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教師 吳日騰老師

 

學歷:美國普度大學土木工程博士、美國普度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碩士與學士

專長:人工智慧技術、結構健康診斷、超材料設計、系統識別

人生,是一趟充滿未知的旅程,用選擇與堅持來走

還記得大學時代的我,坐在台下聽臺大土木系的老師們上課,老師們的熱情與專業深深吸引著我,我心想:「如果能像老師們一樣,該有多好。」可是,我卻沒有以此為目標去規劃。當時的我,每天只知道家教唸書談戀愛系學會,並不知道原來要進到大學教書,是需要博士學位的,也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就連大專生專題研究也是學長把我拉進團隊去做的,糊裡糊塗地發了人生第一篇期刊論文。大學四年,我發現自己對於每件事情的感受都是「不會排斥,但也不到喜歡。」於是我告訴自己:

「慢慢摸索吧,但,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去做。」

選擇一:念博士與否?

大四上,因為個人因素決定畢業後先去當兵,讓自己沈澱一下想一想未來該怎麼走。無奈,當上了基層連隊的輔導長,滿腦子都在想著要怎麼跟阿兵哥搏感情照顧他們,當完兵後對自己的未來還是沒有想法,「那麼就先唸研究所吧。」我告訴自己。碩一時,碩班指導教授給了我一個題目,讓我以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法去解決地震預警系統的瓶頸。我在沒有任何背景知識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去做,也發表了人生第二篇期刊論文。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領域在三五年後會蓬勃發展,也不知道我在這領域的涉略,會在將來成為自己申請國外博士班的敲門磚。

碩二下快畢業時,意識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我像被雷打到一樣,決定出國深造。為了準備出國,碩士畢業後先去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REE)當了一年的研究助理。當時我告訴自己,若沒有申請到博士班獎學金,就留在台灣工作吧。然而,出國念博士是一條離鄉背井的不歸路,想想還是很嚇人。

「就試試看吧,當作投資自己,大不了念不完被退學而已,怕什麼?」

 

選擇二:唸哪所學校?

2015年三月,我幸運地拿到了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博士班全額獎學金錄取通知,高興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也決定要去了,然而事情卻在不久之後有了轉變。2015年四月,我博士班指導教授來信約面試,過程中相談甚歡,也問了我很多關於機器學習的問題,預定一小時的討論,一個半小時才結束。面試後不久,我馬上收到了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博士班全額獎學金錄取通知。問題來了,該去哪一所學校呢?兩所學校都是工程名校,但Cornell在台灣是家喻戶曉的存在,而Purdue那邊的研究題目我卻更感興趣。最後,我因為比較想做Purdue的研究方向,忍痛捨棄Cornell。從我做這個決定開始,最常被問到的就是「為什麼不去Cornell啊?」即便我人到了國外,Purdue的留學生們也很常問我這個問題。

「這是我人生,做了第一個逆風的決定。」

在Purdue的前三年,我的研究進展並不是很順利,第一個研究題目卡關卡了兩年,每一次和指導教授討論,都是千篇一律的「我做了XXX、YYY、ZZZ,但結果還是不好。」當時,每個學期末我都抱持著可能要捲鋪蓋回台灣的心情,所幸我的指導教授沒有放棄我(笑)。博士班第三年末,我的研究開始有點進展了,好似柳暗花明又一村。2017年,我發表了博士班第一篇期刊論文;2018年,再發表了兩篇論文。這時候,指導教授並沒有放過我(汗),讓我跟Purdue電機系、資工系、機械系的教授們合作,執行了更多不同面向的研究案。最後,我的博士口試委員破天荒的有六位(喬時間好難),博士修業期間也發表了八篇期刊論文,而我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上的相關研究,亦獲得了國際研討會評審委員們的肯定,在學術競賽中拔得頭籌。

圖左:博士班指導教授與其他五位口試委員(另外兩位未入影)。圖右:2019年於 ASCE Engineering Mechanics Institute國際會議中之學術競賽獲得第一名。

研究之餘,我非常熱愛運動。在Purdue的生活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參與了Walleyball這項運動。Walleyball其實和排球很像,差別只在於Walleyball是在壁球室內打排球,因此能夠利用牆壁來製造各種不同角度的攻擊球。這項運動讓我結識了很多好朋友,也養成了每週固定運動的好習慣。我們組了一個Taiwan No. 1隊伍,在Purdue 的校內比賽中征戰八方。2017年的校內比賽我們飲恨輸給了冠軍隊,當時我難過到隔天無法去學校(笑)。接下來連續三年,我們Taiwan No. 1都贏得冠軍,並拿到學校製作的冠軍T-shirt。

「忙碌之餘,也該找一件事情讓自己每週都能期待吧?」

圖左上:2018第一次拿冠軍的Taiwan No. 1主力選手。圖右上、左下、右下:依序為2018、2019、2020年的冠軍照。

除了運動外,我也喜歡旅行。不過比起旅行的地點,我更重視的是旅伴、人與人之間真誠的相處。在Purdue的時光,有和我一起住了快六年家人般的室友;有初到美國時帶我去打球買菜,幫了我很多的朋友;有每週幫我消憂解悶的Walleyball球友,還有和我一起走到現在的女友。是這些夥伴點綴了我留學生涯的美好。

「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了嗎?」

圖左:我在Purdue的室友們。圖右:去Cornell找剛到美國時認識的好朋友。
圖左:與Purdue的朋友們拍畢業照。圖右:離開美國前,在Purdue打的最後一場球。
圖左:與女友同遊New York。圖右:與女友同遊Key West。

選擇三:留美國?回台灣?

2020年畢業後,我面臨了第二次十分困難的人生抉擇:留在美國,還是回台灣?當時,我非常猶豫是否該轉職去美國矽谷當軟體工程師,因其薪水高得嚇人,而我的專長背景亦相當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將近四個月,在這金錢掛帥、房價扭曲的時代,我該何去何從?最後,我叛逆地拒絕了開名車、住豪宅的機會。

「這是我人生,做了第二個逆風的決定。」

在掙扎的四個月裡,我不停地和自己對話,檢視自己出國念博士的初衷。在Purdue的日子裡,我意識到自己喜歡教學,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國際的學術殿堂上,我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影片內總是時不時把台灣置入性行銷;出外旅行,也一天到晚把NTU的外套穿在身上;發現球隊有機會奪冠時,就趕緊把隊名改成Taiwan No. 1 (笑)。我發現自己的種種行為,皆在訴說著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我問自己,若今天軟體工程師的薪水跟教職差不多,我會選擇何者呢?答案,呼之欲出。

「你呢?有勇氣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嗎?」

得與失

選擇出國留學,我失去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卻也獲得新的家人與朋友。

選擇Purdue,我失去了Cornell風景如畫的校園,卻也獲得Purdue職業級的體育館。

選擇回台灣,我失去了可以輕鬆財富自由的機會,卻也獲得教育台大英才的願景。

「若沒有用心活在每一刻,或許,連選擇的機會也沒有。」

「選擇本身沒有對錯,一旦踏出了那一步,就無需後悔。」

現在,我有幸回到了母系任教。我不清楚自己能夠走得多遠,只知道,我會勇敢忠於自己的選擇,堅持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