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的水動力博士 — 劉立方校友專訪

2021/12/14採訪筆者:土木四 王昇弦

  B53級的劉立方老師,在取得臺大土木的學士學歷後,便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修讀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與博士。劉老師長年在美國、新加坡等地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不僅在海岸工程領域有極大貢獻,也為學術教育培養了極多人才。而這次劉立方老師榮獲2021年臺大學術傑出校友獎,土木系亦備感榮耀,我們特別邀請他來和我們分享這些成就背後的心路歷程。

選擇土木、鑽研水利工程的契機

「為什麼走上了土木之路呢?」,劉立方老師笑笑回應「誤打誤撞就進了。」在當時,土木因政策、市場關係,是非常熱門的行業。高中畢業的他,其實並不十分了解自己喜歡什麼。相較於近年國外大學能讓高中畢業的學生有一兩年的共同科目來摸索自己的興趣,在那個還是聯考制度的那個年代,多數的同學可能其實也都沒有考慮到太多,就是懵懵懂懂地按著分數、排名填志願便入學了,劉老師也是其中之一,就這麼進了臺大土木。
在學期間聽了許多工程界的學長姐分享業界日常,劉老師覺得投標、搶標之類的工作不適合自己,相對而言可能更喜歡從事、投入於學術研究,因此大學畢業後便想往應用數學系發展。但對於想往國外發展的劉老師而言,那個年代並沒有像網路這麼方便的資訊來源,只能四處向人打聽,甚至跑到美國大使館查找資料。這時,一位教授推薦他可以去MIT,MIT自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學術殿堂,然而MIT卻又沒有應用數學系;在諸多考量下,老師選擇相信師長的建議,最後又回到土木界,從事與數學最為相關的流體力學研究。

保有謙虛態度

劉立方老師長年在國外進行學術研究與教學工作,為學界貢獻不少心力。這次榮獲國立臺灣大學傑出校友獎,老師謙虛的表示,當年一同學習的同學們,從民國63年的十大建設,到鐵路、捷運修建等等,在台灣也貢獻良多。這次的獲獎雖是個人的榮譽,但也想分享給大家,作為和他同屆的B53同學們的榮耀。

科學與「人」之間的距離

劉立方老師在一開始從事研究時,做的是非常理論化的波浪學的研究。後來在和諸多同仁交流、合作後,才慢慢轉變為現在的研究領域(海嘯、防災研究)。在這樣的轉變中,劉老師想點出一個重點:「理論的建構與科學的應用缺一不可」,要去研究、了解現象,才能預測,才能防治。而研究的最後,都會回到「人」身上,做研究要謹記這件事。土木系作為 civil engineering (民生工程),與人的關聯是密不可分的。

拘於科學的發展限制,我們很難百分之百的預測未來發生的災害。防災領域上有個重要的觀念:或然率,也就是災害發生的機率。然而,在這方面民眾的需求大多是非黑即白的。對民眾來說,災害有發生就是有,而不是一個模糊的數字。在這樣的情況下,劉老師認為,我們該負起科學教育的責任,來使民眾能夠理解,來拉近科學與人之間的距離。

國內外教育差異

老師在研究所畢業後,曾在美國、新加坡等地任教。若問起國外的教育體制與台灣有什麼不同,劉老師也頗有感觸。「東方的小孩並不是不聰明,」劉老師說:「他們只是在研究上需要多一點時間適應。」在老師的任教經歷中,台灣、中國、韓國等亞洲來的學生,與美國、歐洲等地的學生相比起來,總是少了點主動,少了點創意。亞洲學生通常比較少問問題,也許是不敢問,又也許是不知道該問什麼,少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從小受的教育以筆試作為判斷學習優劣的標準,勢必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質疑」。在研究時,這樣的成長使學生無法開放地面對實驗中的突發狀況或新的發現。雖然大部分的亞洲學生都能重新改變自己,但老師也曾遇過難以適應新環境的案例。

給同學們的鼓勵

要做想做的事需要有堅持下去的毅力,事情不一定會馬上照著自己的想法走,總有一些挫折,要對自己有信心,保持毅力,把眼光放遠。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遇到挫折時,再往前努力一點,也許下個轉角就遇到了轉機,堅持自己的目標,長時間的探索能發現更多樂趣。

補充閱讀:

2021年學術類-劉立方先生 | 國立臺灣大學傑出校友 (ntu.edu.tw)

 

劉立方老師 簡介

學歷:

B.S.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1968年

S.M.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1971年

ScD麻省理工學院(水動力學),1974年

 

現職:

康乃爾大學1912級榮譽講座教授

康乃爾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名譽工程學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李國鼎講座教授

中國清華大學名譽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國立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客座特聘講座教授(玉山學者)

 

經歷:

1969年-1974年: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研究助理。

1974年-1979年:康乃爾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1979年-1983年: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

1983年-2008年: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1985年-1986年: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主任。

1986年-1987年:康乃爾大學工程學院本科生副院長。

1987年8月-1988年1月:代爾夫特水力學實驗室客座科學家。

1988年1月至1988年6月:丹麥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1994年1月: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客座研究員。

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客座教授。

2000年1月: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

2001年9月至2006年8月: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生現場教授。

2002年2月-2002年5月:CSIC地中海高級研究所(IMEDEA)客座教授-西班牙拉斯伊拉斯拉斯巴利阿斯大學。

2003年7月– 2006年7月:新加坡國立大學熱帶海洋科學研究所兼職教授。

2008年7月至12月: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席教授。

2008年1月至6月:德國不倫瑞克工業大學 Leichtweiss-InstitutfürWasserbau 客座教授。

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

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研究與技術) 。

 

專業榮譽:

美國國家工程院(NAE)院士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AGU)研究員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傑出會員

 

學術獎項: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Walter L. Huber土木工程研究獎 (ASCE)(1978)

美國JS古根海姆基金會獎學金(1980)

ASCE約翰·G·馬法特&弗蘭克·N·尼科爾·海港和沿海工程獎(1997)

1997 ASCE莫法特-尼科爾獎(Moffatt-Nichol Award)

ASCE國際海岸工程獎(2004)

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研究獎(2009年)

日本國際海嘯/沿海災害防災能力增強獎(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