖的故事和臺大的歷史。欣賞過醉月在不同高度與角度蘊藏的美後,能帶著新知滿載而歸。

堅不可摧-搭配特殊設計的木構造接頭,打造一座型態柔美、結構剛固的安全生態塔。為了呈現敘棘安全為重的設計,將等比例木工搭建的模型放上震動臺檢測,其能承受比擬九二一四倍的強震!

最佳永續性作品:方舟(巫宜謙、鄒昀瑾、林和毅)

 

我們當初的構想是想要設計一棟可以讓人意識到未來處境又可以讓人放鬆的建築,取名為方舟就是引用諾亞建方舟的故事,提醒著使用者與其甚麼都不做等待著未來的世界漸漸被汙染,不如起身為地球做一些事情。在方舟內我們設置了可以產電的飛輪,經由使用者踩出來的電可供醉月湖使用,減少產電所產生的碳排放。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其實設計一棟建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個小小東西的背後都會包含著許多構想跟道理,就如同我們最後設計出的方舟,是經過許多次修改和改良而成的。

最佳美學設計作品:陸塔 (吳灃恩、林永峻、許以諶)

這學期我們所設計的陸塔是根據幾項重要的設計理念所設計的。最主要的是我們想設計一個堅固的塔。於是我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甚麼樣的結構會比較堅固呢?於是我們想到的方案是建造一個六邊形的塔,因為聯想到堅固的蜂窩,也是由六邊形緊密排列而成的。也因此,我們的作品稱為「陸」(國字六的大寫)塔。想要設計出很「六」的塔。

除此之外,我們還希望這座塔兼具美感。什麼樣的東西比較美?想了一想,還是對稱的東西比較具有美感。因此從下到上,我們都做六邊形的結構。但如果都做一樣大小的結構,也未免單調了一些,於是我們把塔設計的平臺大小,由下往上的遞減,不但外型比較像塔,也讓塔的外型多了一點變化。藉此達到設計一個堅固又耐看的塔。

最佳未來考量作品:宿醉 (曾璟皓、陳品全、邱瑀倫)

在臺大裡學習、工作、社交、報告…日常有太多事容易讓我們感到疲倦、厭世。常常想睡覺,期望所有壓力煩惱能在闔上眼的瞬間灰飛煙滅。然而,我們只想睡覺,卻鮮少嘗試睡個好覺。其實不只你,未來的你更被各種雜事、壓力、工作壓得喘不過氣。

來趟宿醉吧!在湖底享受與世隔絕寧靜的氛圍,有自動的空調系統,良好的睡眠質素,有效率的幫你在短時間充飽電,繼續在本業上奮鬥。宿醉功能雖然簡單,卻相當明確、實際:「睡好覺!」
請問:你多久沒好好地睡覺了?趕快來臺大醉月湖湖底下的宿醉吧!

最佳使用情境作品:詠月舫(鍾景光、洪士彥、鄺銳波)

「舫」一字源自於中國園林建築¬¬¬——石舫,引入船的形象,又無船的會動不安感,期許帶來人們心中之安定。「月」可指醉月湖亦可指夜晚空中之月。願人們以平靜的心在此休憩,不時能欣賞到醉月湖風光與頭上皎潔的月光,發自內心的歌詠著醉月湖之美,故名「詠月舫」。

地點位於校區邊緣、醉月湖北方,可見校總區之建物,建物坐北朝南,符合臺灣氣候需求。期望使用者能夠暫離塵世的喧囂,解開平常生活中的壓力,在空間中同時達成身體與心靈上的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