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學年度新進教師 劉立偉老師

開端———當我鼓起勇氣敲響海大河工系陳正宗教授研究室的門,詢問是否能夠指導我申請國科會大專生暑期計畫,就開啟了我的力學之路。

時間快轉到2002年的五月,我在陳正宗教授的指導下,針對赫姆茲方程式的邊界積分方程與邊界元素法,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完成了我的碩士學位。此時的我也同時準備報考臺大土木系博士班。因爲碩一修讀了劉進賢教授的塑性力學,引起我對力學產生巨大的興趣;研二時,每週從基隆前往臺大土木系旁聽洪宏基教授開授的邊界元素法與塑性力學。碩士論文所鑽研的數值計算方法之外,我看到了一片不一樣的天空,一個或許能夠讓我翱翔的天際!

2002年的仲夏,我收到台大博士班的錄取通知,得以進入臺大土木系跟隨洪宏基教授攻讀博士學位。臺灣大學———臺灣第一學府、世界頂尖大學,在此知識的殿堂中,我就如同劉姥姥逛大觀園般,在洪老師的建議下,除了在土木系修讀力學相關課程,也到應力所、電機系、數學系等選修或旁聽各種與力學理論/實驗相關的課程,我開心的悠遊在學術的殿堂,穿梭在各種力學的不同面向,努力吸取相關領域頂尖大師所傳授的知識。因此,除了必須的學分數之外,我也超修了許多學分,進而讓我在博士修業期間有能力執行許多不同領域的研究。

一轉眼,終於完成了博士學位口試,獲得博士學位。當時的我,醉心於研究,並有幸獲得科技部支持,進入下一個階段:博士後研究。在此期間,我仍舊同時進行數個理論力學與計算方法相關的研究議題。吳漢津教授(Professor Han-Chin Wu, Fellow, ASME)在我的博士修業與博士後期間於臺大土木系客座訪問,藉此機會,我們一同針對塑性力學降伏面演化行為,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理論力學、實驗力學與計算方法的學術研究,便是我博士後生活的每一天,這樣的研究方式,也激發了我想主導研究工作的想法。

在博士後期間,適逢結構組黃尹男教授、張家銘教授及張書瑋教授回國任教,帶來他們在國外所學的專業知識與自由學風。與他們交談和討論研究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影響了我。內心中產生了一個聲音:「在全球的力學界,我所做的研究,到底佔有怎麼樣的地位?」因此,我開始向外探索。

2014年8月起獲得科技部補助在臺大土木系擔任助理研究學者,並在2014年度與2015年度分別主持科技部一年期與三年期專題研究計畫。同時我開始積極參與國際會議,盡情的聆聽各種不同主題的報告,像海綿般吸收世界實驗、計算與理論力學界的最新研究趨勢,也努力思考如何利用本身的專長,深入探討重要力學的議題,進而增進人類對於力學問題的掌握(請見杜風報102期特別報導,計算塑性力學的發展與願景)。參與國際會議也結識了各國的研究者;對外展現的研究成果,也吸引了不少國際學者的目光。特別是在金屬塑性力學降伏面演化的實驗研究,獲得捷克學者的高度評價,也促成捷克學者來台訪問(請見杜風報108期國際交流,捷克科學院訪臺紀錄),捷克學者在訪問臺灣之後,便邀請我前往捷克科學院熱力力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協助金屬塑性力學研究。





2017年的夏天,我帶著妻小一家四口,前往陌生的國度—捷克,一個曾經的鐵幕國家、一片較不受國人重視的中歐土地。在此,我抬頭仰望,看著哥白尼、伽利略、牛頓與愛因斯坦曾看的天空;我站定腳步,踩著歐拉、高斯、希爾伯特與艾狄胥曾踏的土地;我思索既有的研究領域該如何深化並聯繫目前的研究潮流,也試圖開拓嶄新的研究方向。因此,我開始了功能性支承橋樑的黏彈塑性研究,也嘗試使用分子動力學研究奈米結構的塑性行為。藉此,不停地在新舊研究領域穿梭、不斷地從失敗中站起,更加堅定我的未來方向———建立個人研究團隊、交流相關研究學者、傳承本身所得學識;一切就待伯樂的出現。

2018年的夏天,我接受了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的聘任,從歐洲古城布拉格移居台灣古都台南,開始一步步建構理想的研究團隊。起初跌跌撞撞的,遭遇到不少挫折,有幸在成大同仁的支持下,慢慢站穩腳步;開啟仿生材料的黏彈塑力學研究,也著手探討生物軟組織的力學行為。
2022年夏天,我回到了臺大土木。一如往常,我將繼續在力學相關的研究與教學上,貢獻自己的心力。我的力學之路,未完待續,而你的力學之路,是否能經由我來開啟呢?