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他們在做什麼?】(EP06) 建築師,就是美好願景的號召者-專訪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柯禹亨建築師

文/B98 黃子桓

從我在學校的時候,就有許多同學是因為對建築有興趣而選擇土木系的。而經過這幾年系上的努力,建築學群的課程也越來越充實,那麼究竟怎麼樣能夠比較順暢的走向建築之路呢?甚至更基本的,建築系和土木系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十年後,他們在做什麼?】的第六集邀請到了在知名建築師事務所服務的B98柯禹亨校友,談談他從一個迷惘且猶豫的土木系學生、到堅定地走上了建築之路,期間他面臨了什麼困難,經歷了什麼挑戰,又做出了什麼的選擇呢?就請繼續往下看下去吧!

Outline
1.土木x建築:解決問題和定義問題
2.啟蒙:不要再「談」設計了,動手「做」設計吧!
3.成長:從交大建築所到全球,一段探索什麼是建築的旅程
4.建築師的養成:長時間的學習與自我辯證
5.關於留學:勿迷失於潮流是關鍵
6.我想走建築!給大學部同學的建議

B98 柯禹亨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

陽明交大建築所 碩士

台大土木 B98學士

────訪談正文──────

1.土木x建築:解決問題和定義問題

當年我選擇土木系的一大原因是:民生工程Civil Engineering可以包山包海,舉凡道路、橋梁、房子,似乎一切人為的事情都有和土木系有關。對於「建構我們周遭環境」這件事情,我是非常有興趣的;雖然我也理解這條路可能不會像台積電或聯發科一樣,讓人快速累積財富,但我知道他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同時只要人還需要房子,這個領域的人才就永遠會有需求。

然而,隨著更深入的瞭解,我發現土木系更多時候是在解決如何把這些建物「蓋」出來,這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專業,但我發現原來一直吸引我的其實是「我們到底要建構什麼樣的環境?」、「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的環境?」,而這也是建築師花非常多時間探討的問題。換句話說,土木工程師的思考重視「解決問題」,而建築師則更傾向「試著問一個對的問題」。

舉例來說,今天我在台北市要設計一棟醫院,什麼才會是最優先要處理的議題?是「怎麼設計外型才能讓這棟醫院變成台北的地標建築」嗎?還是「怎麼設計最有效率的結構系統?」呢?對我來說,答案也許會是「我想讓平常承受高工時、高壓環境的醫生有一個能夠感到開心的工作空間,同時也能減輕病患的心理壓力,讓他們覺得對未來還充滿希望」。當然,就如同所有的設計專業一樣,建築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建築外觀、結構系統、醫護和病患的動線、空調管線的配置,這些都很重要,也都有各自的專業,所以建築師扮演的往往是一個整合者的角色,透過不斷的溝通、集合各方(結構、機電、營造、甚至當地里長…等等)力量,來實現自己對環境的理想。

「成大創新中心旺宏館」是一座新型態的教育空間,探討未來學習與研發場所的多種可能性。(本案興建中,柯建築師為專案設計師之一)

過去,我們可能常看到土木和建築的專業人員自成一圈,沒有良好的溝通。但我覺得這些其實來自於彼此的不了解,不了解對方在意的議題是什麼,最後卻導致合作不順利,也沒辦法有好的建築品質。所以後來系上有推出一些合作的課程,像是和建築系學生合作蓋一座橋樑,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方向。如果能夠從大學時期就能讓雙方都去理解對方的世界,也學習未來職場常見的合作模式,對整體的品質提升肯定是非常有幫助的。

2.啟蒙:不要再「談」設計了,動手「做」設計吧!

我從大三開始,就慢慢把系上的交通及建築的學群都修完了,我知道對自己來說,交通是個可以接受的選擇,建築則是自己喜歡的領域。但身為土木系學生,當時的我也不確定就這樣拋下過去累積的訓練、轉向建築領域會不會有好的結果;我知道結構技師、大地技師大概的工作內容,卻不知道建築師在做什麼,也不知道未來的發展會怎麼樣。

為了瞭解更多,除了系上的建築學群外,我還上了城鄉所及台科大的建築相關課程,甚至交大的設計課我也都跑去新竹旁聽。城鄉所的課程很有趣,像是夏鑄九老師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畢恆達老師對於兩性與空間的關係的探討,都對自己未來建築價值觀的建立有深遠地影響。然而,對當時的缺乏設計基礎的我來說,這些議題顯然太深入了,要掌握是相當不容易。再說,一個社會議題的形成原因遠遠不止在建築方面,從法規、政策、經濟到一個時代的共業都有可能,也不是我這樣一個設計新手能夠處理的範圍。

同時,在台科大的設計課我受了紮實且基本的訓練。從學著如何觀察、如何設定要觀察什麼(建構有脈絡邏輯的方法)開始,一步一步學著自己定義東西。接著,學習如何用幾何元素來轉譯這些無法度量之物?將無形化為有形。這不光是建築,而是所有設計的基礎。

設計和藝術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今天無論是要設計一棟建築、一輛腳踏車、還是一個USB隨身碟,設計最後會需要被實踐。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一定都是講「做」設計,而不是想設計、寫設計、或談設計。而這也帶出兩個設計訓練很重要的面向:「做中學」與「溝通」。

大量的圖說與模型是用來呈現我們思考的過程(圖為在建築所修課時參與的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建築系聯合評圖)

首先,自己動手實作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透過模型、圖畫、甚至是一段舞蹈,傳達設計意圖,在經過與老師和同學的討論、測試、收到反饋,自己的設計就會更加精準與洗鍊。像我在交大旁聽的設計課程,我能明顯感受到自己做好作品帶去和老師同學討論,和(有時候要段考很忙)就只去聽課、聽其他人討論,兩種作法的學習深刻度可說是天差地別。這也是我很感謝能夠跨校選修台科大課程的地方,因為是正式選課而非旁聽,且每次上課幾乎都有小組討論,這些規定其實逼著我去推動自己前進,即使過程非常辛苦。

再說,一個好的建築設計若要能被「做」出來,過程中就必須透過非常多其他人的力量。建築師往往是提出美好願景的號召者,如何溝通並讓大家(政府、業主、潛在使用者…等)認同價值,對建築師來講是特別重要。這也是我在設計課程學到的重要一課,如何清晰表達並佐證自己的觀察和想法?科學分析和推導、情感連結產生共鳴、甚至呈現不同方案做比較說明,都是可能用到的方法。而這只能透過每一次的實作訓練,每一次的溝通和獲得反饋來不斷修正。

藉著這些課程的養分,我非常確信建築領域就會是我未來的想走的路,後來也選擇攻讀交大建築所的學士後建築組。

3.成長:從交大建築所到全球,一段探索什麼是建築的旅程

如同前面提到的,建築師不斷在思考的就是「究竟什麼才會是這棟建築最優先要處理的議題?」。又因為這樣的問題從來就不會有標準答案,所以就衍生出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流派與信仰;例如有些人認為「環境友善」是最重要的議題,所以在設計時會盡可能地往降低碳足跡、採用環保建材等方向前進,又有些人認為「歷史脈絡」是最重要的議題,那在設計建築時就會優先往這個方向去思考。

而就學生來說,一開始不必急於畫地自限。我認為交大建築所的師資多元,是一個非常願意嘗試新事物,像是新技術、新材料、新概念,卻同時又能夠兼具傳統建築知識的地方。這裡的同學都非常聰明,甚至可能早已經功成名就,但你能夠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他們對建築的熱忱。像是有些同學可能早就在台積電年薪幾百萬,又或者是曾經飛到全球各個角落的空姐,他們都選擇了回到校園追尋自己對建築的理想,而這些同學帶來不同背景的想法和刺激,也都是設計訓練中很重要的養分。

學習過程中,學校也提供了非常多元且全球化的機會,我曾經和建築所師生一同前往印度進行一趟建築之旅;也曾經參與和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合作的世界遺產計畫,紀錄京杭大運河的前世今生,探討地區的空間活化;更在自己才剛踏入建築領域時,和整個團隊一起飛到法國參加十項全能綠建築國際競賽,跟著學長姊從設計到自己動手蓋出我們的作品「蘭花屋」,最後以台灣史上第一支參賽隊伍的身分奪下好成績,現在回想起來還是令我感動萬分。

構築雖然只是設計思考的一部份,卻是建築的本質。(圖為歐洲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台灣隊「蘭花屋」建造過程。相關報導:台灣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蘭花屋」綠建築 參加歐洲太陽能十項全能大賽成績優秀 (forgemind.net)

在碩士的最後一學期,我有幸能到葡萄牙(porto)一間裝置藝術公司進行實習,並在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廣場,完整參與了一項公共裝置計畫。大家可能會覺得裝置藝術和建築有什麼關係?其實現代建築早已不局限於傳統實體房屋,只要是和空間體驗有關的都是建築設計的一部份,舉凡社區營造、展覽規劃,甚至是VR中的虛擬場景空間,都可能是建築師盡情發揮的舞台之一。

4.建築師的養成:長時間的學習與自我辯證

雖然我熱愛建築,也很希望能有更多學弟妹加入建築的行列之中;但還是必須先誠實地和大家說一下走建築的一些缺點。首先是以我個人的觀察來看,建築系畢業生的薪資條件一般會比土木來的稍差一點;其次,則是建築師的養成時間非常、非常的長。以我自己來說,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已經有五年以上了,但我也還不敢說自己對一個案子的全部方面都能掌握,更不用說自己不熟悉的建築類型。其中原因就是建築師身為專案的整合者,要接觸的面向實在太廣,除了設計時對各項議題的處理外,還有和政府機關相關的行政手續與溝通、如何處理營造團隊所遇到的問題、甚至結案後如何讓營運單位能發揮建築的價值等,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學習。當然,如果是在小事務所就職,不斷練習類似且規模不大的案件,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整個流程的,然而案件類型、設計工具的受限則是必然要做出的取捨。

另外除了以上建築技術的學習,建築在人文層面的追求則是必須透過不斷地自我辯證與自我充實才有可能達成。我們永遠都在問自己:「我覺得現在的環境可能不夠好,那怎麼樣才是更好?拆掉重蓋就是更好了嗎?」、「如果我設計的房子旁邊有另一棟建築,我需要和他搭配嗎?是否需要對話?」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找出答案的問題(也往往不是業主所在意的),因此溝通並堅守價值觀總是辛苦的,然而這些卻是一個城市,真正能夠令她豐富有活力的原因,也是建築師須保持的專業本質。畢竟一棟建築要消耗大量的社會資源,而且會對環境景觀造成很大的衝擊,所以建築師應該負擔起這些對環境和社會的責任,也就表示長時間的歷練是必要的。

5.關於留學:勿迷失於潮流是關鍵

雖然我並未留學念書,但以我自身與國際學生交流的經驗,出國的好處非常明顯:在和自己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共事時,你的價值觀會一直被挑戰,進而重新思考許多原本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也能發現許多自己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例如2016年的普立茲克獎得主,智利建築師Alejandro Aravena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不是那麼富裕的民眾提供舒適的居住空間,而因為預算的不足,他的建築是「蓋了一半」的,但在這樣的限制之中他卻保留了許多巧思:蓋好的部分能夠滿足居住的基本需求,而還沒蓋好的另一半其實結構體都已經完成,一旦居民過幾年有了新的預算、也有擴充的需求時就可以馬上完成剩下的部分。(相關報導:翻轉人道建築新趨勢,智利建築師 Alejandro Aravena 榮獲 2016 年普立茲克獎|MOT TIMES 明日誌

建築師在這裡提供的是一個「生活的框架」,除了打破以往窮人住宅大量粗糙且一成不變的外觀,讓居民填入自己的特色,更刺激了居民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這樣突破性的概念,如果只在本地的環境下很可能根本不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有更好的做法。除此之外,我在前往法國參賽和葡萄牙實習的過程中,發現歐洲人很早就開始提倡所謂共享的概念:那是一個台灣沒有GoShare,甚至Ubike也還零零落落的時代,若你能保有自我的價值判斷,勿迷失於設計潮流,相信收到這些刺激絕對是出國的最大好處。

但出國也不是全無缺點,最大的一個限制當然是那非常花錢,家境不夠寬裕的同學可能就無法負擔的起。再說,建築設計是仰賴大量溝通的學科,當你因為自己對語言的熟悉度不足,造成無法精準有效的學習與表達,那出國進修的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

倘若你仍然渴望學習國外最新的技術知識,所幸現代通訊網路十分發達,且學校與國際間交流越來越頻繁,我相信如果再將語言的問題考慮進去,用母語更能有效精準的打好基本功,那其實在台灣讀建築的效果未必會比國外差。

6.我想走建築!給大學部同學的建議

如果對建築有興趣的同學,首先我認為研究所是必要的。除了系上的學群並不足以讓你擁有考取建築師執照的資格外,目前也缺乏對於設計思考的系統化訓練。

而申請研究所的部分,我強烈建議從大三就要開始準備;從大三開始到不同地方上一些相關課程,如果上完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四還有機會再轉回原本的方向。更實際地說,因為申請建築系一定需要作品集,而作品集需要大量時間來累積,需要全心的投入以及和其他人討論。例如我在台科上設計課程時,雖然課程本身可能只有4到6學分,卻會占用掉你大部分的時間,甚至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想設計的事情。所以如果能在大四空出時間,專注在準備作品集的話是最好的,每年都會有一些人試圖想要腳踏兩條船,結果常常都是徒勞無功。

對大學不是念建築系的同學來說,學士後建築的課程規劃能讓你比較順暢的接軌,如果是申請給一般建築系畢業生念的組別,可能會因為落差太大導致無法跟上。像是建築史、藝術史等等人文領域的知識,甚至是設計工具、軟體的使用,這些都需要循序漸進的學習。

說了這麼多,還是很希望能有更多對建築有熱忱的同學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如果你/妳對建築有興趣,想要知道更多關於準備或職涯的資訊,歡迎聯繫:
(yuheng@bioarch.com.tw)
我會盡我所能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