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開幕啓用

國震中心 吳俊霖博士

國研院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於2017年8月9日由國震中心及成功大學共同舉辦開幕啓用典禮,由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親自主持揭牌儀式,立法委員王定宇、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陳東陽副校長、國研院王永和院長、吳光鐘副院長、國震中心黃世建主任與其他多位產官學研特邀貴賓參與,總計約有350位國內外來賓觀禮共同見證我國地震工程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開幕,中心主任黃世建老師偕蔡克銓老師和陳良基部長等貴賓揭牌

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 解析近斷層地震利器
臺灣地震頻繁且斷層密佈,鄰近斷層區域受到具有高速度脈衝及大位移特性的地震波影響,如甩毛巾一般,會對結構物造成極大損害。現今全台約有250萬棟建物、超過860萬人住在活動斷層兩側10公里內,持續遭受「近斷層地震」的威脅,然而過往我國並無相關設施可模擬近斷層地震效應。為深入探討臺灣近斷層地震特性,發展適切的耐震技術,在科技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實驗研究院與成功大學共同努力下,歷時三年於成功大學歸仁校區興建完成「國研院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本實驗室擁有「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與「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兩大高性能實驗設施;「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係因應臺灣地震頻繁且部分斷層通過人口密集區之環境特點所設置,其性能為目前全球首屈一指,可協助學者專家了解結構物在遭受高速度脈衝與大位移近斷層地震效應之反應,針對臺灣地震特性發展本土化耐震技術。另,「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則為滿足產業界與學研界對於隔震元件日漸增加的測試與研發需求而設置,是目前亞洲唯一、世界唯三可進行足尺寸隔震元件動態測試之設備,能驗證隔震元件受近斷層地震作用下之動態行為。未來我國產業將可在國內完成產品驗證,無須再送至國外測試,有效降低國內隔震結構興建成本與工時,並確保其優異品質;此外,將結合先進實驗技術,使我國在隔震技術發展居世界領先地位。

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

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

8月9日國震中心以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測試高阻尼橡膠支承墊

8月9日上午典禮當天,「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以震度達7級之地震紀錄,對二分之一縮尺的三層樓鋼筋混凝土構架進行耐震測試,模擬在近斷層地震效應影響下,底層挑高類型建築(例如商辦、賣場或消防廳舍等)之結構破壞行為。而「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則對常用於隔震結構之高阻尼橡膠支承墊,施以大位移之反覆剪動位移,演示地震發生時隔震元件作動過程,充分展示該測試系統具備之高速度與大位移優異性能。

國際論壇 跨世代菁英齊聚

國震中心及成功大學土木系於8月9日下午及8月10日全天共同召開國際研究合作專家學者論壇,分就:(i)近斷層及複合災害(地震、颱風、洪水、火災等)影響下之結構安全評估暨防減災對策研擬、(ii)創新實驗技術及電腦分析模擬方法、(iii)歷史災害性地震震損原因探討及防減災對策等3個關鍵議題進行研討及意見交流,總計有來自美國(26人)、日本(21人)、南韓(5人)、印度(4人)、中國大陸(3人)、新加坡(2人)、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智利、印尼、捷克、義大利、科威特、俄羅斯(以上各1人)以及台灣,總計約250位來自產學研各界菁英與會,共同鉤勒未來地震工程及複合災害研究藍圖,正式總結報告白皮書經彙整完成後將公布於開幕啟用論壇專屬網站http://go.ncree.org/gof/。另,國震中心與美國MTS公司透過簽署備忘錄就未來創新實驗技術研發建立策略合作伙伴關係,並於8月7日至8日假遠東香格里拉飯店國際會議廳共同主辦第一屆MTS Worldwide Seismic Solutions Users Group Meeting (http://www.mts.com/events/seismic/),美國MTS公司未來就地震工程實驗技術發展每3年辦理一次全球使用者會議。


科技部陳良基部長於8月9日開幕式致辭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及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講座教授Jack Moehle博士於8月9日開幕啟用國際論壇進行特邀演講,講題:Earthquake Simulation and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產學研通力合作 解決我國耐震問題
未來國研院國震中心臺南實驗室將與功能互補的臺北實驗室南北呼應,因應臺灣環境特性發展尖端耐震技術,促使我國成為國際地震工程的研究重鎮;並結合南部地區大專院校的地震工程研發能量,成為當地研究人才重要培育搖籃。後續臺南實驗室將逐步建置離岸風機關鍵組件測試平台,鏈結沙崙綠能科學城與聯合研究中心,為我國綠能產業發展共盡心力。此外,南部既有之石化廠、煉鋼廠及高科技公司,許多工業管線、儲油槽及廠房設備均存在設備耐震問題。臺南實驗室啓用後,除可就近協助南部產業界進行耐震能力測試外,亦可激發業界解決耐震問題之意願及興趣,進而投入研發人力,透過產學交流,共同為我國防災科技與產業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