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後,他們在做什麼?】
(EP10) 與裝置藝術的不期而遇―周佳平學長專訪

土木一  郭卉芯

周佳平先生:圖中左一

土木工程與建築領域息息相關,前者涵括民生相關建設及建築結構,後者負責建築設計之範疇。然而,鮮少人知道的是,裝置藝術領域與建築亦有重疊之處。裝置藝術在臺灣的發展空間雖小,在國外卻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周佳平先生,即是從土木到建築再轉裝置藝術,在不斷探索與嘗試的過程中,將所學融會貫通,並成功在這個領域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周佳平學長目前擔任PM(臺灣稱作專案經理),不論是藝廊、圖書館、承發商等等的委託項目,從發想到後來產出作品,一條龍的工作項目,都包括在其中。

接下來讓我們從周佳平學長的角度,深入了解裝置藝術的領域吧!

擔任專案經理,覺得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專長是重要的?

我認為協調、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舉例來說,PM就是要把任務分派下去,或是跟工廠進行協調、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時如何去調整等等。裝置藝術領域比建築這類行業的週期來得短,參與人數比較少,因此我們很難聽完大家的看法、意見之後進行統整,很多時候需要決斷力,當機立斷地決定哪一個方式最可行、成功率最高。

從建築轉裝置藝術類,您覺得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是什麼動機讓您想轉換領域?

我認為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專案的週期。建築的週期一般都是四、五年以上,而裝置藝術只要二、三個月就能完成,節奏比較快。建築的規模比較大、週期比較久、參與的各個部門的人數比較多,從設計到落地需要很長的時間,且到專案後期,整個專案的掌握程度會比較小。舉例來說,招標之後我們給的東西主要是參考用,會因為後面很多複雜因素而改變。而裝置主要對接的是藝術家、業主等等,通常經過直接溝通後,能夠自己設計、自己施工,控制力度相對較強些。

建築跟裝置這兩個行業有什麼共同的部分?

求學時期,我接觸到的領域大約分兩個部分:一種是著重建築的功能和空間性質,另一種是數位化的鑄造,也就是我比較專精的部分,會學習各種材料以及建築的架構,或是如何去處理他的架構,進而產生變化等等。我覺得第一種已經很熟悉,大家對建築的空間、功能都有各自的想法與玩法,因此畢業之後我選擇到一家材料供應商,慢慢走到建模、製作大型雕塑的範疇。做藝術品,像是大型雕塑,也是需要application 的技能和概念,和建築一樣需要鑄造的需求,這是我覺得這兩個行業比較相關的地方。

在做裝置藝術類作品時,您的靈感來源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將之具體化、呈現給大眾?

我們做裝置藝術時,通常不是藉著靈感,思考如何將之具體化呈現給觀眾,讓觀眾去解讀作品引伸的含義。相較之下,它比較像是在不同性質的材料元件之間進行排列組合,並試圖呈現出業主想要的效果。就像象棋,王是王、后是后、騎士是騎士,每個元素有他的功能與意義。而以裝置來說就是,樓板是樓板、柱子是柱子、地基是地基。他好玩的地方在於透過組成性質不同,會產生不同組合方式,進而產生不同效果及意義。

這幾年來,工作中所經歷過最印象深刻、影響最大的事件?

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印象最深刻或影響最大的事件,但是有遇到許多有趣的事。我之前和一個小有名氣的青年藝術家合作完成美術館的委託,我們因此結為朋友並保持聯絡。有一次他傳訊息跟我說:「『王導』想找你合作。」那時的我覺得既疑惑又好笑,心裡想著:王導誰啊?誰會自稱「王導」?又不是王家衛。後來我透過製片人與這位「王導」在一個酒店式公寓的辦公室會面,結果真的是王家衛本人。那時他們在拍王菲的廣告,需要一個十四的雕塑。但是,要在兩個禮拜內完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時我拒絕了他。然而過一陣子,他參觀了我的辦公室後,讓我再單獨與他談談。我快到半夜才抵達,未料到了之後,我發現自己無法離開他的地盤,無法拒絕他的請求。當時他對現場的其他人態度嚴厲,唯獨對我和藹可親,希望我幫他想辦法。於是我絞盡腦汁,幫他找到了一間專制電影道具的廠商,接著在兩個禮拜內,不使用不鏽鋼焊接,而以木頭拉板、貼金片板替代,盡可能透過最有效率的方式處理。最後的成品和廣告效果相當不錯,收穫一段難能可貴的經驗。經過這件事我發現,只要你用心將作品做好,口耳相傳下口碑將自然而然建立,證明你在這一行的本事。

在藝術的道路上勢必會遇到許多挫折與磨練。請問您是如何克服職涯上的困難或恐懼的?

裝置藝術這一行的週期很快,每一段時間負責的作品與裝飾都不一樣,要在兩、三個月內、沒有先例可參考的情況之下產出成果,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錯,都會造成極大的壓力,感到挫折是每天都可能發生的事。而我調整心態的方法是:儘管仍然十分投入於眼前的案子(做裝置藝術),但是我不會把工作(業績)看得太重。當結果不如預期,或是不如想像中完美時,放寬心一些,因為不需要每次都成為最好的那個。宜增加一些可調節性,你只需要比別人好就足夠。

在這份工作中學到最多、收穫最多的是什麼?

從建築轉換到裝置藝術的領域,我發現建築師、藝術家這類人,並不像大家所想得多偉大、多了不起。因為這個產業中,他們比較像是一個起始點,由他們來領導這個作品。但是這個作品後續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是由很多人一起完成。每個人都扮演不一樣的角色,綻放獨一無二的光芒,每一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存在。工作上經歷的點點滴滴,讓我學會去欣賞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運用他的專業一起合作完成作品的人。他們的貢獻並不比建築師或藝術家來的小,只是他們的光芒沒有被看見而已。

您未來也想繼續做裝置嗎(接下來、十年後)?或是您是否有想要轉換跑道的想法?

我認為只要是有關於「創作」的行業,都是沒有侷限的。只要手邊有工具、材料,就可以持續「創作」,將想法透過作品傳達給他人。因此,我並不確定十年之後還會不會繼續做裝置,但是我確定會繼續在所熱愛的領域―設計和藝術創作,發光發熱。

您未來有什麼目標或是想達到的里程碑?

對於自己,我其實沒有特定的目標或是里程碑。一部分原因是當我回頭看目前的人生,很多時候的決定和選擇是被環境推著走的。從剛開始嘗試覺得好玩的事情,到發現喜歡藝術創作,我都是在往自己喜歡、想做的目標前進。我會待在現在所在的公司,也是因為有一次被邀請來做發表,便留了下來。一切像是命中註定,又像是由緣份交織而成的網。相比於訂定明確的目標那樣狹窄的小徑,我更喜歡在寬敞的街道上摸索,看看面前的道路能把我帶到哪裡。

給大學生的人生建議與鼓勵?

人生有很多不同選擇,有的人能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成績很好、實力強,我也很佩服那種人。但是如果你在這個領域比不過人家,你可以轉換跑道,去探索自己擅長的事物。別那麼容易灰心喪志、總是跟他人比較,跟自己比才有意義。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有自信、多嘗試,找到自己真心熱愛的事,是最重要的。之前申請密西根的建築研究所時,我曾請一位東海大學的教授給予一些作品集上的建議與指點。那時他說:

「你們這些臺大的人啊,就是太害怕失敗了,在做決定之前都會想很多。你應該先做,做了再決定你後面該怎麼隨機應變。」

這句話影響我滿深的:不要害怕失敗。你可以試著去做一件事,不需要很順利,也不需要在乎他人的眼光。就走自己想走的路,自然可以走出一片天。

在我們追尋所愛的過程中,往往會經歷一波三折。在持續不斷地探索的同時,亦會因灰心喪志產生想放棄的念頭。然而,周佳平先生,輾轉於建築與裝置藝術的領域之間,於相似的產業穿梭看似容易,實則展現他融會貫通的能力,與一顆堅強而勇於嘗試的心。也許在夢想的征途之中,我們最需要的不是一張完美的計畫表,而是敢於面對挑戰與挫折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